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是邓小平的“猫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所共同折射出的两大标准。因而“猫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这两大论断就在回答主题的同一性、思想发展轨迹的承继性、思维方式的辩证统一性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层次性 ,即“四性”上有着深刻的逻辑关系。正是“猫论”的提出及同一时期邓小平对毛泽东错误思想的批判与纠正 ,为邓小平理论的起源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养分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中指出:“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本简述了“猫论”的内涵,在分析了生产力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猫论”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指出: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政策不是好政策,生产力不发展就不能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可以说:“猫论”是邓小平关于发展生产力标准问题的最初表述。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其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破除陈规,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猫论”、“摸论”是其特色思维中比较生动形象的概括,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和极富个性的思维方式。一、邓小平“猫论”、“摸论”的孕育与提出1.“猫论”。“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是邓小平的一句名言,这反映了邓小平治国安邦谋略的一个重要观点。早在1962年,邓小平在中央书记…  相似文献   

4.
从马、恩的“发达国家同时革命论”到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再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都把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认为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马、恩、列宁、邓小平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中指出"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本文简述了"猫论"的内涵,在分析了生产力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猫论"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指出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政策不是好政策,生产力不发展就不能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可以说"猫论"是邓小平关于发展生产力标准问题的最初表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什么是猫论、猫论的形成和发展、猫论发挥的巨大作用等方面,论述了“猫论”的思想;坚持“猫论”的思维方式,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三条判断标准论,从实质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完善,依然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和指导作用,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把握.需要弄清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原则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的内在关系.社会主义本质论解决了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而三条判断标准论解决了按照什么标准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猫论”的出处及原意“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是邓小平在30年前使用过的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随着历史的发展,它逐渐蜚声中外,并被人们概括为“猫论”。国内外已出版的研究邓小平思想的论著,在引用邓小平这句名言时,有叫“黄猫黑猫”的,也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生产力思想观和生产力发展现是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两大理论支柱.生产力思想观重在理论层次上澄清社会主义的模糊认识,其核心是生产力本质论和标准论.生产力发展观重在实践层面上探索生产力的发展道路,主要包括实行改革、发展科技、依靠教育和对外开放.两者辩证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包含着丰富的价值哲学思想,其主要理论内容有:以民为本的价值主体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价值选择论。注重务实、讲求效益的价值原则论,以三个“是否有利于”为尺度的价值标准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论。邓小平的价值哲学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价值观念变革的正确导向,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严羽的"妙悟"说与克罗齐的直觉理论在对待艺术问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审美主体的情感,主张以形象思维的方式创造艺术。当然,二者在哲学基调、艺术传达等方面也呈现出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以2007年秋季高中物理新课程远程研修为背景,探索了"格物致知"的历史渊源,分析了"格物致知"中的科学探究方法,继而展示了物理学家"格物致知"的精神,以此强调了物理学中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山药蛋派"产生、发展的历程以及他们作品的特色、审美品格和对整个文学史的贡献等诸方面作了综论,并指出了一些不足和局限.  相似文献   

14.
"北地三才"是北方文人的杰出代表,他们才华卓著,在当时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又前后继起,影响力持续了很长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抗衡南朝文学的作用。个性气质不同导致三人文坛地位的差别,温子昇凭借个人才能立足,邢劭和魏收则进一步外化了自身的影响力,有意识地充当了文坛领袖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传统"六书"说不能适应现代文字学研究的需要.近现代学者提出了一些新说,但仍不甚理想,各说之间分歧也比较大.因之,现拟跳出"造字"和"用字"的框框,提出汉字发生法和汉字构字法理论,主要是汉字发生法的"二书"说和汉字构字法的"四书"说.  相似文献   

16.
《嘉应学院学报》2018,(3):62-66
"叙事作为修辞"是在"后经典叙事学"的语境下对叙事给予修辞性的解读,是通过小说的叙述结构、视角、时间、距离、声音等问题的指涉来理解叙事在叙述者、文本现象、读者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巴金的中篇小说《憩园》,以小说中的人物"老黎"为主要叙述者,以"憩园"新旧主人姚家和杨家为叙述对象,通过多个次要叙述者的设立、多重叙述视角的切入、叙述空间和时间上的延展以及"抒情性"叙事策略的展开,使叙述声音呈现出"复调"特征,建立起三个叙事层面、多重对立的情感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士禛作为康熙时期最有影响的诗人,不仅在歌创作上标举神韵,而且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诗歌理论,这套理论成为当时的主流诗学,其门人和弟子将其概括为"神韵说"。"神韵说"在当时指导了一批诗人的创作。"神韵"是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独特的艺术品质,是一种追求缥缈、自然、清远、典雅的美学倾向。"神韵"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标准由来已久,钟嵘的《诗品》、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和严羽的《沧浪诗话》都对"神韵说"的最终形成和系统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苍蝇》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代表作之一,萨特在文中借鉴神话传说抽象而又全面地表述了自己的哲学观点-自由选择理论,这一理论包含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帝l约的方面。其中责任现的提出是对萨特早期绝对自由选择理论的矫正,从而对20世纪西方文学乃至西方社会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曾经有过四次经典理论的体系化工作,均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提供的成功经验是:提炼鲜明的理论主题,具备前后延伸的逻辑结构,双向延伸的内容安排,强调大众化、时代化和本土化,以及在批判错误观点中凸显自身的真理性.这些经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再体系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