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惠 《新闻爱好者》2010,(12):74-75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我国广大民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一方面是民众自律的结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新闻报道的作用。然而在不断增多的法制新闻报道中,我们会发现相当多法制报道缺乏法律语言的规范性,尤其是对刑事法律语言的运用存在许多不足。为使法制宣传得到极力发挥,有必要从刑事法律语言及新闻语言自身的特点出发来说明和规范刑事法律语言在新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法律术语是内涵十分严密的词语,法制报道大量涉及法律术语。确切地说,法制报道是运用法律语言再现新闻事实的一种特殊报道,因此,不懂法律术语的规范,就不会有科学的法制报道。  相似文献   

3.
徐迅 《新闻三昧》2004,(11):54-55
笔曾在一线从事法制新闻报道18年,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即准确是案件报道的灵魂。这里所说的准确,包括事实准确和法律准确两大组成部分。如果说“事实准确”是所有新闻报道所共同的基本要求,那么“法律准确”则属于案件报道或法制新闻所独有。在法律准确中,可以细分为法律术语、法律条、法律逻辑和法治精神四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尤莉 《新闻通讯》2012,(5):38-39
法制新闻报道领域不断拓展 法制新闻就是社会生活各方面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所谓法制,概括地讲就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现在,法制报道的对象范围早已超出了政法部门,包括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与法制有关的一切内容。  相似文献   

5.
尤莉 《传媒观察》2012,(5):38-39
法制新闻报道领域不断拓展法制新闻就是社会生活各方面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所谓法制,概括地讲就是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现在,法制报道的对象范围早已超出了政法部门,包括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与法制有关的一切内  相似文献   

6.
作为法治社会,法制新闻具有对法治文明和法治精神的传播作用。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新闻报道者将内容描写的过于感性,并将个人情感和新闻看法注入到了新闻报道中,其不仅导致了大众对新闻内容的评价方向,还对法制报道的严肃性产生了影响。在法制新闻的整体结构中,除了事件的理性分析,感性会不可避免地形成,其虽然能让新闻更加容易被人接受,但法制新闻的作用主要是对法律事实的真实报道,并将法律知识普及大众,让公民的法律意识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7.
林琳 《声屏世界》2006,(7):30-30
自从央视新闻频道的《法制在线》一改对案例进行法制分析和评论的模式,以新闻报道的思维方式第一时间进入案件的第一现场,向观众进行全面及时的动态报道,法制新闻节目就受到了电视观众超乎寻常的欢迎和信赖。然而,如何在同一报道领域内做到内容和形式的最大差异化;如何更加全面深入地挖掘法制事件的深刻内涵及其承载的社会意义;如何有效地给观众带来最切实有效的法制信息服务等等,本文拟从法制新闻常见的几种形态出发进行初步的探索。法制新闻报道:做新闻要有想象力由于法制题材的新闻事件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同时案件的法律程序又有…  相似文献   

8.
法制新闻报道是指各新闻媒介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具体包拒宣传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律服务和法律教育与研究等多个方面。如今,法制类节目或栏目已经成为我国法制宣传的重要园地,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法制新闻报道在普及法律知识、传递法制信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媒体的法制宣传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使用法律语言时经常出现失范现象。  相似文献   

9.
张召国 《当代传播》2012,(6):89-90,93
我国的法制新闻报道是随着现代报业的兴起、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法制新闻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该报道领域中,法制新闻深度报道已经成为新闻传播事业中亟待深层研究的对象。深度报道体裁主要有两种: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法制新闻深度报道包涵其中。本文对法制新闻深度报道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徐迅 《新闻三昧》2004,(12):54-55
在上一期的专栏章中,笔曾经对法制新闻的“准确”问题这样加以概插这里所说的准确,包括事实准确和法律准确两大组成部分。如果说“事实准确”是所有新闻报道共同的基本要求,那么“法律准确”则属于法制新闻所独有。在法律准确中,可以细分为法律术语、法律条、法律逻辑和法治精神四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现在社会提倡“大法制”的概念,报纸在做法制新闻报道中,不仅仅是做公检法司的新闻,所有与公民权利相关的新闻,体现法律保护的新闻,都在报纸的报道范围之内。因此,从立法、执法到守法,从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到公共危机事件处置等,都是报纸的报道题材。报纸作为法制新闻的体现者,其稿件质量的好坏与编辑记者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想要让法制新闻好看,有卖点,就必须做到以专业性制胜,以传播性取赢。  相似文献   

12.
法制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有关法律事实的报道.作为专业新闻报道的一个分支,法制新闻承担着传播法制观念、普及法律知识的社会责任,这在转型期的中国显得尤其重要.如今,法制新闻报道已无处不在,而且分量越来越重,当然也对法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与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新闻媒体所事有的新闻报道权,在整个新闻活动过程中更多地体现在采访和报道两个环节上,是新闻自由权和舆论监督权的延伸.其中采访权是基础性权利,报道权是目的性权利.尽管新闻报道权在法律层面上存着不确定性,但就其法律属性而言是一种社会公共权利而非权力.  相似文献   

1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我们二十多年前上大学时学的第一课,已经深深印在脑子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要求不但“五个W”必须绝对真实,而且所报道的内容也要绝对真实。但是在多年的法制新闻报道中,特别是案件报道中,有时反映的是客观真实,有时则反映的是法律真实,也就是说,有时案例报道所反映的真实并不是案件的本来真实面目。那么,什么是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在进行案例报道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本文拟作一些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当前,正是我国法制不断健全和完善的时期,各类媒体对法制方面的报道比较多,这对提高人们的法律知识、普及法制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法制报道同其它类型报道一样有新闻报道的共性,例如遵循真实性原则等。  相似文献   

16.
法制新闻,因为直接关注社会矛盾,突出反映现实冲突,深受读者的喜爱。法制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一个种类,最常见的是以案例报道的形式出现。随着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宪法》对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报道权作了相对抽象的规定,新闻工作者享有广泛的采访权、报道权以及新闻监督权等权利;然而,近年来有关新闻报道中发生的新闻侵权事件屡见报端,引起了社会较大反响,也促使新闻从业者不断反思;本文从法律角度分析新闻侵权现象,力图厘清新闻报道与新闻侵权的法律边界,使新闻报道在法律的轨道上发挥它巨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新闻报道与新闻侵权的法律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宪法》对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报道权作了相对抽象的规定,新闻工作者享有广泛的采访权、报道权以及新闻监督权等权利;然而,近年来有关新闻报道中发生的新闻侵权事件屡见报端,引起了社会较大反响,也促使新闻从业者不断反思;本文从法律角度分析新闻侵权现象,力图厘清新闻报道与新闻侵权的法律边界,使新闻报道在法律的轨道上发挥它巨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武勇 《青年记者》2003,(3):46-46
法制报道同其他类型报道一样有新闻报道的共性,例如遵循真实性原则。但法制报道存在着自己的特殊性:法制报道姓“法”,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通过新闻手段加以传播,是对法制报道质的规定。只有弄清法制报道的特殊性,才能更好地体现新闻报道普遍性的原则,具体应处理好四个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刘佳 《声屏世界》2008,(10):39-39
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民生新闻以及突发事件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报道行为。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最大的信息载体是有声语言,而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新闻语言与新闻播音员、新闻主播的新闻语言存在着明显差异。出镜记者的新闻语言包括新闻报道、新闻播报、新闻采访、新闻评论等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