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我来讲道家文化的兴起。首先我们要知道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如果不了解他,无从谈这个话题。在1910年的时候,有一位德国学者写了一本书叫《老子》,他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这样说:“也许在老子的时代并没有人能够理解老子,而在我今天写书的时代也还没有真正认识老子,老子属于未来,将来会有人理解他的思想。”今天离他这本书已经将近一百年了,现在能不能说我们已经懂得老子、理解老子?我觉得我们正在向这个目标努力,当代道家文化的兴起,就是试图从新的时代去认识和理解老子。  相似文献   

2.
高正 《声屏世界》2003,(8):48-48
电视文艺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深融入伟大的民族文化之中。人类数千年的发展史表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举世罕见。电视文艺创作必须弘扬民族文化,光大民族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九江地处长江流域,鄱阳湖畔,这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用心思索、挖掘开拓,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艺创作源泉。如九江电视台摄制的文艺专题片《千年书院白鹿洞》,承载了中国文化教育上千年厚重的历史。在创作中,我们怀着对历史、对时代的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精心摄制这部集文化性、艺术性为一体的文艺…  相似文献   

3.
两年前客寓北京,两位来自遥远北国的年轻人敲开了我的房门。他们作了自我介绍,其中一位叫王俊,他说他正在编一本书,是献给他母亲的,希望我能在书前写几句话,代他表述对母亲的这番心意。这事我听起来有点奇怪,忙问编的是什么书,他说是当代文化人的一些手迹。我问,这是他母亲所爱好的吗?他说他母亲没上过一天学,却一直支持他做这件事。我问他自己的文化程度,他说很低,只有中学。这几句问答把我深深感动了。记得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我小时候家乡已经很少有人识字,但不管是老大娘还是小伙子,只要是见到路上有字迹的纸张,都绝不踩踏,总是恭恭敬敬拣起来送到庙里焚烧,焚烧炉上写了四个字:“敬惜字纸”。我在王俊母子身上看到了这种行为的延续。他让我写几句话,是因为看  相似文献   

4.
正如劳伦斯自己在本书的序言中声称的那样,他是“这个胎儿的接生婆”,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他自认为是美国文学或美国文化的“接生婆”,通过这本书让美国以外的人认识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  相似文献   

5.
《全国新书目》2023,(7):24-25
<正>本书讲述了作者结缘敦煌、保护敦煌的传奇经历,是他一生奋斗的记录,也是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的见证。“敦煌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舍命也得保护它,不管有多少困难都必须克服。”对敦煌艺术的使命感使作者度过了所有的艰难困苦,终其一生,坚守初心。本书可作为敦煌文化的普及读物和面对困难人生不妥协的励志范本。  相似文献   

6.
坚守文化使命,源自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关于范用 2013年9月14日是范用先生去世一周年。范先生在世时最爱的是书。人称他为"书痴",他很高兴。他曾说:"我是为了读书才选择了出版这一行的。"他又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把人家的稿子编成一本很漂亮的书。"关于范先生编辑出版《傅雷家书》《随想录》以及《读书》和《新华文摘》的故事,早已为大家耳熟能详。这里再讲讲其他两本书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文化研究学习者,我拿到《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这本书的第一秒就开始诧异,这样一本从名字、CIP数据到内容梗概、推荐词处处宣示着其社会学、教育学学科范围的书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阅读之后,方知先前的宣传诚不欺我。这本研究社会再生产、青年教育的著作,  相似文献   

8.
“有限”与“无限”的启示遇衍滨有一次,儿子问我:“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的?”我说:“当然是无限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常识。”他说:“那有本书上怎么说宇宙是有限的呢?这跟学校学的哲学书上说的也不一样。”我让他把那本书找来。原来那是一本讲天文学特别是现代...  相似文献   

9.
正多年前,在家里接到一个长途电话,打来电话的那位没寒暄几句,就问我是否看过《夹边沟记事》这本书。我说还没有。他告诉我,这本书很值得读;接着说起书里一个"上海女人"远赴夹边沟寻找饿死的丈夫的故事,我听得出他讲这故事时有点动情。最后他问我,要不要帮你搞一本书来,我说,不用,我会有办法的。打电话来的人名叫解思忠,时任"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是国家副  相似文献   

