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我国的古诗词是集人们思想的精华所在,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对于学生来说,古诗词鉴赏可以提高学生在文化知识上的审美能力,更可以提高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学生们借着对古诗词的鉴赏课程,深入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故事,通过对故事的理解,来感悟人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并让民族精神深深地刻入自己的头脑中.  相似文献   

2.
成海梅 《考试周刊》2011,(91):54-55
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而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中华文化全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学习古诗词,是小学生接触和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绝好途径,也符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的培养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加强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如何使古诗词教学超越对诗词的字面意思的肤浅理解,不再把作者的思想情感简单地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加强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如何使古诗词教学超越对诗词的字面意思的肤浅理解,不再把作者的思想情感简单地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加强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如何使古诗词教学超越对诗词的字面意思的肤浅理解,不再把作者的思想情感简单地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古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为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保持本土文化的传承,对小学古诗词教学进行充分重视十分必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是当前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总体目标,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本文对小学古诗词有效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为今后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体.如何让学生通过古典诗词的学习,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并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是古诗词教学的的一项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古诗词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古诗词的美,走进诗词的意境去体会诗人的情感,让学生学好古诗词。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加强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如何使古诗词教学超越对诗词的字面意思的肤浅理解,不再把作者的思想情感简单地灌输给学生,引领学生主动融入诗词的意境,领悟诗词中的形象和情感,  相似文献   

10.
第一,民族、文化与和谐.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延续,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的生存与延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主流乃由多源异质文化融合而成,其间还不断有新的因子注入.所以中华文化才能愈益宽广深厚,才能具有非凡的凝聚力、包容性和同化力.中国历史上的南蛮北狄、西戎东夷,最后无不为炎黄文化所熔化,无不完全溶入中华大家庭之中.蒙古和满清曾一度入主中原,但最终无不在中华文化的浸润和包容之下,也充当起中华文化的传人.文化是民族之根,是一个民族之所以成其为一个民族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沈希 《考试周刊》2014,(46):46-46
<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这是新课标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中华古诗词承载着五千年积淀下的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正是本着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以及受到熏陶,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的主旨而学习的。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原因有三:时空跨度大,学生阅历背景浅;语言表达风格不同;古诗教学的"度"较  相似文献   

12.
古诗词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不小的比例,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让学生吸收优秀的民族文化智慧。本文针对当前的古诗词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学习古诗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让学生吸收优秀的民族文化智慧,是学生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针对当前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教学方法策略。一、注重古诗词的朗读注重朗读,感知古诗词的语言美,在古诗词教学中非常重要。教材中选编的古诗词大多音韵协调,节奏  相似文献   

14.
文化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文化的对外推介是提高中国文化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的精准英译意义重大。本文以几首古诗词的英译为例,探析在古诗词的英译中不可或缺的翻译的五大特性——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历史性,从而使中国古诗词在对外推介达到精准的英译。  相似文献   

15.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与民族的智慧,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与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采用故事引入法、游戏法、童谣法、"2+1"激励法、滚动读背法、文艺演出法的训练,使学生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选题自然而构思精巧,托物言志;韵律讲究,上口易记,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领略古诗词、仿写古诗词,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用音乐表达诗风诗韵,弘扬民族文化,带领学生把诗词的情境美、情趣美、意蕴美,用唱、演、奏等形式呈现,将古诗词和音乐教学有效融合,拓宽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对诗词的感悟,也让课堂更加灵动。  相似文献   

19.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语言凝练,朗朗上口;意境深刻,情韵深远.古诗词学习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需要,更是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熏陶的媒介.重视古诗词教学质量需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促成有效吸纳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们重要的精神食粮。她语言凝练,意蕴丰厚,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她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在小学生人格的塑造、语言的感悟、想象力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丰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积累和感悟古诗词,能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提升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