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时政新闻的创新 时政新闻的创新要着眼于主流。时政新闻具有题材重大、参与层次高、新闻性和权威性显著的特点。能较好地满足受众“大事的知情者”的心理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决策。时政新闻又是主流媒体舆论宣传的主阵地.理当报道主流信息,拥有主流受众,占据主流市场。形成主流品牌。其中报道主流信息是其他要素形成的前提。在这方面.我们要注意体现主流视角、民生情怀、时代印记和开放心态。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闻中的"富矿",时政新闻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承载大量的政策信息,具有题材重大、政治性、政策性、权威性、敏感性及服务性强的特点。但多年来,受宣传的思维惯性制约,我们写时政新闻不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常常站在领导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形成了固定化的宣传套路,使报道形式千篇一律,枯燥、呆板,一味地说套话、官话、虚话,忽略了受众的关注点,与百姓的切身利益并不相关,受众不感兴趣,敬而远之,难以产生舆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这种单向传播的"灌输",是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社交媒体平台快速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前,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以及受众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电视时政新闻应该积极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更新传播理念,丰富和创新时政新闻的内容,改革时政新闻的形式,创新时政新闻的传播方式,更好地宣传党政方针和主流声音。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已无法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多元化需求。Vlog作为时政新闻领域中出现的新形式和新样态,符合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传播趋势,不仅丰富了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也对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产生一定影响。作为一种专业内容生产机构的"跨界"成果,主流媒体纷纷找准机遇,将严肃的时政内容融入个性化表达方式中,创新了时政新闻报道方式,实现了新闻报道内容的立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5.
陈婕 《新闻实践》2013,(7):47-49
对于主流媒体来说,时政新闻是新闻栏目的“主菜”.随着电视新闻的不断变革,时政新闻的总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仍有许多值得探讨和改进之处.时政新闻程序化、严肃化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视传播率和受众到达率.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推进时政新闻改革,提高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需要从“细节”上寻找突破口,并将这一理念运用于时政新闻的多种报道方式中,以此来实现视听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杨波 《新闻窗》2012,(3):42-42
时政新闻在媒体宣传中处于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时政新闻包括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和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大事件,以及一些政治宣传性强的“主题报道”与“典型报道”,担负着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党的决策、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作用,直接决定着舆论引导能力。可以说,在舆论导向上,时政新闻是第一导向;在媒体宣传中,时政新闻处于第一位置;在政策宣传上,时政新闻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在内容传播上,时政新闻代表着高端权威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平萍 《新闻爱好者》2011,(24):125-126
提高时政新闻在新媒体中的传播力十分紧迫和重要提高时政新闻在新媒体中的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已经显得越来越紧迫,究其原因,基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时政新闻在媒体宣传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时政新闻包括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和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大事件,以及一些政治宣传性强的"主题报道"与"典型报道",担负着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党的决策、密切联系群众  相似文献   

