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天然河流出现特殊水情,采用流速仪、ADCP等方法流量测验困难时,浮标法测流是水文测站中的一种常见应急测验方法。这种方法对提高测站的测洪应急应变能力和流量测验精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长江中游河段螺山站为例,选取该站多年实测浮标流量和流速仪流量资料分析率定出长江中游河段水文测站的浮标系数。  相似文献   

2.
根据长江实测水文、泥沙、河道地形等资料,分析港区所在河段的河势变化,从河床角度提出了适宜港岸线利用规划的初步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1895年《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但教材及配套地图册均没有标出“沙市”,师生多感到困惑。现介绍如下:沙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北岸。沙市原是长江泥沙冲积而成的一个江边渡口,古名津,又名夏首;春秋战国时改名江津,是  相似文献   

4.
同世界上任何大工程一样,兴建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其有利影响主要在中游,不利的影响主要在库区。三峡工程对中游有利的影响是:可以有效地减轻长江洪水灾害对中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平原湖区生态与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洪灾对人们心理造成的威胁;与火力发电相比,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改善局部地区气候,减少洞庭湖的泥沙淤积。对库区的不利影响,可分为三类:一是不可逆转的影响,如水库蓄水后部分文物古迹及耕地被淹没。二是影响较大,但采取措施可以减轻的影响,如城镇迁建移民过程中产生的生态与环境问…  相似文献   

5.
《治黄科技信息》2006,(6):27-27
新华网报道,黄河水利委员会专家日前告诉记者,他们在黄河中游禹门口至潼关河段,找到了一个可淤积泥沙100亿t的“大泥盆”,假如把这个“泥盆”装满,意味着下游“悬河”25年不再长高。  相似文献   

6.
水电开发在带给人们水电资源时,可能也会导致一定的生态环境破坏.本文对金沙江流域中游地区的陆生生态环境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初步掌握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如陆生生物具有多样性,陆生生态系统完整等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开发的现状,以及对该流域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从生态保护的视角出发,探讨分析了一些减轻或消除水电开发不良影响的对策措施,希望可以对水电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保持金沙江中游河段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有益探索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水陆一体化扫测系统具有测量面积大、速度快、精度高、成图自动化等诸多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RESON SeaBat7125多波束测深系统和Rigel VZ-400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在长江中游河段河道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并和传统的单波束水下测量、人工外业RTK测量进行了对比,体现了该系统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长江宜昌至枝城河段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来水来沙特征,论述了河段近期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9.
郑州河段位于黄河中游下界和下游上首的右岸(南岸)。黄河自巩义市杨沟进入郑州辖区,流经巩义、荥阳、邙山、金水、中牟五县(市)区,在中牟县东狼村东入开封境内,河道全长160km,境内河道宽5~lOkm。京广铁桥(桃花峪)以上属中游,其南岸为邙山天然屏障,北岸为清风岭黄土高坎;京广铁桥(桃花峪)以下属下游,该河段全靠堤防约束。宽、浅、散、乱,泥沙淤积严重,河势变化频繁,为典型的游荡型河道。郑州河段比降上陡下缓(京广铁桥以上河道纵比为0.25%0,京广铁桥以下为0.18%0)排洪能力上大下小。  相似文献   

10.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区域经济史研究兴起以来,长江中游地区杜会经济史的研究越来越为史学界所重视,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有关长江中游区域经济史的论文达200余篇,专著30多部。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是调节湘、资、沅、澧四水和分蓄长江洪水的重要天然湖泊,三峡水库蓄水后,对长江上游来水来沙进行了有效调节。通过分析洞庭湖区5个控制站在三峡水库蓄水前后的泥沙变化趋势,揭示了三峡水库蓄水对洞庭湖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是三峡工程初期运行期的第一年,也是工程综合效益全面发挥的第一年。枯期,长江中下游遭遇多年未遇的枯水位,为保障通航安全,利用三峡水库对航运实施流量补偿调度,满足了枯季通航水位要求;汛期,为缓解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根据长江防总防洪凋度指令,三峡开发总公司对4次较大洪水实施了防洪凋度,为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水文化作为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当下讨论的热点话题。长江三峡水文化是中国水文化和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结合有关三峡的纪录片影像,分析三峡水文化的传播内容,探讨水在三峡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从而了解三峡人对水的态度和信念。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峡库区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且独具风韵和魅力,具备开发民俗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但在民俗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作为世界级品牌的三峡旅游区,其民俗旅游开发相对滞后。近年三峡旅游两度火爆之后有所降温,为使传统的三峡旅游冲出低谷,其重要举措之一是彰显三峡旅游的文化特色,综合开发参与性强的民俗旅游。  相似文献   

15.
研究螺山断面水沙特性,对长江中下游防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三峡水利工程蓄水后的水沙变化过程研究,对三峡水利工程运行、调度和安全度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流行的在三峡库区搞规模网箱养鱼的设想,用具体实例分析了网箱养鱼可能给三峡库区、长江中下游和近海水域生态系统诸如水资源、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带来的潜在危害,指出三峡库区的渔业发展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情。期望人类重新认识和评价湖库网箱养鱼的利弊关系。  相似文献   

17.
The Three Gorges Dam will be the largest hydroelectric dam in the world after the construction is completed in 2008. Ever since the proposal of its erection, the massive project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worldwide, and it has progressed under strict control…  相似文献   

18.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蓄水发电.随着工程的运行,长江中下游河床演变及泥沙运动规律将发生较大变化.依据实测水文资料,对螺山断面泥沙特性作出初步分析,为测验与泥沙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论重庆发展长江"新三峡"旅游业的对策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对策创新为切入点,围绕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开拓旅游融资渠道,加快旅游项目开发与建设速度;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优化旅游环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与壮大旅游市场主体等方面,试图探索重庆发展长江“新三峡”旅游业的新思路、新对策。  相似文献   

20.
Water environment securit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has become a more extensive concern since the impoundment of the reservoir.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xisting water environmental hazards and defects in current legal system for 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is area, and also discusses their possible causes and potential problems in the future based on first hand materials and other lit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theories of 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equity principle, legal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which include building an unitary legal system dedicated to the Reservoir Area, setting up a basin author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to preside over the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using interests' compensation system to solve interest conflicts among different reaches, and making concrete regulations to direct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water environmental security prote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