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月19日,中央电视台召开电视纪录片《广东行》研讨会,邀请北京广播学院、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等单位的影视专家、教授,对《广东行》一片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座谈研讨。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广东行》摄制组负责人、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章壮沂介绍了该片摄制与播出情况。去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发表后,全国掀起改革开放新浪潮,同时出现各地纷纷派人赴广东观摩学习的热流。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中央电视台派出由14人组成的摄制组,于  相似文献   

2.
广东电视媒体由于电视剧制作资金状况和商业化程度都不及香港电视媒体,广东居民又可以随时观看到香港电视,因此香港电视对广东电视的收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近年,广东电视媒体从电视短剧着手,推出了切合广东观众口味的《外地媳妇本地郎》,受到观众的好评。本通过对《外地媳妇本地郎》热播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制作电视短剧中可资借鉴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电视纪录片有了长足的发展,它不仅表现在作品数量与制作机制上,而且也表现在记录方式与电视本体意识上。代表着电视纪录片审美意识现代潮流的是纪实主义,它体现于近年来的优秀纪录片作品中,比如:以“CCTV特别节目”形式出现的《望长城》、《广东行》等;四川电视节作品《沙与海》、《藏北人家》等;上海电视节作品《德兴坊》《十字街头》、《十五岁的中学生》等;以及《走向太阳》、《押运兵》等。  相似文献   

4.
元月19日,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为14集电视纪录片《广东行》召开研讨会。电视界专家学者王纪言、朱羽言、周传基,任远,朱汉生、叶凤英、任剑洲、高庭智,刘建中等20余人即席发言。  相似文献   

5.
媒体脸谱     
2010中国电视榜发布最近,《新周刊》2010中国电视榜发布,部分名单如下:年度电视频道:江苏卫视最佳财经节目:《财经郎眼》(广东卫视)  相似文献   

6.
《视听界》2013,(2):59-59
“中国电视新节目形态与科学评估论坛暨2012年度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发布会”2月26日在广东佛山举行。榜单由北京大学视听研究中心和南方电视学刊联合发布,《中国广播影视》、《综艺报》、《视听界》等为媒体支持单位。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报,顾名思义,当然与广播电砚有关。有了广播电视,才有广播电视报;有了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才有广播电视报的兴旺。《广东电砚周报》更是在80年代初,广东电视事业蓬勃发展之时,于1982年6月应运而生的。当时全省独此一家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独此一家电视报──《广东电视周报》。刚刚摆脱“文革”阴影的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了电视台的忠实观众和电视报的忠实读者,周报发行量节节上升,《广东电视报》发行量最高时曾达238万份。但世间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呈直线上升。有高潮就有低谷。后来的事态发展,现在想…  相似文献   

8.
由广东电视新闻工作者方亢、李子先、孙孔华、蔡贤盛和车永进等合写的《中国电视新闻学》一书,已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伴随着快速的经济发展而来的是就业难、上学难、就医难、三农和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这一现象掀起了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热潮。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的电视民生节目《南京零距离》名震全国。自此,电视民生节目如雨后春笋,在各大地方电视台涌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广东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等。纵观电视民生节目的发展现状,在民生热潮的背后藏匿着盲目跟风、报道不实、内容低俗和题材重复等问题,使受众产生了审美疲劳。本文旨在从民生需求出发,分析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并以《今日一线》为例,探索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0.
周长城 《视听界》2014,(6):93-95
电视问政节目是政府职能部门通过电视媒体就公共事务与民沟通、公众借此参政议政的传播活动。从2011年开始,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等多个省份相继推出电视问政节目,如南京电视台的《向人民汇报》、《民声》,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和洛阳广播电视台的《百姓问政》等。这类节目多由以前的政风、行风评议类节目发展而来,一般时长从四五分钟到1小时不等,内容集中于各类热门的民生公益问题,开创了政府执政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1.
《都市笑口组》是南方电视台2003年重点推出的原创节品,属于电视文艺类节日中具有广东特色的粤语电视喜剧小最贴近电视栏日剧。节日中抓取都市人日常生活中最关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电视期刊业的异军突起,已成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一道崭新的风景线,而组成这道风景线的最主要最亮丽的部分是产生于80年代中期的一批完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满足广大广播电视受众需求的大文化类期刊,如《大众电视》、《中外电视》、《电视月刊》、《音像世界》等,还有以预告电视节目为主的生活服务类期刊,如《上海电视》周刊、《广东电视》周刊等。这两类期刊从创刊之日起就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群雄争霸”的中国期刊市场上,不仅牢牢站稳了脚跟,而且成为一支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劲旅。相形之下,中国广播电…  相似文献   

