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一、渗透人文性学生的个体间存在着明显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因此,一刀切的作业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所以,我在教学中,力求尊重差异,分层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此前研究制定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已经两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不过至今尚未发布正式文本。其实,早在2000年,教育部就下发过《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2004年又提出了减负措施"五坚持、五不准"。如今旧话重提,引起网上热议:有的学生说是"走走形式,作业减不了",有的家长说"心情复杂,不放心",有的教师认为是"一纸空谈",有的校长担心"降低考试成绩砸招牌",有的研究者说"需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的班级随机分组的组织形式,忽视了同一年龄阶段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漠视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感受和体验,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同一个目标,事实上却很难实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育人目标。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有其多样性、层次性,如果我们的教学按大部分学生的水平实施教学,长期下来必然形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因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差异性作业的设计 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  相似文献   

5.
朱翼 《中国培训》2014,(6):2056
正教育界有一句俗语:"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应先有一桶水",以此来说明教师自身拥有丰富知识的重要性。但也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同样是有一桶水,有的教师能给学生半桶水,有的能给一杯水,有的却连半杯也给不了。相反,也有一些教师自己并没有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所以形成这种差别,教师道德素养、责任心的不同和知识是否常用常新是一个方面,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正如当代世界著名通才学者奥本海末所言:"方法比事实更重要"。教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是很多学生见作文就摇头,很多教师(包括本人)也是见作文教学就觉棘手.没有哪个学生会说"作文易",没有哪个教师不说"作文指导难".即使有的学生在作文竞赛中屡屡获奖,平时写作时也还是愁眉苦脸,迟迟下不了笔.  相似文献   

7.
考试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评价手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但是,要让考试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却很难成为教育现实.每次考试后,学生们总是有的高兴有的忧;只关心分数;每次考试过后老师们有的欣喜,有的牢骚满腹;只关心平均分;而每次考试过后,唯一做不到的就是考后反思,即试卷讲评,致使考试这支有力的指挥棒发挥不了真正作用:为考试而考试.我校开展"考后100分"教研活动,使教师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种新思想、新做法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8.
学情背景 识字主体千差万别,入学半年的孩子识字量不等,相差很大,这与家庭学习环境有关联,识字多的孩子总是得不到满足,而识字少的孩子又不能自主地识字,所以,仅靠课本上的生字教学,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又"消化不了"的症状.在本节口语交际中,我的教案设计从生活中的生字入手,给学生创造一个特定的情境,在情境中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主动识字.  相似文献   

9.
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所表现出的兴趣、天分、能力及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他们对数学学习的需求也是不同的.然而,过去简单的"一刀切"式的数学作业设计及评价,过难或过易,缺少层次,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就会受到遏制,甚至得不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学生看成是有差异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学毕业班数学总复习阶段,应该是有效地集点成片、联片成网、归类整理,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重复耗时、讲多练少,"炒冷饭"的过程.毕业班的老师对知识点的梳理、专项练习的巩固、综合练习的提高大多能做到"全"而"细",但很少关注学生的差异,让有差异的学生参加无差异的复习,就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复习时,课堂上老师往往陷入两难境地.笔者认为可从"三化"入手,提高小学毕业班数学总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余寨县双石公社的耕读小学初办起来后,由于缺乏经验,教学形式不能适应不同情况学生的不同需要,教学中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又“吃不了”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  相似文献   

12.
"学生差异太大,没法教!"经常听到有老师这样抱怨.那么,如何摆脱由"差异"而引起的教学困境,实施有效教学呢? 一、认识学生能力差异,设计制定学习目标 学生学习的差异首先表现为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感知敏锐,观察能力强,思维灵活,概括迅速全面,逻辑推理具有系统性、顺序性和集约化,理解和掌握知识快;而有的学生则感知迟钝,观察能力差,思维水平低,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理解掌握知识慢,错误多.如果我们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客观存在,必然导致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因"吃不了"而丧失学习信心;部分学生因"不够吃"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好多人都在转一篇文章——《为什么坏学生最后当了老板》,这跟前几年流行的"好学生都是给差学生打工的"是同一个调调,尽管我们都已审美疲劳了,但依然阻挡不了它们的继续流传。有的人在传播谬论时,特别喜欢混淆逻辑。比如,清华、北大有几个不学无术或运气不好的学生找不到工  相似文献   

14.
很多小学生觉得数学课比较枯燥、没趣、不好玩;很多数学老师也觉得数学课不好上,不像语文课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音乐课有优美的弦律、体育课有多彩的活动……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的确,数学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的严谨、抽象,但是数学课也不完全像有的学生感觉的那样:枯燥,没趣;也不完全像有的老师所说的那样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其实小学数  相似文献   

15.
正一、学生现状"基础差,能力低"是一些高中特长生的最显著特点。不仅如此,他们还自制力比较差,有时抵制不了来自同学和社会的不良诱惑,造成思想、行为上的放纵。他们有的得过且过,学习起来吊儿郎当,对学习没有热情,导致荒废了学业。  相似文献   

16.
<正>一、困惑:思想品德课为什么出现危机一句"学生喜欢活动却不喜欢思想品德课"道出时下教学尴尬:思想品德课为什么吸引不了学生?从问卷调查和交流中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思想品德课缺乏美感。1.忽视师生关系的平等性:缺乏形象美在课堂上,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师道尊严,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模样,以树立威信。殊不知,这恰恰与学生疏远了关系。学生带着一种紧张的心情上课,怎会产生学习兴趣呢?有的教师对教学  相似文献   

17.
庄稼的成长需要肥沃的土壤;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宽松的环境.一位哲人说:"民主的有无,民主的程度,在一定程度内决定着受教育者的品格,专制的教育培养不了健全的人格."但是,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十分注重教学纪律,要求学生始终规规矩矩地"看、听、记",教师问一个问题,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极少有学生自由提问,学生的一些创新意识和参与意识在不知不觉中被这种"学习纪律"扼杀.  相似文献   

18.
陈育平 《考试周刊》2013,(85):113-113
职教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不能搞“一刀切”,否则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不符合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体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要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分层次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一节语文公开课,课题是《琥珀》。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有的学生说,琥珀是因天气太热,松树的松脂滴落下来将蜘蛛和苍蝇包裹形成的;有的学生说,没有海水将松脂淹没经过亿万年的变化,琥珀也形成不了……  相似文献   

20.
黄祎 《考试周刊》2010,(32):59-60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追求"千人一面"的教学方法,结果是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造成了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必须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职业学校分层教学要以人为本、充分开发现有教学资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发展,优势互补,全员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