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长的感觉     
我,一个天真开朗活泼的,又爱搞点恶作剧的女孩,常常说出或做出类似于“我终于发现糖是甜的”这样的幼稚话语或事情,让大人又好气又好笑。现在,都已十几岁了,却仍是满脸幼稚,还时常做着傻傻的梦,干着傻傻的事。而且,啥事都不用我操心。衣服脏了,由妈妈洗;口渴了,喊妈妈倒水;要吃饭了,妈妈自然会叫我去;该睡觉了,妈妈会准时提醒……除了我自己收拾书包以外,几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时候妈妈会叹口气说:“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小孩子,总是长不大.”我不服气地顶嘴:“人家本来就是小孩子嘛?”嘴上虽如是说,但心里也常常纳闷:我该长…  相似文献   

2.
父爱的味道     
小时候,我经常和爸爸顶嘴,还常常跟妈妈告状:爸爸一点也不爱我!妈妈总问我:爸爸怎么会不爱你呢?当我反问爸爸是怎样爱我的时,妈妈却总是微笑着回答:那就要靠你自己去发现了。  相似文献   

3.
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孩子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第一步,是寻求与父母沟通的另一种方式。我有一个14岁的儿子,今年上初二了。他与班里一个大款的儿子很要好,常常羡慕那个同学家很有钱,穿的是名牌,吃的是牛排,喝的是饮料,玩的是手机,他什么东西都敢买。一天,我妻子教育儿子说:“妈妈下岗,爸爸工资也不高,我们不能同有钱人家比。其实,有钱念不好书,将来一点用都没有。”儿子反驳说:“有钱有什么不好,你让我考大学、读博士,不也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多挣钱吗?”如今,这孩子比以前顶嘴多了,不仅常和他妈妈顶嘴,有时连我的管教意见也  相似文献   

4.
以前写作文,只知道“叙事”就是叙事,“写人”就是写人,好像非把它们分清不可。结果,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人物的性格,不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以为只要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就行了。前不久,我在家里跟妈妈顶了一次嘴,事后想一想,觉得挺有意思的,我就把它写了下来。谁知拿给贾俊兰老师一看,她却问我:“你为什么敢于和妈妈顶嘴?”我说:“因为妈妈一向都很宠爱我。”她又问:“那你又为什么觉得这次顶嘴的事值得一写呢?”我说:“通过这次顶嘴,再一次证明了妈妈的确很在乎我。”贾老师又说:“你再看看你这篇文章,过程倒是写得很清楚,可是你和妈妈之间的那种你所说的关系、感情,表现出来了吗?”通过贾老师的启发,我终于明白了:有些事情,它的意义并不在事情本身,而在于人物在这件事情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质、性格和相  相似文献   

5.
给妈妈的信     
妈妈,前几天因为转学的事,女儿跟您顶嘴了。请您理解我。毕竟,我已经在七小待了四年。我舍不得七小,舍不得同学,更舍不得我的老师。七小有我美好的记忆。原来,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在老师的教育与我的努力下,现在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母女情     
我这个人有个倔脾气,不管有理没理,总爱跟妈妈顶嘴;我的妈妈也有个坏脾气,不管是谁,只要把她惹恼了,那她就不客气了。我们母女的性格正好倔对倔。就因为这,我们之间常常产生一些摩擦,可是在风波过后,我们母女之间的感情又加深了许多。  相似文献   

7.
正我喜欢画画。小时候,爷爷常常用粉笔画画。有时画在地砖上,有时画在水泥墙上。爷爷画的马非常逼真,看着看着就像跑起来一样。这样常常看爷爷画画,渐渐地,我喜欢上了画画。每次我画画的时候,都感到特别高兴!有时候我照着书上的大公鸡画,有时候照着硬皮本封面上的图案画……每次画完,我就让妈妈看看,妈妈每次看完都夸我画得真像。  相似文献   

8.
凌哲浩: 妈妈似乎很少这么正式地称呼你的全名,而叫你的全名时,往往就是你犯了错误要挨批评的时候.今天妈妈不是要批评你,而是想与你来一场大人与大人的对话. 从小到大,你都是亲戚朋友眼中的乖娃娃,懂事、孝顺,中学都快毕业了,青春逆反期好像离你还有十万八千里,迟迟没有“萌芽”,连你自己都疑惑:“妈妈,为什么我还没有老师说的青春期闭锁心理呢?我还是很愿意和你们说话的呀!”你从不与奶奶顶嘴,时常提醒奶奶多休息,买菜注意安全,有时候我遇事急躁了,你还会劝我不要着急,慢慢做.当朋友偶尔向我抱怨现在的孩子多难管,多不听话时,我心中充满了感激:感谢你,我的儿子,妈妈这一生拥有你,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幸运!  相似文献   

