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基本部分分析 1.原地跳背练习。通过跳背练习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初步体验过“山羊”的感觉,练习方法为两人一组互相跳;一步踏跳,踏跳练习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几次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双脚踏跳技术,为学生尝试越过器械打下基础;本节课落实重难点的过程中进行了两次动态分层:一次在一步踏跳过山羊后根据组长评价情况实施组内分组,全过的同学可以尝试三步助跑;另一次实施组间分层练习,在拓展练习中学生根据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和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助跑远度和调整跳板的远度,小组长对本组组员完成动作的情况进行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练习指导法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萍  荆光辉 《体育世界》2011,(12):91-93
循环练习法是练习指导法中的一种,这是由英国里兹大学教师摩根和阿丹森在五十年代初期就已经提出来的。这种方法就是使学生能够在高度兴趣的状态下,对身体进行全面的训练,将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通过一种练习方法提高起来,同时它也是一种体力训练方法。它就是编制好几种项目在一起,进行循环练习的一种组织教学形式。本文就通过练习指导法中的其中一种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一、做标记在练习时,教师不要立即丈量学生的练习成绩,让学生只知道一个大概的成绩。学生投完第一投后,在落点处找一个容易看得清的标志物作为标记,学生第二投成绩如果超过第一投的成绩,标志物前移,如果成绩不如第一投远,标志物不动。当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知道自己的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练习时,宜分组进行,统一起投线,每组的人数一般为8~10人;一组练习时,另一组看落点和移动标志物,每组投8~10次后互相交换进行练习。  相似文献   

4.
练习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手段,学生通过练习获得知识、掌握技术、提高技能。因此,教师应组织并指导好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练习方法,提高独立练习的能力。练习指导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5.
技术训练在少年篮球队中受到重视。但是许多教练员指出,甚至经常进行有目的的练习也不能取得希望的结果。高水平球队的指导很少对少体校学生的技术风格表示满意。在花费的劳动和成果之间明显地存在差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很明显,原因很多,其中许多大家都知道,例如过时的教学法,令人乏味的练习安排。但是从中找出一个表面  相似文献   

6.
一、呼啦圈练习1.钻圈桶方法:学生若干位成纵队站立,每人手持一个呼啦圈立在体前扶住,前后对正相距50cm成桶状,另外一组学生可利用篮球、足球、排球从圈桶的两头做投射滚球钻圈练习或身体成蹲姿慢行钻圈桶练习(如图1、2、3)。2.步步高、步步远跳圈练习(1)步步高跳圈练习:一组学  相似文献   

7.
在韩国,能提供魔术综艺专业大专学历的教育机构不多,而东釜山大学是其中的一个,而且是第一个。在安田悠二先生的不懈努力,以及Ryu Kyeong女士的帮助和指导下,2008年3月,这个专业终于迎来了第一班学生。学生们通过每星期16至20小时的课堂学习,每天5或6小时的练习(通常学生都会花上更多的时间练习直至动作完美),在魔术艺术、舞台演艺和戏剧技巧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莫让口头评价流于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口头评价是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方式,是教师根据课堂中学生练习情况,对学生的练习方法、练习效果及行为表现等,所进行的简要的即时即地即兴的口头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反馈,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点评下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使自己明确努力方向,增加练习信心;对教师来说,  相似文献   

9.
<正>案例:案例1。分析练习环节:4名学生1组同时进行起跑练习(约20米),后返回队尾。在10多分钟内,1组学生练习1次大约需要35秒(实际练习时间大约10秒,回程时间却需要20多秒),一组练习时紧接着下一组练习,所有学生练习完大约需要2∶30的时间。对一名学生而言,在这13分钟内,一般能够练习5~6次,以6次为例,练习密度=练习时间(6×10s=60s)/总时间(13×60s=780s)×100%=7.69%,这样的练习密度是偏低  相似文献   

10.
跳远是一个速度性项目,快速助跑、起跳是跳远的一个主要技术要求。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快速起跳能力,是跳远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目前在中学的跳远技术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让学生在较短距离内进行反复练习以掌握半程助跑起跳的技术动作,直到任务基本完成,再逐渐加长助跑距离来练习的练习方法。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练习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可明显减少练习的时间,并有利于发展快速起跳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队列队形练习是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基础练习之一。口令则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练习的基本手段,是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命令的方式指导学生集体活动与练习的语音形式。口令运用得如何,不仅影响学生练习动作的质量,而且也影响到学生的精神和教学的正常秩序。因此,准确规范地使用口令,不仅有助于队列队形练习的顺利进行,而且对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探讨队列队形练习口令指挥能力练习方法,是提高体育教师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体操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完成的一个传授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复杂的完整过程。为了较快并顺利地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必要措施和教学手段,而学生也只有努力、刻苦地练习才能掌握必要的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证明所有的措施和手段,示范是其中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而且居于最重要地位。因为体操动作多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少见的异常姿态,只有通过教师正确而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一个清晰的直观印象,使学生在大脑中产生对该动作的感性认识。随之进行模仿练习,配合教师的讲解、指导以及学生反复练习,才能顺利地掌握该动作的技术。示范的方式方法较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即完整示范、分解示范、重点示范、模具示范、图解示范、模仿错误动作示范等。  相似文献   

