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世国 《垂钓》2004,(8):43-46
日本人玩矶钓的花招越来越多,用的家伙更是越来越繁复,颇有不掏光消费者口袋不罢休的味道!奇怪的是,一般消费者居然还蛮喜欢掏钱出来,所以我们只好把这些败家玩法也一一做个介绍……  相似文献   

2.
马建华  曲强奎 《钓鱼》2004,(5):46-46
竞技钓法的推广和普及,使钓技理论的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在鱼漂的调整问题上却始终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调目越高钓目越低越灵敏,换句话说就是调目和钓目的差值越大越灵敏,另一种说法认为调目越低钓目越低越灵敏。本人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有局限性。科学的钓组灵钝观是在具体鱼情水情的前提下,分析饵重、鱼漂的剩余浮力、水表面的张力三者哪一种是影响鱼吃饵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鱼漂的调整减小这一主要因素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从而形成合理的调钓方法。本人的钓技水平同大师们相比相差十万八千里,之所以敢于将自己的观点谈出来,是想通过钓友们的批评来验证我的观点,如果我的观点对钓友们有点帮助,那更是意外之喜。  相似文献   

3.
居田 《钓鱼》2005,(13):47-47
钓鲫鱼,不起劲,钓鲤鱼,猪拱泥,钓鲢子,斜着飞,惟有草鱼和青鱼,上钩就像大野驴。可惜十年九不遇,越钓越少越没味!  相似文献   

4.
王宁 《中国钓鱼》2004,(6):18-19
我参与野钓几年来,所添置的渔具就像经验一样随着时间越积越多。短竿长炮,大包小箱,摊开来一大堆。实在没处放,全让它们在女儿的床底下安了家。每次有钓友打来电话,就赶忙像耗子打洞似的在床底下捣腾大半天。这些渔具不乏必需品。但大多是赶形势盲目购置的,实际上又没有用过几  相似文献   

5.
程宁 《中国钓鱼》2001,(4):21-23
钓界多年争论不休的几大焦点之一就是:何为调灵,何为调钝,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学钓鱼只能是越学越糊涂,最后只能是“钓”进了八卦迷魂阵.最终被“调”趴下为止。  相似文献   

6.
李哲 《钓鱼》2004,(16):35-35
草鱼,是钓友们较喜欢钓获的鱼种之一。垂钓草鱼钓法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悬坠钓法,二是抛竿炸弹钩钓法,三是传统底钓法,四是浮钩钓法。就其几种钓法而言,它们各有千秋,各有利弊,但同时又无一不受到季节和温度的限制。草鱼有趋温的习性,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它摄食较为活跃也比较好钓,反之温度越低就越难钓。传统底钓在常温10℃以下,通常是较难钓获。  相似文献   

7.
冲钓四误区     
在野钓鲫鱼越来越少、越钓越小的现实情况下,如果仍然墨守过去的一些冰钓理论、冰钓经验,我们就会在冰钓实践中打败仗。据我体会,我们这里冰钓有四个误区.提出来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宋学超 《垂钓》2004,(11):12-13
葫芦岛沿海地区的地形多种多样.同样的道理,海钓方法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相似文献   

9.
吴临宽 《钓鱼》2005,(22):43-43
夏秋之间多高温,低压天气,水中缺乏溶氧,造成鲫鱼群体浮头,非常难钓,令人扫兴。此间,若想改变鱼情不佳的状态可以变通一下钓法。笔者的常用的做法是四个宇可以概刮的:悬饵追钓法。  相似文献   

10.
文娱 《钓鱼》2006,(15):31-31
钓快鱼。不少人说这是竞技钓的专长。或许还有“公园里打猎”、“笼子里抓鸡”、“不环保,破坏生态”等恶名。其实,任何一种技法。并不会为某一人群专有;也不可能局限于一个圈子。竞技钓有很多技巧得源于传统钓法,作为竞技的速钓法,也应为休闲钓做些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朱俊芝 《中国钓鱼》2004,(11):57-57
我平生不嗜烟酒.不爱棋牌,独钟情于垂钓.虽达不到痴迷地步,却节假日、休闲之时大都在野河、水库、池塘边度过。今年春节期间.天气好、温度高.初二至初五,我都是在淄川南石池塘垂钓.可由于为酒后钓友帮忙,使我无法续写“我的假期垂钓史”了。  相似文献   