10.
吴英姿 《报刊之友》2012,(2):145-145,154
全球化大背景下,本土媒体需要面对一个现实:高科技通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媒体的竞争导致了新闻同质化趋势,同时,这种同质化,也可以认为是中国的媒体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这让本土媒体必须有向本土化方向发展并存的思考,文化需要包装,这更需要的是媒体担起引导的责任,而本地媒体,更应作为本土文化再生产的包装者、倡导者和领跑者。  相似文献   

11.
厉勇 《档案天地》2013,(10):1-1
作家六六的作品现实而具有批判精神,一向都很对我的口味。一部《蜗居》让我们对大都市里的房奴生活感同身受,2012年的《心术》,则让我对从小就惧怕的医生和护士有了全新的认识。仅仅就这两部剧,让我对六六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愿意为六六喝彩。用《心术》里男主人公霍思邈的话来说,即是:此处有掌声。霍思邈一般是在别人说了境界很高或很有道理的话之后,带着油腔滑调的口吻戏谑一句:"此处有掌声。"其实,他是个明白人,能够理解那些很有境界或很有道理的话语,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文化传媒工作者,常常担忧:在与外来文化夺争市场的过程中,我们的文化传媒如何来吸引更多的眼球?拿最通俗的话来讲,如何让作品好看?如何在文化市场上站住脚?这恐怕是我们所有文化传媒部门共同面对的最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许嘉璐 《出版史料》2008,(1):63-64,I0001,I0002,65
转眼间,至善老离我们而去已经将近两年了。把他生前好友所写的纪念他的文字结集出版,将让更多的人再次回想起,进而让读了这本书的人知道并永远记住这位在编辑岗位上淡泊名利、默默耕耘了一生的老人,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在今日之中国,人们正在渴望着中华传统美德回到生活中来,尤为必要。出版社和家属要我为本书写一篇序,我自认为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14.
一、发现绘画巨匠毕加索有一句经典的话:"我不创作,我发现!"发现,即经过研究、探索等,观察到或找到没有被觉察、认识到的事物或规律。即在客观存在中寻求发现出物质存在而又暂不为人们所认识的东西。摄影作为文化艺术的存在之一,与其他艺术存在有着  相似文献   

15.
古戏台对嵊州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文化“符号”,说它特别,是因为从这个“符号”中可以解读出嵊州地域文化的许多内涵,而嵊州文化又是中华文化在这个特定区域内的一个显示点。因此,我们对这样一个题材有着一种由来已久的使命感,也想通过《越乡古戏台》这个节目让大家认识嵊州戏台所蕴涵的地方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6.
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在做每一本书时,首先想到的是这本书我会不会拿给我的孩子去看?他看了对他的成长是不是有帮助?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算了吧!  相似文献   

17.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尼尔·波斯曼著,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尼尔·波斯曼作为北美传播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以及《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是媒介环境学的重要著作。这三本书都一以贯之地呈现出波斯曼对技术的谨慎、担忧和批判的态度。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中,他对技术垄断所形成的社会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透彻分析。  相似文献   

18.
第三次为路德坤书写序,在他,在我,都是件令人高兴的事。记得2008年5月给他的《山西吃煤之后》写序,那是我为他的第二本书作序,这本42万字的文化大作出版后,果如所料,产生了十分热烈的反响,不仅在文化界、出版界成  相似文献   

19.
“新闻是用脚写的。”这是在全世界新闻同行中广泛流传的一句至理名言。有一个记者,用他采写的震动了全世界的一本书,为这句至理名言做了最好的诠释。这个记者就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这本书就是《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  相似文献   

20.
正还没老就开始回忆了。都梁那年出版了他的第四本书,也正拍摄他的第三部戏。第四本书有两个版本:小说版叫《荣宝斋》,文学剧本版叫《百年往事》。因为气脉流畅,都梁的"文学剧本"可以当小说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做《百年往事》时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