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段落教学,近几年来已作为一个探讨的内容而引起同人的关注。纵观有关文章,从写作方面谈论的居多,从阅读方面着笔的甚少。本文从阅读的角度,即通过段落教学以培训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个角度上,谈谈个人看法。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都要讲分段和段意。为什么要讲?讲的目的是什么?从阅读的角度上说,主要是使学生能独立地对文章的段落进行分析,在阅读中能抓住文章的脉胳、要  相似文献   

2.
讲读课中的段落教学是多种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综合运用,其教学过程可分为预习、讲读、自读与归纳、迁移四个阶段。在段落教学中,要选择课文中的重点段、代表段、疑难段来讲读,忌多而杂。通过有意识的段落讲练,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阅读水平直接决定着语文素养的高低。而在以往的教学中,阅读处于被忽视地位,教师采用机械的讲读,使得学生认为原本文质兼美的文章只不过是主题思想、段落大意等生硬地结合在一起的文字堆砌,并没有真正读懂文字,也就无法从中获取审美、情感的全面发展。而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必须要改变这种灌输式阅读教学模式,贯彻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展开主动阅读、创造阅读,这样才能  相似文献   

4.
《改进语文教学的几点意见》指出:“对于语文课来说,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应该提倡,即读写法。”我们认为,这个观点是完全正确的。实践证明,把讲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方法。上学期,我们重点研究了讲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问题,采取了“阅读——复述——模仿——创作”的教学方法。阅读,一是要求学生读懂课文,从字词句、篇章结构、写作方法到思想内容都要有重点地弄清楚。二是要求学生熟读或背诵课文。此外,还指导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侧重讲解段落结构,层次划分,要求学生背诵段落大意,将语文课上成了文章学课;有的教师侧重讲解写作技巧、艺术特点,要求学生死记写作方法,把语文课上成了写作学课;有的教师侧重介绍时代背景,分析人物形象,要求学生硬背有关人物形象的“结论”,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欣赏课……总之,“语文不姓语”的倾向在部分学校相当严重地存在着。 我们认为,小学语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的课文要采取不同的教法,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但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一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篇课文拿上来,总是教字词、初读课文、分段、逐段讲读、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二套程式教法,缺乏应有的变化,学生感到没有兴味。近年来,我们就在讲读教学中如何打破逐段讲读这一程式化教法做了一些尝试,现介绍如下: 一、从释题入手。 文章的题目,往往就是课文的中心所在,教学可以直接从释题入手。如《奇异的琥珀》一文,教师在帮助学生搞清楚:“琥珀”和“奇异”这两个词的意思和“奇异的琥珀”的含义以后,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一段是着重写这块琥珀的“奇异”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奇异”在哪里?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讨论得出: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趴着”,可以看见它们  相似文献   

7.
仲学 《现代语文》2007,(3):75-75
近年来,在讲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法弊端,已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认识。不少教师正在逐渐把讲读课教学的研究转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方向上来,力求用教法的改革来冲破讲读课中的沉闷空气。而启发式提问,尤其引起了老师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多读多思多练──谈小语讲读课教学银川市新城区教育局丁凤琴讲读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凭借,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讲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些教师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法,成了“讲听课”。教师绘声绘色,口若悬河,学生呆听、呆记、...  相似文献   

9.
“全文信息”“范例信息”及其教学山东武玉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语文教学就是讲读课文,讲读课文就必须把一篇课文从字词句到段落篇章,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逐一讲读一遍,让学生尽可能掌握一篇课文涉及的所...  相似文献   

