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众多煤矿的深埋巷道支护中,锚杆破断甚至支护体系失效等问题日渐突出.以淮北临涣矿为工程背景,综合考虑影响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的各种因素,建立了临涣煤矿的深部巷道计算模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软岩影响下的巷道变形特点.分析了锚杆支护下的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并结合巷道应力破坏特点,对临涣煤矿锚杆支护进行了支护优化设计.对各种锚杆支护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得出锚杆支护效果不仅与围岩条件及巷道自身特点有关,而且与锚杆自身设计参数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三软煤巷是围岩剧烈变形的难维护的回采巷道。通过锚杆对软岩巷道围岩的支护分析,提出加固帮角拉制围岩稳定、高阻让压支护限制围岩变形和强化顶板保证安全的主动支护的思想,研究了合理的锚杆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曹庄煤矿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困难的问题,进行了井下原岩应力实测,采用基于实测地应力的锚杆支护优化设计方法,优化了巷道支护设计参数。工程实践表明,该支护技术有效控制了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控制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有效方法,对类似条件下巷道支护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锚杆支护在软岩巷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公司现施工巷道的地质情况,根据锚杆作用的机理,选择合理的支护参数,采用光面爆破和锚杆支护技术在软岩中施工,控制了围岩的变形和破坏,提高了围岩的强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锚注加固技术在修复软岩巷道中的应用可以解决软岩巷道围岩的强度低问题,软岩巷道围岩结构松软问题,软岩巷道围岩吸水膨胀问题,是一种新型的巷道支护技术.利用锚杆兼做注浆管,可实现锚注一体化,采用了先让后抗的原则,利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的矿压规律,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了锚注支护.下面我们就对锚注加固技术在修复软岩巷道中的应用以600m轨道大巷为例进行分析和阐述,证明其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百善煤矿649上提工作面机巷围岩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的分析测试,表明其具有“软、弱、薄、胀”四大风化软岩特点;根据组合梁拱和松动圈理论,进行了锚梁喷支护参数设计,并进行了工程实施;矿压监测结果表明,采用锚梁喷支护,既保证了巷道的稳定,又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为该矿全面推广煤巷锚杆支护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软岩巷道维护,一直是困扰矿区煤矿生产建设的难题,在软岩内布置巷道,围岩压力大,稳定性差,巷道掘进和支护十分困难,巷道屡遭破坏,需经常修复,严重影响了矿井的安全和生产建设;根据软岩巷道变形力学机制及围岩变形压力显现特点,探索采用围岩加固与巷道支护并举的方法,取得较理想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锚杆在服役过程中承载力可能下降的问题,对红层地区某基坑工程开展多批次锚杆拉拔试验,得到了红层软岩锚杆的荷载-位移曲线(P-S曲线),揭示了红层软岩基坑锚杆抗拔承载力随时间衰减的特征。首先基于锚固体-岩土界面的三折线本构模型,推导出锚杆端部(锚头)的荷载-位移关系式;然后基于现场试验数据,采用鲸鱼优化算法进行计算参数反演,得到关系式的计算参数值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红层软岩基坑锚杆抗拔承载力随时间衰减,且承载力衰减幅度随着时间的增长并不收敛,荷载-位移关系式的计算参数也随时间变化:服役3年后,锚固界面极限强度降低了46.8%,侧摩阻力传递系数降低了60.6%,极限荷载下锚固体的脱黏段长度降低了16.7%,而极限剪切位移增加了36.9%;与服役近1年相比,锚杆抗拔承载力与计算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没有稳定趋势,因此对基坑支护结构延长使用年限应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9.
基于甘庄煤矿近距离煤层巷道锚杆描索联合支护参数设计,从近距离煤层巷道闱岩实际及本矿巷道乏护现状出发,采用MIDAS/GTS数值模拟,分析了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位移、应力分布及破坏范围;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巷道旧岩变形与破坏的影响,设计得出合理的是护参数,进而提高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参数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及实用可靠性,进一步发挥锚杆支护技术的潜力,为近距离煤层巷道支护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阐述了锚杆支护的特点、锚杆支护原理、锚杆常用的种类及锚固方式、锚杆支护三径匹配、锚杆支护施工工艺、锚杆支护工作的注意事项及其质量要求,并介绍了施工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