13.
黄慧  田甜 《视听界》2012,(6):30-32
《垄上行》是由湖北省荆州电视台原创,湖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在全省着力推介、统一冠名、精心培育的一档对农服务电视品牌栏目。今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表彰2012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决定》,((垄上行》榜上有名。在“双限令”及去娱乐化背景下,地方电视媒体如何另辟蹊径,创新创优?《垄上行》为业界提供了生动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3月20日下午,广东卫视"炫风英雄会之广东卫视《炫风车手》钻石客户招商会"在广东电视中心副楼400平米演播厅召开,向现场百余位钻石级客户隆重推介《炫风车手》品牌价值。《炫风车手》是广东卫视与深圳帝尊集团合作的国内首档原创汽车类竞技真人秀节目,2015年6月份将在广东卫视周末黄金档播出。已经确定人气偶像林志颖、刘涛、羽泉组合、顶级赛车手周勇担任节目的车队队长,近9000万微博粉丝的名人互动宣传效应让《炫风  相似文献   

15.
全国37个城市试播手机电视成都市民率先尝鲜;广东10家网站获互联网出版资格;《齐鲁晚报》与《生活日报》推出“桌面报纸”  相似文献   

16.
“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8月18日,湖北电视垄上频道正式开播,近四千万农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专属频道。从荆州电视台《垄上行》节目品牌的全省推广,到垄上频道的开通,标志着湖北电视对农节目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结合黄石电视台《垄上行》节目运作实践,初步探讨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创优之路。  相似文献   

17.
徐文俊 《新闻前哨》2011,(11):59-60
"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8月18日,湖北电视垄上频道正式开播,我省近四千万农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专属频道。从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品牌的全省推广,到垄上频道的开通,标志着我省电视对农节目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结合黄石电视台《垄上行》栏目运作实践,初步探讨电视对农节目的创新创优之路。  相似文献   

18.
龚小平 《新闻窗》2007,(4):27-28
随着电视节目竞争日趋白热化,顶着各种各样的非议,电视方言节目方兴未艾,在各地发展得如火如荼。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广东的《外来媳妇本地郎》,东北的《东北一家亲》,湖南的《一家老小向前冲》,陕西的《都市碎戏》,重庆的《雾都夜话》,贵州的《天天摆故事》等等。方言节目从电视短剧、栏目剧发端,逐渐发展到方言译制外语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电视经济节目作为独立的节目门类出现之前,电视的主要节目样式和形式是新闻、文艺、体育以及教育、儿童节目。1984年冲央电视台开办第一个经济类栏目《经济生活》,这标志着经济节目从此登上中国的电视舞台。在此后的十几年发展历程中,申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生活》、《清风车影》、《对话》等等栏目成为电视经济节目的典范。与此同时,地方电视台,尤其是上海、广东等地的经济节目也办得很有特色。 今天,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工作者投身于电视经济节目的实践,对电视经济节目的追求和探索显得十分重要。 一、“有用”是电视经…  相似文献   

20.
“本报”是读者和新闻界对新问世的一些8开“报型刊”的新称呼。它以8开新闻纸外加彩色铜版纸封面装订成册,嫁接了报纸与杂志的双重优势而开拓市场。目前以《北京电视》周刊、《北京青年》、《卫视周刊》为代表的此类报型刊在北京市场上迅速崛起,吸引了读者的充分“注意”,并形成了自己的“目标读者群”。此外类似的还有《广东电视》周刊和《上海电视》周刊及辽宁的《电视朋友》。以北京为例,目前至少有200家以上的报纸在抢占北京的报业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本报”为何还能占有一席之地?最主要的就是它找准了市场定位,以特色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