13.
1.持竿齐跑练习方法:四人一小组,共同手持竹竿(可横向双手持竿,也可前后单手一侧或两侧持竿)共同跑步前进。(如图1)组织建议: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其中每四人为一合作小组,可以采用接力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也可在队列练习中让学生每四个人一组持竿共同体会"跑步——走"的节奏、步幅、步频,以提高队伍步调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教材中有一个游戏叫“美化校园”,其目的是发展学生奔跑能力和动作协调性;培养热爱劳动、热爱校园的感情;进行美育教育。游戏时,由于教师要求设计方案由学生自己确定,因此学生练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可在一次游戏结束讲评时,我发现第一个完成练习的一组男学生组成的图案有些特殊,就让他们向大解释一下,开始时他们犹犹豫豫,后来在我的督促下才吞吞吐吐地说出其中的含义,原来他们拼成的图案是一支点燃的香烟,当时我感到非常吃惊,觉得其中定有缘故,讲评时我比较含蓄地说:“首先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表示祝贺,但他们所设计的图案…  相似文献   

15.
<正>一、多措并举,提高实效1.疏通思想。练习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体能练习的作用和意义,提高重视程度,教育学生要积极主动练习,练习时相互监督、鼓励和督促。对高年段学生要加强思想的引导,明确告知学生体能练习时不要懒惰,要不怕累、不怕苦,不断激励学生,点燃学生练习的热情。如,长距离跑前,教师除了说明极点时的身体感受及指导学生如何克服极点外,  相似文献   

16.
练习一:单足跳方格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三级跳远中第一跳单足跳技术,提高单脚跳能力。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做连续单足跳方格,如图1。量。方法:学生分组在教师指导下连续做单足跳接跨步跳方格练习,重点体会第一、二跳结合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以引体向上技术动作为核心,分析引体向上动作过程和肌肉用力顺序,结合学生完不成动作的现象,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肌肉力量练习、单杠兴趣练习、同伴助力和负重练习,从而稳步提高学生引体向上的练习次数。一、引体向上的动作肌肉用力顺序首先分析引体向上的动作过程。学生双脚跳起后,双手空中正手抓杠大拇指扣  相似文献   

18.
<正>一、器材摆放要有适当间距案例呈现:在《技巧:多种形式的直体滚动练习方法》课中,教师安排了四大组、八小组以分组轮换的形式在四个区域内进行多种形式的直体滚动的游戏练习,其中在"V"字形的直体滚动练习中,部分学生在滚动过程中会出现:为了避免同伴间头与头等身体部位的碰撞,停下来等前面学生过去后才继续练习。上课教师由于在各个区域巡  相似文献   

19.
拔河绳顾名思义是用来进行拔河比赛的,除此之外在教学中很难用到,因此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它就躺在器材室内。那么如何提高它的使用效率呢?我们设计了两种利用拔河绳进行拓展训练的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一、方法把一个班分成人数均的四组(注我校是男女分班教学)。以一组为例,14人为一组(具体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其中12人等并从两边拉住拔河绳的两端,使拔绳绷直在腰部或以上高度。一人作裁判,看其它小组练习时是否按规进行。一人练习时,练习者用手脚用的形式,即双手抓住,双脚盘住河绳,从一端沿绳攀爬至另一端,达后用手触拉绳的第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20.
<正> 根据目前农村的办学条件,大多数中、小学校运动场地都比较狭小,器材又短缺,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在教学中往往出现少数人练习、大多数人等候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身体锻炼及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采用多组轮换教学法,可以缓解这一矛盾。多组轮换教学法,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组学生分别学习不同的教材或进行不同内容的练习,按预定的时间、一定的顺序进行轮换,从而增加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采用这种教学法,教师不易全面指导学生,也不易使各组的运动负荷都符合逐步上升的原则。因此在运用多组轮换教学时应做到“四结合”和“四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