8.
在新常态下,信息爆炸性带来的快速传播性,传播的方便快捷和方式的多样性打破了以往单一的主渠道传播的垄断。在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传播时代里,时政新闻的报道必须注重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必须注重迎合受众的需求,更加全面更加贴切地为受众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维系受众,才能综合性地提升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时政报道,是主流媒体担负的重要任务,如何做好时政报道,也是新闻单位探索的重要课题。今年“两会”后,又逢五年一度的省党代会,如何将党代会的报道做得热烈、大气、好听,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大力改进宣传报道形式,用心充实宣传报道内容,提高广播宣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受众获得新闻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呈单一向多元化发展趋势,海量的信息也会让受众在选择时更加注重那些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时政新闻是地市党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党委、政府声音的"常规武器",其中也蕴含了大量受众所关心的热点信息。在新的形势下,更大发挥时政新闻舆论引导作用,建立起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需要媒体改变观念,创新思路,运用一体化思维,尊重受众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在整体上把握信息源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时政新闻民生化表达,就是要媒体衔接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准确把握新闻信息源的基础上,着眼于满足受众的需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做到既传递"声音",又抓住"需求",力争实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全国“两会”是重大的时政主题,“两会”报道要出新出彩,创新突破是关键。今年的“两会”报道亮点频出,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得以体现和提升。媒体真实准确客观传播新闻信息有助于构建健康的舆论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更能促使媒体更好地履行使命,彰显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春俊 《新闻三昧》2008,(12):39-40
主题性报道是一种总结性、概括性的复合型报道,主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报道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新政策、新成就、新问题。它是一种融新闻性、宣传性于一体的报道形式。这类报道由于其浓厚的宣传色彩,以及沉闷呆板的报道形式,多年来不被受众欢迎。在业界甚至更流传着“主流新闻”(主题性报道、时政新闻)边缘化,“边缘新闻”(一般社会新闻)主流化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时政新闻在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中占有很大比重。在融媒时代,如何创新报道方式,让时政新闻"活"起来,提高受众的关注度是新闻记者的必修课。本文从时政新闻概述、存在问题、创新策略三个方面论述创新时政新闻报道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融媒体时代受众对于新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纸媒的重点报道内容,时政新闻要坚持走守正创新之路,既要立足自身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固有优势,又要借助媒体融合的东风创新报道方式、更新报道观念、优化报道路径,从而在提高时政新闻可读性、吸引力的同时,发挥好自身在舆论引导、传递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20年1月23日武汉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封城",武汉成为全国疫情中心,随着各省市暴发疑似病例,全国大部分省市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上调为一级,全国人民急需从各类媒体中获得有效信息来消解恐慌情绪,因而权威信源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唯一通道。在这次重大突发卫生事件的报道中,主流媒体很好地履行了环境监测职能,第一时间报道了疫情信息,并创新了新闻传播形式,用观众最为熟知的信息形式如新闻直播、短视频等来满足受众需求,本文以"央视新闻"为研究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探讨融媒体时代我国主流媒体在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运用的新媒体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移动互联兴起的传播环境下,主流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打通两个舆论场、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如何让时政新闻报道从模式化的宣传通稿中转变,实现新闻的"价值回归"?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官方微信订阅号"福建新闻联播"的探索为例,探讨如何借助新媒体的传播规律,让时政新闻回归"新闻"、把领导回归成"人"、把新闻回归为"新"闻、让主流媒体回归为"媒体"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17.
在读图时代的大潮中,主流媒体图片一直处在社会的主导地位,拥有较多受众人群。主流媒体在选择与使用新闻图片时需要树立围绕中心,把握政策走势,服务大局,发挥主流媒体宣传党的中心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的导向作用,也是主流媒体的独特优势。另外主流媒体要保持和增强社会新闻的权威性,在社会新闻图片报道中,必须真实、客观、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始终保持公信力。最后主流媒体在新闻图片的选择与运用方面要杜绝"泡沫图片",提升新闻图片"阅读率"。  相似文献   

18.
我们所熟悉的时政新闻是指:"时事新闻和政治新闻的简称。"就目前而言,时政新闻是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载体之一,但是由于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冲击和影响,时政新闻报道自身存在的公式化、程序化以及主题化的问题已经对报道生产和传播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推动时政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传播渠道的创新,扩大时政新闻认知度、到达度、喜爱度以及粘合度,真正诠释好党的大政方针的内涵外延,更大程度地让时政新闻走进群众,让好政策更好地惠及百姓,是现阶段主流媒体时政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的报道主要是为了反映党和政府在某段时期的重大决策和领导意见等,并向群众说明政策的未来走向,决策内容基本将以人为本作为主体,反映的内容也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对时政新闻进行报道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群众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而拉近新闻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本文主要研究时政新闻记者的"群众观"。  相似文献   

20.
主题报道,一直以来都是主流媒体的优势。时政新闻报道作为主题报道的"重头戏",其所承载的信息,代表了党和国家对重大问题的看法、主张和方针、政策,从普通百姓的生活到整个国际社会,无不受到影响,从而集重要性、时效性和广泛性于一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对于时政新闻而言,如何出彩出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