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前武术界“掌”、“拳”不分,或不能明确区分“八卦掌”与“八卦拳”的现象,对八卦掌与八卦拳的拳术源流进行了考证;对其基本理论、风格特点、套路内容等进行分析与比较,认为八卦掌与八卦拳是两种完全独立的拳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流传在我国间的拳派众多,太极、形意、八卦……不仅国内老幼皆知,在海外,它们的影响也逐日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武术爱好者。然而,大成拳却不似以上几种拳那样为人所知。大成拳是一代武术宗师王芗斋老先生,在形意拳的基础上,吸收了太极拳中的沾、粘、连、随四大要点及柔化之力,又吸收了八卦拳中舒展的身段、灵活的步法,以及少林派拳法中的立禅功诸精华,创立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钩沉法对八卦掌的源流进行探讨,其结果证明:阴阳八盘掌本来就是八卦掌;八卦掌来自于八卦教;八卦教内部流传的八卦拳就是八卦掌;八卦教是八卦掌形成的重要社会条件,梅花拳与八卦掌具有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增云 《武当》2013,(3):21-22
宫门八卦掌,原始名称转掌,后命名为八卦拳,通俗亦简称作八卦掌。因为现行所见这门以掌为主、以行步转圈为基本方式的拳术,在演练时要做圈形走转变位,在变步中穿插换掌,故还有其他八卦转掌、龙形八卦掌、连环八卦掌、游身八卦掌等别名。宫门八卦掌属内家拳种,它是集各家拳种的精华,把攻防招术和导引方法融合于绕圆走转之中,每招每式皆以精微奥妙的手法配合独特的身法与步法,运用先天之气,化后天之力,柔运刚用,其技术内容丰富,理论体系完整,合乎辩证的原理,既善于养  相似文献   

5.
八卦掌渊源新探周传良,于翠兰(续上期)四、八卦掌的八卦拳与八卦掌八卦掌又名八卦拳,长期来在武术界的认识是一致的。从认识的范围讲,对于一个拳种的认定,严格讲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其名称,二是其动作结构特征。而两者又有着差异,因为就拳种名称而言,它一...  相似文献   

6.
武术在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众多拳种和流派。即便是在同一拳种、流派中,在不同地域的流传中也往往形成各自的特点,彼此间有所差异。自明朝、清朝,直至民国以来,北京一直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故这里也成了武林人才、武学思想的汇聚之地。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陈式、杨式、吴式)、大成拳(意拳)、通背拳、八极拳、三皇炮捶等众多拳法在北京广为流传。北派少林拳法,在北京传习虽不甚广,但其所传拳  相似文献   

7.
太祖拳法是北派少林武艺之精华,据传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创。赵匡胤去世后,其弟宋太宗赵匡义继续在禁军中大力发展和完善太祖拳法,并追认赵匡胤为开山祖师,将他的拳法称为太祖拳,又称大  相似文献   

8.
车星辰 《武当》2004,(10):26-27
本文披露的九宫八卦拳.是隐迹民间的一门道家古传拳功,与世传各派八卦掌截然不同,堪称我国传统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奇葩。现据九宫八卦拳当代传人杨树藩先生的精心传授,与恩师尚未出版的《九宫八卦拳》书稿,对此门功夫作一简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靳爱祥 《精武》2008,(5):52-53
我在精武杂志2008年第2期中,发表了一篇《萧氏八卦掌拳法传承的动态演进(一)》的文章,第3期应该续写《萧氏八卦掌拳法传承的动态演进(二)》,但由于许多读者来信、来函询问“萧氏原传八卦掌”里为何还有拳法?拳法的特点是什么?为此,在给《精武》写第3期稿时,临时改写了一篇《原传萧氏八卦掌揭秘》的文章,在这里还请其他的读者谅解!  相似文献   

10.
该文阐明了"南少林"拳法之起源与流变,揭示了"南少林"拳法是以道家武术理念改造"北少林"拳法的结果,为"道"、"佛"之共创。"南少林"拳法青出于兰而甚于兰。是为中国"物理"拳法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1.
阴阳八盘掌简述阴阳八盘掌又称阴阳八盘转环掌,为八卦掌的一派,其技法在通常所知的走圈练习基础上,又加入了层次分明的桩法、腰肩法、掌法、腿法、步法、身法、手法和盘拳过手的走法等各阶练法。此拳法名中的阴阳意指天地,八盘暗合八方。一直对八卦掌的历史和技法抱持极度关心的日本中国武术研究专家松田隆志,对阴阳八盘掌的研究也  相似文献   

