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宋涛 《体育世界》2012,(12):138-139
本文结合篮球运动项目的特点,论述了影响篮球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篮球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的方法,通过认识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分析篮球运动员各种运动中心理调控及其调节的方法。为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心理因素对健美操达标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部分高校从事健美操训练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提高达标成绩的若干心理因素进行了实验性研究,旨在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3.
刘微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3):106-107
运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就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在增强自信心、培养意志品质和适应环境一般心理训练的同时,要根据不同级别的运动员选用心理自我调整训练、表象训练、转移注意力训练等具体方法。使运动员学会控制和调节其心理状态,从而发挥良好的技术,提高助跑踏跳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影响射击运动员运动成绩心理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针对影响运动员运动水平发挥的心理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探讨。通过运动员运动焦虑水平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心理训练对于稳定发挥运动员运动水平的重要作用等方面,总结出在射击运动员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应注意的心理问题,同时提出了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谈心理因素在足球比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教练员和运动员愿意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身体和技术训练中,而对赛前心理训练却不够重视。主要原因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赛前心理准备缺乏了解。  相似文献   

6.
排球运动中的心理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赛前的心理准备 运动前的心理准备是和制定远景的训练计划密切联系的。这两者的结合是一支球队赛前的训练基础。如果教练员不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比赛时也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成绩。 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表现出来,这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如比赛的规模、意义、方法、地点;运动员的心理状况;他们在比赛前的训练程度;身体的、技术的和战术的训练;比赛时间长短、紧张程度;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相互关系等。 进行心理训练,要求教练员有很高的教学技巧。教练员要能预想到赛场上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不过高估计自己,也不低估对手力量,对自己充…  相似文献   

7.
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罚球命中率通常低于平时的训练水平,预断与运动员高度紧张有关,尤其在以罚球得分决定胜负时,运动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消耗的心理能量更大,直接影响运动员正常罚球技术水平的发挥。究其原因,大多数运动员缺乏长期系统的罚球心理训练。由于比赛的罚球次数增多,所得分数占总比分的15-20%左右,  相似文献   

8.
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罚球命中率通常低于平时的训练水平,这与运动员高度紧张有关,尤其在以罚球得分决定胜负时,运动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消耗的心理能量更大,直接影响运动员正常罚球技术水平的发挥。究其原因,大多数运动员缺乏长期系统的罚球心理训练。由于比赛的罚球次数增多,所得分数占总比分的15-20%左右,特别是双方水平接近时,罚球得分可占25- 30%,往往有许多场次仅凭罚球所  相似文献   

9.
篮球比赛中运动员罚球命中率通常低于平时的训练水平,预断与运动员高度紧张有关,尤其在以罚球得分决定胜负时,运动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消耗的心理能量更大,直接影响运动员正常罚球技术水平的发挥。究其原因,大多数运动员缺乏长期系统的罚球心理训练。由于比赛的罚球次数增多,所得分数占总比分的15-20%左右,特别是双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比赛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啦啦队训练心得及啦啦队运动项目的特点,分析了影响啦啦队运动员比赛的三个主要心理因素即心理能量、动机水平、紧张焦虑情绪,提出了放松训练、表象训练、自信心训练、意志品质训练和集中注意力训练五个主要的心理训练方法,以期为提高啦啦队运动员的心理调控水平和更好的开展啦啦队运动的心理训练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1.
对保龄球运动员而言,影响其训练与竞赛的心理因素包括:运动表象、运动情绪和运动员的注意特征等。对保龄球运动员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运动员心理因素与运动技能完成过程之间的关系,提出控制、调整运动员心理因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影响沙滩排球运动员预判能力的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沙滩排球运动员预判能力的心理因素,旨在为沙滩排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建议.最后在训练沙滩排球运动员所必需的心理素质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具体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运动员焦虑、冷漠、盲目自信等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及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的成因,针对我国篮球运动员赛前、赛中、赛后几个阶段提出相应的心理训练法。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项体育比赛,除了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较量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心理素质高,可以超常发挥技术;反之,则导致比赛的失常。本文就此论述了构成排球运动员临场心态,提出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跳高运动员取得最佳比赛成绩的心理因素及其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训练是跳高比赛中获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部分优秀跳高运动员的调查,得出了作为一名优秀跳高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应该具备的心理因素以及如何去进行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心理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对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进行研究与论述。旨在为教练员培养健美操运动员的表现力提供理论依据,为提高运动员的表演艺术水平及比赛成绩提供参考。通过此类研究还可以为健美操运动员的选材与训练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羽毛球运动员比赛时的种种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心理训练的一般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临场发挥心理障碍,使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比赛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沙滩排球运动员预判能力的心理因素,旨在为沙滩排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与正常发挥,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最后在如何训练沙滩排球运动员所必需的心理素质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运动实践和科学研究已证明,运动员心理因素影响制约着体能、技术和战术的发挥程度,同时也影响着训练的进程和成效。通过心理训练促进运动员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形成专项运动所需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获得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储备,使其心理状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为创造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冰壶运动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抓住冰壶运动独具的项目特征,分析冰壶运动员致胜心理因素,加快提升我国冰壶运动整体竞技能力,力争在索契冬奥会上取得佳绩,是我国冰壶运动教练员、运动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冰壶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的重要因素。从团队精神、动机、心理准备、自信心、注意力和焦虑控制等方面探究冰壶运动员致胜心理因素,旨在寻求提高冰壶运动训练水平、提升冰壶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和冰壶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