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课程标准》将原来的教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口语交流的双向互动性,使其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方面的高素质。因此,教材每单元都设置了口语交际课。但这些一单元一次的口语交际课无疑会使口语交际训练受到限制。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充分利用课资源,适当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  相似文献   

2.
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口语交际这一概念。在教材编写时每一册每一单元都有一个口语交际训练题(语文版),编者希望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教师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周兴平 《教师》2014,(13):83-83
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些影响了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说话,使学生乐说、善说,真正做到"让口语交际成为一种乐趣"呢?一、利用课文插图,引导"说"在现行的S版实验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口语交际的内容。老师们也在积极地尝试着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一、利用教材,上好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途径是课堂,训练的主要素材来源于教材。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口语交际训练资源,教师应该明确把握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扎实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活动,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乐说,逐步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想说";营造民主平等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敢说";教给基本的交际方  相似文献   

5.
课标中明确阐述:“口语交际能力是现在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见,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放到重要位置,修订教材在这一方面已经有所体现,从语第一册开始,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有的重在拓宽学生的视野、有的重在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有的重在培养学生的说话技巧、态度。下面谈谈我在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6.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不能仅依靠口语交际课上的训练。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之上,抓住契机,利用多样化的情境拓宽口语交际训练渠道,使学生在文本情境中感知口语交际,在虚拟情境中练习口语交际,在现实情境中发展口语交际,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口语交际练习,是一套练“说”的好教材。我通过实践,结合口语交际训练,就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小学语言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对口语交际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课堂中只要学生能把单元练习中的口语交际任务完成即可,没有把培养、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使口语交际课形同虚设。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学生交际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际机会和空间,进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仲海荣 《广西教育》2012,(9):59+62-59,62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那么,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立足教材训练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苏教版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突显了口语交际的地位,在每个单元中都系统地安排了专项训练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良好的载体,围绕口  相似文献   

10.
一、活用教材,扩大口语交际的潜在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譬如,《我们的课余生活》《秋天的快乐》《我的发现》等,都是富有童趣、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教师不妨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中适当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掘口语  相似文献   

11.
王珍 《湖南教育》2003,(6):37-37
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口语交际训练资源,教师要想方设法拓宽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渠道、多给学生说的机会。1.充分利用口语交际教材进行专题训练。教材中安排的训练材料,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应技能,教师应从发展学生口语素质的高度出发,精心设计每一节训练课,认真上好每一堂口语课,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在课堂上得到锻炼与提高。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如交谈时使用礼貌语言,初步知道注意说话的对象,培养与长者、老师、领导交谈时谦逊、尊重的态度,与同学兄弟姐妹交谈时欢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版块内容,应和识字、阅读、习作版块受到同等的重视,但现实情况却不是如此,特别是一些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课如同虚设。对什么是"口语交际"课,相当部分语文老师也是一脸的茫然,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口语交际"课的内涵理解不到位,对目标把握不准。笔者搜寻了老师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一些"镜头",问诊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 《奇妙的动物世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中的一次口语交际训练。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根据本单元“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主题而安排的。此次口语交际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动物趣事,从而激发学生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钱霞 《广西教育》2010,(19):33-33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除注重文本学习、读写训练,还应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运用教材这一资源宝库,有效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廖秀艳 《考试周刊》2007,(29):135-136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要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他们具备一个合格的劳动者所具备的素质。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利用课前三分钟、课堂讨论、教材中的口语交际材料,给学生的口才训练"铺路搭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说话潜能,那么职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教学大纲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人教版小语教材也专门编排了口语交际训练。这些,不仅仅是提法、教材编排的改变,更体现了观念的更新。口语交际比起以往的“听话、说话”内涵更丰富了,也表现出了一些以往“听话、说话”课不具备的特征。因此,也就产生了一种新的语课型——口语交际课。那么,口语交际课有哪些功能,哪些特点,该如何上好这类课呢?  相似文献   

17.
口语交际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它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使传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有效整合。“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途径在于课堂.训练的主要素材来源于教材。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口语交际训练资源,我在利用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上,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在人教版新教材中每一单元的学习园地都编排了一次口语交流训练,目的是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能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但是仅仅靠每个单元的一次训练就真的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全国小语理事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明确提出:“我们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能局限于口语交际课,还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际机会.多渠道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尝试让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训练有机整合.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提升。在《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所以目前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均安排有口语交际课,要求确保1课时教学。每位语文教师也根据教材特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充分准备,实抓口语交际这块阵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确保教学目标的实施。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黄丽芬 《学周刊C版》2010,(12):135-135
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符合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它可以从以下四个途径实施:1.在口语交际课上.加强口语交际训练。2.凭借语文教材里的说客形象.加强口语交际训练。3.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4.在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总之,只要教学得法.学生的“嘴功”是可以练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