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县市报"转企改制"的推进、实施,"省管县"体制的试点、扩面,目前,这两者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将叠加到县市报的身上。"转企改制"必将给县市报带来更加充分的市场竞争,"省管县"的体制必将给县市报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我们必须要紧紧  相似文献   

2.
转企?还是改制?高校学报改革之路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期刊转企改制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这就给学术期刊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阵营中的主力军,由于其特殊性,转企改制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因此,我们认为,这次学报改革的重点不在"转企",而在"改制"。  相似文献   

3.
伴随改革开放进程,县市报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起来,很快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报业新军。但毋庸讳言,县市报由于覆盖面小,办报力量薄弱等原因,近年来在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处境更加艰难。 县市报应如何面向市场?县市报发展路子究竟该怎样走?笔者在县市报社岗位上工作了10多年,对这些问题有过较多的思考。在此,结合我们仙桃日报社的实践,谈一些看法和体会,与同行们共同交流、探讨。 市场体制给予县市报的机遇多于挑战。更新观念,转变办报模式,出路就在脚下 市场经济体制对县市报的影响是空前的,它既给县市报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目前各地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工作。改革,意味着体制的整合重组、业态转型,意味着“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作为“事转企”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面临着由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向以全方位的档案信息管理、档案信息开发和档案信息服务三位一体为特征的新体制的历史性转轨。  相似文献   

5.
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是文化体制改革之先行先试.改革必然产生体制阵痛,也产生了思想碰撞.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闻媒体,转企改制为“有限公司”,会不会造成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呢?本文以三家广播影视报刊为样本,阐述了改制后的属性定位,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空间,探讨了改制后必须坚持新闻媒体属性,按照宣传纪律、新闻规律办报办刊,按照法人治理结构、受众需求、市场规则谋求发展,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6.
转企改制,对单个出版社来说,可能意味着改组、“改嫁”、改名甚至消亡;但对我国整个专业出版界来说,可能意味着甩掉束缚后的腾飞、脱胎换骨式的新生。因此,转企改制可谓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专业出版面貌的天赐良机。转企改制前,近200家中央级专业出版社分属各个部委。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部委主管主办的体制下,几乎没有什么机构能通过兼并重组或其他方式把这些出版社集中起来,以提高产业集中度。转企改制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让我们有机会借鉴国际成功经验,遵循专业出版的内在规律,对各种专业出版力量和资源进行大规模整合。  相似文献   

7.
支英珉 《青年记者》2009,(22):18-19
转企改制,对报业经营者来说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多年来,国内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报业经营水平的提升和经营规模的扩展,但同样伴随着报业的壮大和发展,报业经营者的感受也越来越深刻:在面对做大做强报业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时,不得不面临越来越多报业经营创新拓展的“瓶颈”。如何突破“瓶颈”制约?转企改制恰恰给众多报业经营者提供了创新实践的空间和机遇。  相似文献   

8.
转企改制后的出版市场给大学出版社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竞争激烈的出版市场中,大学出版社只有确立推动出版发展的“竞合”新理念,培养竞争中合作的编辑团队精神,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营造团结合作的和谐编辑氛围,建设竞合型的编辑团队,才能抓住机遇,走出一条新的具有核心竞合力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新闻网站的转企改制自2009年10月在长沙启动以后,中安在线即于2010年完成了转企改制,并注销了事业单位中国安徽在线网站。通过中安在线转企改制三年多的实践运行,孙邦坤发现,“转企改制只是解决了‘像那么回事’的问题,但与‘是那么回事’还有一段距离。”他认为很多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只是应付形势,而根本内核——人的思想没有转。中安在线在很大程度上就陷入这个怪圈,虽然网站转企改制了,但仍不能脱离安徽日报报业集团这个过去所处的也是当初赖以生存的大体制,很多程序和办法仍无法用当年农村改革的决心和创举来破冰,所以在这次转企改制中只有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属于事业编制的人先放在一边;没有事业编制的一律采取企业劳动用工合同制。  相似文献   

10.
以科学普及出版社为例,探讨了转企改制新形势下出版社党委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促进出版社的全面建设和发展.结合转企改制和“十二五”规划制订、实施,从坚定不移议大事、把方向,坚定不移育新风、树正气,坚定不移抓机遇、求发展3个方面,重点介绍了科普出版社党委开展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1引言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期刊社在转企改制后成为企业,拥有自主经营权,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可以说科技期刊社面临的不仅是重要机遇,还有更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以经营性出版单位全面完成转企改制为标志,中国出版的前改革时代告一段落.这十几年来,中国出版业完成了体制改革的线性推进,快速发展为出版大国.在出版产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关键时期,“后改制”时代随之来临.  相似文献   

13.
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定,到2011年全国9000多种非时政类期刊必须全部完成转企改制,这使得期刊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挑战。就我省的期刊状况而言,期刊运行体制、经营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名刊大刊少,叫得响的期刊品牌更少,且大部分期刊经营能力匮乏、实力较弱,发展现状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能很好地满  相似文献   

14.
陈福林 《传媒》2012,(5):43-44
目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第一批地方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报社中,广播电视报由于创建初期的依赖性和不自觉性,其遗留问题颇多且深层次矛盾突出,给转企改制后的报纸市场化运营和发展带来一定难度。笔者供职的甘肃广电报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事业单位甘肃广播电视报社转制而来,  相似文献   

15.
柳斌杰:推进184家部委出版社转企改制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做客“新华网”时谈到:新闻出版改革围绕塑造市场主体、公益性单位改革、市场资源整合以及投融资体制等四个方面进行,并取得了成效。实践证明,凡是转企改制的出版单位,其资产规模、经营收入、职工年薪、利润指标都在成倍增长,新闻出版生产力完全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6.
出版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市场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任务的贯彻实施为出版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过转企改制后的我国出版企业全部市场化经营方式的转变使其市场营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日益激烈的出版市场竞争环境,要求出版企业必须抓住机遇,转变观念,遵循市场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在建立科学的市场营销体制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积极应对市场的竞争与挑战,实现出版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本期开始,本刊新开“县市报透视”栏目,专刊县市报发展战略、报道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文章,重操作性、实用性,给中国最基层的新闻工作者以思考和启发,促进县市报群落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后, 被保留下来的县市报,生存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既有机遇, 又有挑战,更有困惑和压力。目前,县市报正处于转型期,创新对于县市报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县市报的立足之地, 就没有县市报报业的发展。两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创新是县市报报业的发展之魂。  相似文献   

19.
大学出版社的转企改制不是像以前“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改革那样仅限于机制,而是以企业制度为基础的体制改革。转企改制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转企改制为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可选择的两种基本模式。由于大学出版社的行业特殊  相似文献   

20.
县市报作为最基层的报纸,在全媒体及当下"转企改制"的关口,要使其保持良性可持续发展态势,立足县域,精耕细作,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近年来,《海门日报》在这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互促",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报刊广告经营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