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红霞 《科教文汇》2011,(12):81-81,127
意外生成即非预设性生成,课堂教学因"意外"的生成而富有生命和活力。因此捕捉意外不确定事件资源,捕捉和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捕捉学生的疑惑需求,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等课堂教学中的意外生成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能使课堂教学更精彩,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课堂“意外”,面对这种种意外,如果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做个有心人,耐心等待学生思考、细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也能收获许多意外的精彩。本文以课堂意外生成为研究视角,把文言文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文言文教学课例来探究,我们教师应该善待意外,才能灵动课堂。  相似文献   

3.
孙建清 《知识窗》2013,(6):72-72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教师预想的完全不同:有时.学生会提出超出教师能力水平的问题:有时.学生会对教师的讲解提出有理有据的质疑。总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如何处理这些“意外”事件.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恰当地处理这些“意外”不仅可以为课堂添彩、为教学增色.还能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4.
吴华平 《科教文汇》2010,(27):103-103,133
利用"意外"这一最灵动的教学资源,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因势利导、适时反馈、激励评价等措施,促进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充满悬疑和不确定性。经常会出现意外,它突如其来、懵懂闯入,令课堂组织者措手不及。它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自然生成,也是教学智慧产生的最佳情境,是课堂中最灵动的教学资源。我们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充满智慧的"灵光一现"的意外,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积极构建动态的生成课堂,使我们的课堂走向睿智,洋溢着创造的激情,弥漫着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贺娜 《科教文汇》2010,(8):34-34,39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本身"教"的质量,同时也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真正走进课堂,主动参与课堂。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共同探讨关于课堂教学的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
花玉金 《科教文汇》2012,(3):155-155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一言堂"、"教师教,学生学"等陈旧的教学方法,要学会转变成为课堂上的"导演",给学生动嘴的机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给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给学生延伸的机会,这样就能给予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给予学生一个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这个平台越大,课堂教学舞台上的"主角"——学生也就越能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课堂是由师生的双边活动最终落实到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上来完成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富有变化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样的课堂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意料”之外的事情随时会发生,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课堂调控能力,让这些“意外”为课堂服务,甚至成为课堂的高潮。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差异、学生的错误、教师担心的"意外"以及灵活多变的课堂处理是一种最直接、最可利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也是有效课堂教学最宝贵的财富,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9.
金柱 《科教文汇》2011,(24):123-124
课堂是思想与思想的激烈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真诚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精彩对话,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用热情、汗水和生命去拥抱。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应该秉承"用活"教材、"激活"情感、"教活"学生的教学理念,借着新课改的东风努力优化教学,让学生真正"能动"、"会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一个各种因素、各方关系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其中包括教学计划和课堂行为这两因素之间的动态作用。从"火把节"这节课的反思来看,即使充分的教学计划也不能消除教师学生交互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我们只有通过教师的课堂行为促进教学计划和学生课堂行为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做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张香芳 《科教文汇》2012,(24):117-118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相似文献   

12.
教育好学生是教师的工作职责,也是为国家输送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前提。科教才能兴国,所以,教育工作应当是讲求高效率的。课堂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在课堂中启发得到的,教师就要讲究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使课堂真正变得"有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是跃还是伏,要使兴趣持续,关键在于创设课堂高涨的情绪和氛围,情绪和氛围是可以"传染"的,具有影响性。课堂上整体的学习情绪、氛围,可以影响个别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产生较强的兴趣。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合适的时机是他们的兴致最高时。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唤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获得教学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李毅 《科教文汇》2010,(19):89-89,123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启发学生们自主探究精神,使课堂教学焕发出课堂的活力,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周兴国  王双 《科教文汇》2011,(5):99-100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活动,虽然已经打破了过去"满堂灌"、"满堂听"的枷锁,还学生以真正的"自主",但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还是以被动接受方式为主要特征,学生的课堂还没有完全深入地参与进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相当重要,形成一定的策略促进学生深层次参与教学活动就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搞好课堂教学,教师必须从"课下"和"课堂"两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现在多数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题、几何图形的解题能力,这是对的,无可非议。但是用什么手段来实现教学要求呢?不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得过多,越到高年级,学生说话的机会越少,到了毕业班,只能是教师"满堂灌"了。课堂里,教师讲,学生听,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相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在低年级,而且在中高年级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黄明刚 《科教文汇》2012,(21):107-108
"提问法"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将"提问法"贯穿导入、教学和作业全过程中,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做"提问法"的主体,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提问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好老师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学科本位的价值提升,二是教育教学的含量丰盈。这两点需要教师来帮助学生完成。要做到这两点,教师就要在课堂行走、与学生真情交流、反思"关键事件"、寻找学生优点等四项上练就基本功。  相似文献   

20.
李丽 《科教文汇》2009,(10):36-36
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作为教师该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形形色色的事件呢?本文阐明教师应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体贴学生”的原则来谨慎、恰当地处理好课堂的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