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电视戏曲栏目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戏曲栏目是戏曲电视传播的重要形式.在当今纷繁多彩的电视荧屏上,存在着类型多样的戏曲栏目,它们对于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国电视戏曲栏目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全国地级以上电视台开办的戏曲栏目进行调研,对电视戏曲栏目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促进电视戏曲栏目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电视戏曲的历史和形态进行梳理,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对其类型进行划分之后,重点分析了“电视戏曲栏目”这一新的节目形式的特点,以及当前电视戏曲栏目所面对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低谷中徘徊已久的戏曲文化渐呈回暖之势,于是地市级电视台创办的戏曲栏目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并在此类栏目的运作上作了各种有益的尝试,以期打开戏曲文化市场,扩大收视群体。这些戏曲自办栏目虽然呈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面对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电视戏曲的传播,解决的不仅仅是电视如何传播戏曲的问题,更包括电视戏曲自身如何传播的问题。本文从当前电视戏曲的传播现状出发,提出了电视戏曲区域化传播的策略,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论证,同时对电视戏曲栏目区域化传播的实现进行了策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5.
作为传统的艺术形式,戏曲曾经走过辉煌的历程。在电视蓬勃发展的今天,戏曲与电视的合作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广泛存在于民间的地方戏曲,要想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借助地方电视台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作为地方电视台,在开设戏曲栏目上同样面临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地方电视台只有发挥好地方台的贴近性,在形式和内容上下功夫,才能在众多栏目中生存,也从而在保护、传承和发展地方戏曲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的品牌栏目。在戏曲行业饱受现代传媒和其他娱乐方式冲击的今天,一档以传统戏曲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栏目风风雨雨经历了十年,由稚嫩逐渐成熟继而走向辉煌。《梨园春》成功的重要原因一是将传统戏曲和现代传媒——电视联姻,使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喜爱的戏曲节目。二是定位准确。栏目制作者深知河南是戏曲大省,戏曲底蕴深厚,是开办戏曲栏目的牢固基础。三是走平民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于1994年10月创办的一档全国性的戏曲电视综艺节目,以宣扬戏曲文化为目的,深深地植根于中原这片有着浓厚戏曲文化的土地上。《梨园春》栏目创办已近20年,深受广大戏迷观众的喜爱。然而在新媒体背景下,《梨园春》栏目已呈现出疲惫无力之势。一方面,其忠实的受众群体面临老化状况,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运营。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下,各类电视综艺节目借新媒体之东风,吸引眼球,迅速提升收视率,对《梨园春》的年轻观众进行分流。本文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探析新媒体背景下《梨园春》生存发展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梨园春》的品牌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愈红 《视听界》2008,(1):35-37
经过13年的精心培育,《梨园春》已成为河南电视乃至全国电视的一个品牌栏目,《梨园春》发展史或者说是成长经验成为业内同行关注的问题。一个电视戏曲栏目如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它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策略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电视戏曲栏目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它不仅体现出先进的现代传媒电视技术手段,而且展示出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华戏曲艺术魅力。两者的结合,使之能够在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上不断创新,稳步发展;并且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展示中华艺术风采、活跃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6年3月底,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推出了“擂响中国”系列活动之“专业演员擂台展演”,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好评,更引起了众多戏曲从业人员的关注。《梨园春》的“立足自身、发展戏曲”的核心理念激发了这个栏目的创办。作为该活动的主要执行导演,在策划、  相似文献   

11.
《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的品牌戏曲栏目,二十年多来,栏目将自己的戏曲内容紧扣时代脉搏和广大观众们的收视需求,成功实现了将本土戏曲文化和传统戏曲文化艺术资源的整合。本文主要从《梨园春》品牌标志的设计、本土化品牌的打造、品牌的拓展及栏目品牌形象的提升几个方面入手,重点分析《梨园春》栏目是如何逐步实施其品牌建构的。  相似文献   

12.
安徽电视台的电视戏曲栏目《相约花戏楼》已整整走过了五年历程,成为全国电视戏曲知名栏目之一,连续荣获五届“中国电视星光奖”,多次获得“金鹰奖优秀栏目奖”和电视戏曲“兰花奖”。被安徽省委宣传部评为“安徽省名牌电视栏目”,荣获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创新/创意/制片人2004”电视百佳栏目。  相似文献   

13.
《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至今唯一一档戏曲类电视栏目,栏目将自己的戏曲内容紧扣时代脉搏和广大观众的收视需求,其精准的定位及高质量的节目内容也使栏目有着众多忠实的观众群,成功实现了将本土戏曲文化和传统戏曲文化艺术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黄艺 《青年记者》2008,(12):106
在中国电视的起步阶段,戏曲曾一度占据荧屏的半壁江山,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戏曲艺术如今已快被挤出主流艺术市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戏曲文化的精髓?作为肩扛地方戏曲传播普及重任的地方电视台和戏曲工作者,就要学习地域文化,深入了解当地戏曲的特点.多制作一些喜闻乐见的,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戏.通过各种活泼清新的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5.
在广播文艺繁荣发展的今天,各类广播文艺节目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省级以上广播电台共有广播文艺栏目上千个,而其中,广播戏曲栏目凭借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占据了一定的比例。面对机遇和竞争,戏曲栏目尤其是地方台的戏曲栏目,如何才能体现出自己的生命力,不被淹没在众多的各类栏目中呢?笔者  相似文献   

16.
提到地方电视戏曲节目,人们自然会提到《梨园春》。《梨园春》一步步走来,发展成为目前被全国电视观众及广大戏迷认可的全国屈指可数的地方戏曲品牌栏目《梨园春》如何根据时代变化进行品牌调整战略?如何让自己  相似文献   

17.
毕琴 《新闻世界》2011,(9):75-76
在广播电视快速发展、日益普及,节目形式不断创新、日趋多样化的今天,电视媒体间的竞争已演变为节目质量、收视率的竞争,谁拥有了庞大的观众群体,谁就拥有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要创造好的观众收视率,就需要电视栏目围绕不同的受众群体和需求层次进行精确定位,创造品牌栏目、名牌栏目来塑造良好的电视形象。因此,作为地域性强的电视戏曲栏目,在地方电视台可谓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容易成为当地的品牌栏目、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18.
王洁 《青年记者》2013,(20):128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变化,戏曲艺术遭遇困境,有的甚至濒临失传。探寻传统戏曲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保护与发展之道,在保留原有艺术特质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当务之急。电视戏曲节目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化电视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它运用电视技术的手段,突破了戏曲舞台艺术的  相似文献   

19.
当今以电视文化和电视传播为主导的背景下,传统的戏曲文化作为剧院艺术受到了快餐文化的严重冲击,那么戏曲文化该如何应对快餐文化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电视手段发扬本体?本文认为,积极融入文化传播大潮,建构具有电视特色的戏曲文化形态,实现有机的整合与创新,这是文化传播中戏曲文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6):I0003-I0003,I0002
河南电视台品牌栏目《梨园春》,一个以电视为载体的当代戏曲传播平台,一个用12年辛勤耕耘锻造的优秀文艺栏目。380期节目的成功直播,1000名平民戏迷擂主明明的璀璨诞生,10万群众的直接参与,3亿观众的收视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