10.
讲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读教学的目的任务,是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从学习、理解课文的语言材料入手,使学生受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提高阅读能力,为继续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参加三大革命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达此目的,就必须精讲多读。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凡是学生已经理解的内容,就不必再讲,凡是学生通过预习基本上能够理解的,就可以扼要地讲。教师的讲解,主要应该放在课文中表达中心思想的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上。例如,我在讲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近几年来提得比较响亮,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因而在教学实践中还未很好地解决的问题。例如,就笔者所知,我省语文教学,较普遍的情况仍然是“讲”字挂帅,老师主宰(而不是主导)一切。对于一篇文章,老师考虑得较多的是如何从时代背景、字词语句、段落层次、篇章结构、中心思想、艺术特点乃至课文后的“思考和练习”等方面去讲深、讲透、讲全、讲细,却很少或没有去考虑如何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李云吾 《中国教师》2014,(11):73-75
<正>教师讲授每一堂课都要经历"阅读、解读、讲读"的过程。备课前的"阅读"侧重于"用眼"粗读、细读、精读;备课中的"解读"要"用心"构思教学流程、设计教学问题,最后进入课堂的实践检验阶段——"讲读"。"讲读"考验教师的口才,体现教师语言运用与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关键。教师不但要自己"讲",而且要让学生"讲";不但要让学生"读",  相似文献   

13.
学习了《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以后,心情特别舒畅。叶圣陶这位教育界的老前辈的话,说到我心坎上了。我也不由得要说几句心里话。现在的讲读教学,的确如叶老说的:“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形成了一定的套套框框。教师已经积习难返,学生也听得厌烦,觉得了无新意,但是大家习惯了这一套,如有某一环节不到,他倒认为某课似乎还未结束。我对于这种千篇一律的教法早就不以为然,从时代背景到写作特点每篇课文总得讲几个钟头,真是费时费事。有些东西学生自己能体会出来,还要硬讲倒显得很不自然。但是都这  相似文献   

14.
在统编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下,教读课以老师讲为主,自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读课教学生阅读方法,自读课则是让学生将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在自主阅读活动中。无论讲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每篇文章可以教学的内容有很多。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文章的教学价值和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从而教会学生阅读,是困扰一线语文教师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讲读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分析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阅读知识与能力的问题时指出:“教课之本旨并非教师讲一篇课文与学生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课文,从而使学生能自观其他类似文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老的话,对我们进行讲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两年来,我在讲读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做了一些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一、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关键是教师要改变对学生的看法。教师在教学时常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整体性原则指导学生阅读.就是让学生把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都视为了一个整体,把文章的思路、段落层次、语言脉络视为诸要素。阅读时,首先从整体上初步综合文章的中心内容;然后从文章整体对部分的制约性出发具体分析文章的思路、段落层次、语言脉络,具体分析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深人具体掌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最后再从整体入手,纵观全文,综合概括,以达到高层次、全方位的理解文章整体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所谓结构教学,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以文章结构为教学中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去把握文章主旨和写作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一、结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使学生通向学习目的的桥梁作用。文章结构的内容包括: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线索等。在结构的各项内容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中的讲读教学,是学生获得语文基本功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它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对小学中高年级讲读课文教学的课堂结构形式进行了探索。通过几年来的反复实践和验证,初步摸索出了“自学——精讲——练习”的三步结构式。一、自学自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大体把握课文,为教师的精讲作好铺垫。在指导学生自学时,我们根据不同年级的阅读要求,教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步骤。中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是段的训练,它要求学生从  相似文献   

19.
“讲读课文”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交给学生阅读的钥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讲读课文为什么要坚持“以读为基础”呢?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通过阅读的实践才能培养起来;另外,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从阅读开始。讲读课文如何做到以读为基础呢?这就要求在整个讲读教学中,以学生的读为主要活动,教师的讲应该以指导学生阅读为核心,还要认真处理好讲与读的关系:读是基本的,要解决懂的问题;讲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读,要以讲来扶读。讲和读又是不可分割的,在教学中,还应做到读中有讲,讲中有读。以  相似文献   

20.
何谓属对?《辞海》载:“文字中属联而成对偶者谓之属对。”通过属对所成的有独立意义的、可独立运用的对偶句称之为对联。属对训练,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语文教法,今天来继承这种教法,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仍大有裨益。在初巾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属对训练,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那么,怎样对初中学生进行属对训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有目的地介绍一些对联在讲读教学中,或导引新课,或介绍作者,或交代背景,必要时教师辅以属对手段,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隆中对》,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