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字族"是汉字在孳乳分化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同族词而且必须具有共同文字发生源的一组或若干组形成系列的汉字。同一字族的汉字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与母文之间关系的亲疏使其内部形成了不同层次。本文将以"丩"字作为母文,对其同族字进行归类研究。  相似文献   

2.
根据汉字字族理论,从分析考释《说文解字》中以“果”为声符的十三个字与“果”的声义关系,认为它们在字形上有共同的发生源,读音相同或相近,所记录词义同出一源,是一组以“果”为母文的同族字。  相似文献   

3.
孔凡秋 《文教资料》2012,(19):34-35
本文据《王国维遗书》所附形声字谱系表,选取"方"字一族为探讨对象,依蔡永贵老师字族理论,以"方"字为母文,"方"义为义核,对"方"族字意义做一番梳理,归纳其族类意义:一是木柄义,一是四方义。  相似文献   

4.
陈阳 《文教资料》2013,(26):17-18
由一个母文孳乳分化出来的同族字,字义相通,读音相近或相同,而且在形体上有密切联系.从字族角度对文字进行分析,有利于摸清文字孳乳分化的脉络,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法提供一个新思路.本文以“高”族字为例,把该族字分为具有“高,与低相对”义、“年长、位高且尊”义、“厚、长”义、“高温”义的几组字进行讨论,力图摸清“高”族字孳乳分化、词义引申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汉字字族的研究由来已久,其理论也在逐步完善。本文通过对从“冘”得声的十九个同族字的分析,探求它们与母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字族文识字     
这是四川省井研县鄢文俊等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展的一项识字教学实验。所谓字族,指以一个独体字为母体,以添加偏旁的方式而形成一组组字群,这些由母体字派生形成的字群就是所谓的“字族”。然后,以一个字族为主编制成富有特色的口诀、歌谣、诗歌等文体,这些文体就叫做字族文。字族文识字就是以汉字的构字规律为主线来编排识字教学体例,构建了以母体字为起点,字族为序列,字族文为载体的识字理论和教学框架。  相似文献   

7.
字族是一种逻辑化、结构化的汉字群体。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根据汉字特点,以组建字族的形式展开教学,引领学生关注文本字族、挖掘隐形字族、自主构建字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帮助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促进学生对汉字的深刻理解与认识,提升识字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汉字字族的研究是对一系列以母文为发生源的同族字的研究。本文主要以"母文+类属标志"为理论基础,分析一系列以"官"为母文产生的同族字。把"官"分成具有"管理"义、"控制"义、"中空"义、"多、程度深"义的几组字,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蔡永贵先生的同族字理论为指导,系联了爰族的二十个字,从同族字的角度对爰的本义系援引、牵引作了补证,从爰得声的爰族字有援引义,有引起义,有拉、长、大义,而这三个分类引申义均与爰的本义援引、牵引有联系。  相似文献   

10.
从同一母文孳乳分化出来的一族字,和母文在字形上有密切的联系,在意义上是相通的,读音上是相同或相近的.本文根据这一理论,对<说文解字>中从"勺"得声的20个字分成六组,试析这些字与其母文"勺"字的引中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字族文识字教学法”在扫盲教学中的运用王惠生“字族文识字教学法”,是四川省井研县教师经过32年教学改革、的实验,首创成功的一种新的识字教学体系。它以汉字“六书”为参考,以当代汉字为依托,对《新华字典》所收11000多个汉字和《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形体不...  相似文献   

12.
从同一母文孳乳分化而来的一族字,和母文在意义上是相通的,在形体上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和母文读音相同或相近。试以“非”族字为例,把“非”族字分成具有“双翅貌”义、“飞翔”义、“成双成对”义和“不是、违背、相对、错误”义的几组字,论证这些字与其母文“非”的引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同一母文孳乳分化出来的一族字,和母文在意义上是相通的,且和母文形体上有密切的联系,读音相同或相近。笔者试以“多”族字为例,把“多”族字分成具有“众多”义、“大”义、“厚”义、“移动”义等的几组字,论证这些字与其母文“多”的引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根据蔡永贵先生“母文表义”这一理论,分析、论证了《说文解字》所收录的“敫”族字,并证明这些字是在母文的基础上加上若干表示具体事类的偏旁为外部标志而孳乳分化出来的“母文外化字”。  相似文献   

15.
苏袁 《文教资料》2012,(24):28-32
"臤"的本义是以手持奴隶,"握之固也",由此引申出一般的坚固意义,继而又引申出困难、物体撞击声,又有多、大、紧密等意义。每义之下,都在"臤"字的基础上外加形符,孳乳成新字,以取代原字表示各具体的引申意义,从而形成一个以"臤"字为核心的字族,同时列举若干从"臤"存疑字,有待学者继续研究考证。  相似文献   

16.
依据蔡永贵先生的"母文表义"理论,分析了《说文解字》中以"尞"为母文,加一系列外化符号而产生的母文外化字。《说文》中从"尞"得声的字共有二十个,其中十九个属于"尞"族字,另外一个只是从"尞"得声,意义与之无关。  相似文献   

17.
辟声字考释     
依据王国维"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选取《说文解字》中从辟得声的一组形声字作为考释对象,试图从中梳理出字族,旨在辨清母文和母文孳乳字之间的孳乳分化关系,把握汉字在发展孳乳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性,进一步探索汉字孳乳发展的内部规律,从而在动态发展中了解汉字,把握汉字。  相似文献   

18.
从同一母文孳乳分化出来的一族字,和母文在音义上相通的,并且和母文形体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通过对"交"族字的分析,探讨"交"作为母文在音义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困难的环节,多采用分散识字法和集中识字法,但效果不是特别好.“字族文识字教学法”是国内非常成功的一种集中、高效的识字教学法,把这种识字方法运用到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但要注意汉字基本笔画、部首集中学习,母体字需要优先教学,循序渐进推进字族文识字教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发"字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以下简称《HSK》)中是甲级动词,其常用度很高。本文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和《倒序现代汉语词典》中"发"字组成的所有复辞,在《HSK》中筛选出留学生常用的28个,重点分析探讨"字本位"理论复辞构辞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