9.
我的妈妈     
我妈妈今年36岁了,她中等身材,一头长长的卷发。她对我有时候很凶,有时候又很温柔。每当我做错事或调皮的时候,妈妈都会虎着脸,凶巴巴地教训我。比如今天中午,我吃饭的时候,翘着二郎腿,边吃鸭腿边玩。妈妈马上说:“给你5分钟时间,如果还没吃完,就连晚饭都不要吃了!”接着,妈妈很严肃地对我说:“吃要有吃相,坐要有坐相,这才是懂礼仪的好孩子。”我听了,连忙改正  相似文献   

10.
有时候我乖。有时候我坏。有时候妈妈高兴。有时候妈妈不高兴。我乖的时候妈妈高兴。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心理咨询时,一个孩子的妈妈对我说:“我的儿子欣欣,小时候很聪明,小学成绩好,也很听话。可是上中学后,就不行了,光喜欢听流行音乐,玩游戏机,学习成绩下降。我们大人说说他,他总要和你顶嘴,真让人生气!”  相似文献   

12.
正在班主任工作中,曾有家长向我诉说自己的苦闷:自己的孩子对家长的话充耳不闻,有的甚至和父母顶嘴……对自己的父母缺少尊敬、感恩之心。所以,在今年五月的母亲节前,我组织我班的孩子们召开了《感恩妈妈》的主题队会,表达对妈妈的爱与祝福,从感恩妈妈开始,学会感恩一切。  相似文献   

13.
《少年儿童研究》2010,(9):51-52
我的女儿今年三年级,有时候说话没大没小的。有一次她同学的妈妈问她:“明天是不是不上体育课啊?”结果她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你问我,我问谁啊?”场面很尴尬。我们平时也很注意她的礼貌教育,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14.
家有唠叨妈     
卓玛:我是个内向的女孩,可是不知为什么,到了家里动不动就和妈妈顶嘴,顶完嘴后。我经常又会后悔,但在当时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妈妈非常唠叨。  相似文献   

15.
早就听说七年级六班的一些学生在读小学时就“有棱有角”,常常气壮如牛地在课堂上跟各位老师顶嘴、捣乱,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还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16.
兔子姐姐:你好!我家不是很有钱,爸爸是在工厂里打工的,妈妈没有固定职业。为了帮补家用,加上家里住得离学校近,妈妈就做些小吃,在我们学校放学的时候出来摆摊。我知道妈妈很辛苦,但是我也有我自己的苦恼。因为妈妈在学校附近卖这些东西时,看到我她会跟我打招呼。有些同学看到了就会嘲笑我。有时候我会忍不住和妈妈吵架,会说出类似"我觉得你很丢脸"这种伤人的  相似文献   

17.
积木e家     
《母婴世界》2008,(11):112-113
自从迷上积木玩具,我每天都花很多很多时间去研究它们,有时候妈妈陪我玩,有时候爸爸陪我玩,有时候就我自个儿玩,这大大锻炼了我动手动脑的能力哦。虽然摆弄好之后不一定是什么很好看的玩意儿,但是我总会想象一下,给它们起个似模似样的名字,乐得爸爸妈妈常夸我,谁让这是我的创造发明呢,真是很有成就感呐!  相似文献   

18.
心灵体验     
父母的话 华爸爸在美国生活了很多年,他有两个十分可爱的孩子,他和孩子说话时脸上总是带微笑。他告诉我们:“一听‘顶嘴’这个词,我就在想,英文怎么翻译,英文里找不到这个词。对我们家庭来说,只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没有‘顶嘴’的说法。我觉得‘顶嘴’这个词反映了咱们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这个词表示着大人和小孩之间本身就有等级,无条件地肯定了大人就是对的,小孩就是错的。” 鲁妈妈是一位老师,她说:“我家中学习气氛很浓,可儿子却热衷电子游戏。为此我和儿子常常发生矛盾。但后来,我认识到我不可能代替他成长,不可能让孩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茶·咖啡     
妈妈也许不知道,有时候似乎很顽皮的我其实体会到的东西很深沉.回头望望成长的路,我发现自己从爱喝茶过渡到爱喝咖啡了.  相似文献   

20.
有时候,我真的很困惑,我和妈妈怎么就成了母女了呢?不是说母女的心灵是相通的吗,我和妈妈怎么半点也不通?从长相上看,我和妈妈就像是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可若从内心出发,我们俩绝对是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