12.
《中华武术》2008,(3):34-35
八卦拳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有些八卦掌老拳谐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相似文献   

13.
八卦掌是一种健身术,也是自卫术,更是一种神奇的医疗艺术。 史式八卦掌是史计栋先生传流下来的。他是董海川先师的第三位入室弟子,又是他的干女婿,董公暮年由史迎养至家,供其衣食生活费用,死则为之营丧葬。 史式八卦掌第一掌是手法的训练。第二掌是步法的训练。八卦掌的主要战术是游击战术和运动战术,变化多端。对步法的训练,要求特别严格。第三掌是身法的训练。身腰是联系上肢与下肢的枢纽,身法配合恰  相似文献   

14.
八卦转环掌     
宋承敏 《武当》2005,(8):23-24
今流传在丹东的宋派八卦掌,全称“八卦转环掌”,是由宋派八卦掌第二代传人赵彦荣民国初年传入。1920年代中期,赵彦荣在丹东“满州饭店”后面开设“彦荣武馆”,主要教授少林长拳和八卦掌及器械。当时师爷徒弟非常之多,主要是练习长拳,真正学到八卦掌的人甚少。据恩师郎会业讲:在师爷赵彦荣那儿学到八卦掌的人  相似文献   

15.
《武当》2008,(11):8-9
中华武林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武当武术又称武当内家拳法,它产生于武当道门,以老庄哲学为理论基础,具有注重内炼修为,以武演道,以柔克刚等特点。武当武术的主体内容就是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传统称此三大拳种为武当内家拳派三大支柱。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一大流派,是内家拳派的总代表。  相似文献   

16.
车星辰  杨树藩 《武当》2005,(6):27-29
"练势行拳"是九宫八卦拳的核心功夫、本源之所在。此功其实就是走圈转掌的功夫,也叫"盘技"。与别派八卦掌不同的是,本门的转掌功只有"青龙探爪"和"二龙盘飞"两势,并且招式极少,显得较为质朴简洁,但内蕴丰富,变化万千,涵盖本门拳技之精华。另外,九宫八卦拳在起势收势与变掌换势时,都从中宫开始,在实践技击时也不离中宫之变化,充分体现了"土生万物"、拳理通于易理的道家拳术特色。一、青龙探爪此式为九宫八卦拳诸功之母,九宫八卦拳的各种拳功兵刃,都是通过练习此式而提高的,习者万勿  相似文献   

17.
董海川是不是八卦掌的始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公海川,是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坞人,生于清嘉庆二年,卒于光绪八年(1797年-1882 年)。董公在清肃王府任武术总教师后,传授“八卦掌”名播京师。其诸徒广传京外,八卦掌风行国内,是我国优秀拳种之一。但是董公是不是“八卦掌(拳)”的始祖或首传人?“八卦拳 (掌)”究竟何时何人所创?在今天,这个课题仍未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18.
蔡春明 《武当》2009,(1):26
近年来,想学习八卦掌的人越来越多,笔者练习形意拳、八卦掌三十余年,总感到练习八卦掌的人张口就“蹬泥步”。当然蹬泥步是八卦掌最基本的步法,要学好八卦掌,就必须要了解八卦掌步法,了解蹬泥步,了解八卦掌膛泥步是由哪些步型组成的,才能少走弯路,步人正道。  相似文献   

19.
林蔚 《武当》2010,(9):18-18
林朝珍不仅是少有的八卦拳大师,而且也精通太极。他是傅振嵩的谪传弟子。傅振嵩是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很有名气的武术家,他的八卦掌最有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拳术种类繁多、门派林立,以少林、武当为首,以内、外两家为鸿沟,南拳、北腿、蒙古摔、太极、形意、八卦掌……可谓不一而足、举不胜举。然而,种类与门派之划分,不能损拳术真谛之分毫。拳术之名称,人皆能得而呼之;拳理之错对,非智者不能分辨。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