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础教育参考》2006,(8):21-22
6月6日,总部位于纽约的美国权威的教育思想库“亚洲协会”(The Asian Foundation)公布了一份题为《全球化时代的数学和科学教育——美国能向中国学习什么》的重要研究报告。报告认为确保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与科学教育的质量,提高教育水平,应该把教改的目光转向东方的中国,学习与借鉴中国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和科学教育上的富有价值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教学合一"这一教育思想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内容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教学合一"教育思想的提出极富科学创造性,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性.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主要阐述的中心思想即为:教师要认清"教"与"学"的定位,要正确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数学这一基础科目本身就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它是一种知识体系的建立,而不是传统教育"教"出来的,小学数学教育在学生基础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有效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陶行知先生教学合一法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育是一项基础教育,数学思想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教育应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和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本身是一种语言,一种简约的科学语言。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对于数学教育而言,语言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数学活动。每天课堂内外的讲授、听讲、回答、讨论,还有看书、解题等等,都要同语言打交道,以语言为媒介,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育应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科学的思维,但科学永远不是绝对“纯粹”。作为数学工作者,我们不要忘记应让数学教育充满文化和生活气息,让数学教育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这就是科学的数学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中美两国的数学教育改革都在国内引发了争议。深入分析美国“数学战争”的缘起、争论和不同观点,并与我国数学界、数学教育界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争论对比,有助于了解中美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当正确认识学生的自主探究、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认识学科的传统体系。这在一定意义上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略论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重视数学教学的科学价值并不是过头了而是不够。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具体包括三大方面:数学的科学价值、数学教育的科学素养价值和数学教育的“数学科学价值”。在任何情况下,数学教育都决不可忽视数学教育的“数学科学价值”-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体现数学本质的数学活动,从而实现其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真正的教育活动意味着遵循自己的真诚信念去探索正确的教育途径.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对数学的性质与任务等问题有较清楚的认识,在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必然难以形成科学的数学教育信念,从而不能科学地理解数学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这事实上表明,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广大数学教师非常关心的两个基本问题“数学是什么?”“数学有什么用?”进行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高师数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前,高师数学教育改革滞后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课程体系与内容陈旧,缺少现代教育气息,不能与基础教育改革衔接,缺乏教育性品质。树立“理论够用、实践为重、内容创新、素养本位”的课程改革理念,强化高师数学教育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意识;调整课程体系,建设“基础平台课程 模块化课程”数学教育专业课程模式;借鉴先进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念,实施“素养本位”的高师数学教学策略成为高师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江锋 《学子》2013,(6):124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对于我们新时期的数学教育者来说,反映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重大任务。在数学教育中,数学素质的加强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需要,也是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社会的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数学教育也包括数学史教育。数学史教育对于学生较全面地理解、认识数学本身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了解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科学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数学文化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9  
从文化学的角度理解数学,对于数学教育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当我们认为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时候,才可以称之为“数学文化”。数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学科相比,它最像哲学,哲学是使人获得智慧的科学,而数学则正是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的科学,数学美一直是指引数学家前进和奋斗不息的一盏明灯,数学美具有科学美的一切特性,而且它还具有艺术美的某些特性,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在教育中对人的发展起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学好数学、教好数学,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创新人才是数学教育的主题.可是,怎样才能真正教好数学、学好数学,却是数学教育的一大难题.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本身历史的一门科学,它能够充分揭示数学概念、方法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特征,完整反映数学家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是数学家们为探求真理勤奋努力的真实写照.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出发,结合中学数学的教学实际,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知识,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丽 《职业技术》2008,(4):12-13
21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发展和财富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必须注重人文精神的导向作用,呼唤人文精神也是现实的必然要求。当前,社会上人文精神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中小学基础教育和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传统的学科教育教学过分强凋了学科自身的体系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忽视人的发展和人文性的教育。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数学教育存在过多的短期“功利色彩”。因此,在数学教育的实践中,大多数教师传给学生的是充满“科学精神”的“业”,而没有挖掘富有“人文精神”的“道”;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如何求“真”,恰恰忘了也应教会学生如何去求“善”与“美”。不可否认,数学教育应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科学的思维,但科学永远不是绝对“纯粹”的,它包念着实际的历史与实践。作为数学工作者,我们不要忘记应让数学教育充满文化和生活气息,让数学教育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这就是科学的数学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其重要性越来越突显。这是由基础数学自身的科学价值(如应用的广泛性)和社会价值(如育人的高品位性)所决定的。正因如此,基础数学教学在理论上也由“数学教学”升华为“数学教育”,对数学教学赋予教育的内涵,实现了由单纯的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的转轨。但在实践中,很大程度上我们却没有按新理念、新理论去指导教学。究其原因,一是担任数学课的一线教师许多并未理解甚至根本没有接触新的理论,知道“数学教育”这么一词,其实质为何并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有的还认为这只不过…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育已经成为一门受到广泛重视的学科。数学教育学的对象是数学教学,而不是数学本身,数学教育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教什么——教学内容问题; (2)怎样教——教学方法问题。但是,方法与内容又是紧密联系的,肯定了"教什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数学教授严士健先生指出:“数学界要大力宣传数学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同样要主要对学生宣传这一思想:学数学不是为了升学。要让他们认识到数学本身是有用的,让他们碰到问题能想一想,能否应用数学解决问题,即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史宁中 《数学教学》2014,(1):1-3,18
数学教育未来发展大概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应该引起重视:(1)数学教育研究如何走向科学;(2)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育发展愿景;(3)在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曾精辟的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他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就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它的两个侧面,即既重视数学内容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又要重视数学发现和数学创造性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而后者对于数学基础教育显的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教育界十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人文学科的任务,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与“人文”从分野到整合,并呈现出以“科学人文精神”的整合形态出现的趋势。数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忽视人的因素,不注重人的个性、人的价值、人的发展,数学教学本身特有的人文特征逐渐地被淡化。缘此,现行数学课程增加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质”的内容,而据此编写的新一轮数学教材对此也有了充分的体现。如何抓住数学内容所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