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浩瀚的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叫比塞尔,它紧贴着一块仅有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要走出这块沙漠,大约需要三昼夜的时间。为贫瘠的生活条件所迫,村民们曾一次次试图离开那里,但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他们却又都一次次地回到了原地。1926年,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肯·莱文,带着极大的困惑来到了这里。他收起了指南针等设备,雇佣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想看看他们究竟为什么走不出沙漠。他们准备了足够用半个月的水,牵上两匹骆驼,一前一后上路了。10天时间,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第11天早晨,他们面前出现了那熟悉的小块绿洲,他们竟又回到…  相似文献   

2.
在浩瀚的撒哈拉沙漠腹地有一个小村庄叫比赛尔,它紧贴一块仅有1.5平方千米的绿洲旁,要走出这块沙漠,大约只需三昼夜的时间。为艰苦的生活条件所迫,村民们曾一次次试图离开那里,但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他们却又都一次次地返回了原地。  相似文献   

3.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它在一块绿洲旁。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贫瘠的地方,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肯·莱文是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为了证实无法走出大漠的说法的真伪,他做了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相似文献   

4.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从来没有人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他们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询问,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会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验证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出发向北走,结果只用了三天半时间就走出了大漠。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去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雇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他到底是怎么走的。他们出…  相似文献   

5.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肯·荣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去。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荣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从来没有人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他们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询问,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会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验证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出发向北走,结果只用了三天半时间就走出了大漠。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去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雇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他到底是怎么…  相似文献   

7.
比赛尔是西属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询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去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雇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想看看到底是…  相似文献   

8.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它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地方,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相似文献   

9.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询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肯·莱文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一直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他只得雇请一个比塞尔人,…  相似文献   

10.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但他们都没能走出去。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的人询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还是转回到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个试验,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去。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去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罗滨 《中国考试》2006,(12):0-52,56
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一颗明珠,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被吸引来到这儿。但是这里曾经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里的人尝试过很多次没有一个走出大漠,因为无论朝哪个方向走,最后都是转回了回来。一个叫肯·莱文的人不相信这种说法,他从村子一直向北走去,三天半就走了出来。为了找出比赛尔人走不出沙漠的原因,肯·莱文收起了指南针等设备,雇了一个比赛尔人带路,自己跟着走,结果他们在第十一天又回到了比赛尔,原来比赛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在一望无际的大漠里没有参照物,仅凭着感觉往前走,结果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  相似文献   

12.
方向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的一颗明珠,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来到这里旅游,但是在未经开垦以前,这里不过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偏僻地方,这儿的人从小到大都从未走出过沙漠。据说,这里的人不是不愿意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因为他们无论怎样尝试都走不出去。  相似文献   

13.
<正>一.我的体会从一个故事开始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深处有一片美丽的绿洲,这里的土著老百姓,几千年来从未走出过这片沙漠。他们尝试过无数遍,但就是走不出去。一位英国的冒险家很奇怪这种现象,因为他用了三天就从外面走了进来。为了解原因,他让土著人牵驼带粮,寻找道路,自己跟在后面观察。结果土著人走了15天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这位冒险家明白了,土著人之所以走不出去是因为他们一走进沙漠就失去了方向,一直在原地打转。他告诉土著人,每天晚上朝着北斗星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神秘的基地文森特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名医生。他曾经利用假日,多次独自步行穿越内华达州南部的大沙漠。2000年10月,他又一次进入这个沙漠的一处腹地后,发现这里平添了一条简易公路。他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发现它的尽头就是一处他曾经到过的绿洲。这块绿洲的中间建了一圈高高的围墙,里面有3栋4层高的简单楼房。所有大楼的窗户全部采用磨砂玻璃。周围有不少荷枪实弹的岗哨,还有一些流动的警卫。  相似文献   

15.
心里de绿洲     
一个科考队员在沙漠里迷了路 ,走了好久走不出茫茫的大漠 ,粮食和水就要吃完了 .太阳炙烤着他 ,他已经看不到希望了 .这时 ,他遇见了一个本地老人 ,可是惊喜过后 ,是更大的失望 :这个老人也迷路了 .确定好方向 ,他们走了一会儿 ,老人指着远处的靠近地平线的沙丘 :“我看到那里的绿洲了 ,我们赶快走 .”科考队员一听 ,高兴极了 .走啊走 ,走了好久 ,他几乎又要绝望的时候 ,老人又指着远方说 :“快走 ,我看见那里的帐篷了 .”科考队员却怎么也看不见 ,他想 ,也许老人在沙漠中生活久了 ,有异于常人的敏感 ,他又有了信心 .又走了好久 ,他又绝望了…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探险家在撒哈拉大沙漠中发现了一个小村庄,令他奇怪的是在此之前从没有任何人说起过这个地方,而这里的村民居然对沙漠之外的世界也一无所知。他就问村民为什么不走出沙漠看一看,村民的回答是:走不出去!原来自从他们的祖先定居此地之后,每隔几年就会有人试图走出沙漠去,但不管朝哪一个方向行进,结果都一样:绕一个大圈子之后又回到了村子里,没有一次例外!探险家感觉非常有趣,他走过无数的地方,这样的情况还是头一次遇到。于是他决定做一个实验,邀请一位村里的青年做向导,收起自己的先进仪器,跟在青年身后走进了沙漠。11天之后,他们两人…  相似文献   

17.
方向     
面对同一个问题,三个泥水匠做出了三个截然不同的回答:一曰“砌砖”,一曰“挣钱”,一曰“造世界上最有特点的房子”,结果第三个人成了有名的建筑师。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比塞尔。小城中央立着比塞尔的开拓者古特尔的铜像,铜像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比塞尔原是西撒哈拉沙漠中一个小村庄,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由于当地人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等现代设备,没有一个人走出过大漠。1926年美国皇家学院院士肯·莱之发现了这个小村庄,他雇了一个比塞尔人阿丘特尔,用了指南针等现代化设备,只用了三天就走了出来。可见选定方向是多么重要。做一件事如果没有方向,没有明确的目标,那就只能在原地绕圈子。开头提到的那个故事中,第三个工人因为一开始就选定了方向,要做一名好的建筑师,结果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18.
在阿拉伯语里“撒哈拉”是褐色、荒漠的意思,这个词形象而概括地描绘出了撒哈拉大沙漠的凄凉景象。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塔西里高原地区,曾发现过距今2-3万年前的冰川期到2000多年以前古人留在岩石上的几幅壁画。在一幅大约8000年以前的画上有长颈鹿、鸵鸟、羚羊等食草性动物。由此可见,当时的撒哈拉大沙漠曾经是一片众多动物赖以生存的绿洲。还有一幅大约6000-4000年以前的壁画,上面画着一个人放养着长犄角牛的情景,这又一次证明了撒哈拉大沙漠的确曾是一片可供放牧的大草原。此外,在另一幅大约2000年以前的画上发现了骆驼与战争的场面。从此以…  相似文献   

19.
走出沙漠     
位于西撒哈拉沙漠中间的比塞尔原来是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想口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但却走不出去。  相似文献   

20.
水从高山冲下瀑布,经过急流到绿洲,过不了沙漠。 水再一次冲下瀑布,经过急流到绿洲,又越不过沙漠。 水在沙漠前面哭着说:“沙漠是水的宿命,水永远越不过沙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