12.
渔典     
之晔 《钓鱼》2005,(23):30-30
路亚钓法 由英文LURE而来,指鱼形假饵,是欧美最为流行的钓鱼方法。困制作假饵的材料有沉水,半沉水和浮水的区别,造型分为带舌板、不带舌板和发声和不发声两类,并因此形成不同的技术流派。  相似文献   

13.
任志新 《中国钓鱼》2004,(10):22-22
悬坠底钓时,钓着钓着,浮漂自动高出一目二目,这就是自动长目。初学者也许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们所学到的、听到的钓鱼知识都是说浮漂不可避免都要“吃水”,连钓线也会少量吃水,所以浮漂目数越钓越少才对,怎么会自动长目呢?  相似文献   

14.
链鱼是人工放养的主要鱼种,属中上水层生长的滤食性鱼类,以浮游植物为食。传统钓法的特点不适应鲢鱼的生活习性,所以认为鲢鱼是很难钓获的,其实不然,现在的台钓法就很适合钓鲢鱼。  相似文献   

15.
任敏 《中国钓鱼》2004,(7):50-50
接到《中国钓鱼》2004年第四期,拜读到《悬坠钓法探索》一文,对所述:“脑线越细……鱼吸饵……瞬间传递至铅坠的加速度就越大越快,铅波动的幅度大且快,浮漂的动作当然明显、准确。”  相似文献   

16.
管察 《钓鱼》2005,(7):22-22
在对钓线与鱼类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后,专家们得出“在保持一定强度下,粗度选取越细越有利”的结论,并指出“计算钓线的强度一般应以不小于鱼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指标”。钓鱼的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但传统底坠钓组所称的脑线与悬坠钓组的子线并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7.
初学钓黑鱼     
张力鹏 《中国钓鱼》2000,(11):47-48
我的家乡在一个江南小镇。那年夏天,家乡小河涨水,从上游冲来了许多水葫芦,被小桥挡住了.越挤越多,一时间河面上绿影绰绰层层叠叠,满是水葫芦。偶尔也钻出几枝水葫芦花俏立风中,绿野中透出几点点像碧玉般不胜娇羞的粉红。微风过处,群英颔首,喜煞河边人。后来为了来往船只航行方便,把这片水葫芦疏散到下游去了。但是岸边依然有一溜儿水葫芦,竞生根落下户来,而且成了黑鱼的生  相似文献   

18.
王大友 《钓鱼》2004,(8):19-19
这里所探讨的是手竿传统钓法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打窝。所谓手竿钓,水域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养殖水域,一种是非养殖性的自然水域。首先谈一谈如何在养殖水域打窝,因养殖水域多属于中小型池塘,鱼类数量多且相对集中,以传统的酒泡小米为例,头一次应使窝饵越集中越好,补窝时以几十个粒打散窝为好,切记“少而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养殖水域打重窝,尤其是在经常有人钓的池塘盲目打窝,很容易造成咬钩频率下降或者停止咬钩。  相似文献   

19.
抛竿钓溪河     
王星宇 《中国钓鱼》2004,(11):15-15
热爱溪河钓鱼的人,都知道未被污染过的溪河,其鱼肉质洁白,味道鲜美,还带有一股浓浓的香味,是一种很难购得的佳品。钓友们为什么不带上钓具去溪河钓上几条来尝尝呢!下面将本人垂钓方法、选位、用饵一一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杨天举 《垂钓》2003,(10):31-33
藏在深山里的湖水神秘撩人,它幽幽地散发着诱人的气息,是树香?是花甜?不,是鱼鲜!钓鱼人爱的不只是旖旎风光。他们最钟爱的是游动跳跃的鲜活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