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政府公共管理更加强调全民参与,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大众传媒具有开放性、广泛性和时效性等特征,它的出现为我国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多便利,对于促进公共管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先简要概述了公共管理和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的主要特性,最后就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的具体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媒对于公共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大众传媒利用自身特点和功能,将公共管理的特征以及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确立。整体而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公共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公共管理模式开辟了崭新的公共空间,,促进我国公共管理获得良好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政府的公共管理工作需要大众传媒的介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大众传媒发展到今天,具备了极强的时效性和广泛性,政府借助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可以提高公共管理的管理质量,同时大众传媒也是对政府公共管理决策和公共管理具体工作的监督。在此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浅谈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共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公共管理是政府职能的完美体现,能够推动社会稳定前进。而大众传媒的出现给公共管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大众传媒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播途径拓宽,而要想做好公共管理工作,维护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认识到大众传媒给公共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要结合大众传媒的特点来开展公共管理工作。本文就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林斌 《新闻世界》2011,(4):195-196
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过去未曾凸显的矛盾和问题,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出现了一系列突发的公共事件和危机。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和文献资料的综述,研究大众传媒作为"第四种权力"在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主社会中,公共决策离不开广大民众的参与,虽然体制内配置了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途径,但若没有大众传媒的参与,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也很难成立。基于此,我们从大众传媒与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的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的实现两个方面,分析得出大众媒介提供了政策系统中各种利益吁求的表达和聚合的公共平台,而这个公共平台落实了公民的表达自由;若没有大众传媒对相关信息的报道与披露,知情权的实现只能说是残缺的、不彻底的。另外,公民有权接近和利用大众传媒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大众传媒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公民信息传递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环境风险冲突在我国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政府改善公共决策模式,增进风险政治沟通.本文以厦门PX项目和广州南沙石化项目的迁址议题为案例,分析大众传媒的风险传播过程、话语特征及其对政治沟通、公共决策的影响,揭示转型社会背景下媒介、公众与政府协商、冲突与互塑的政治过程,为我国社会风险的善治探寻实践经验.研究显示,大众媒介的风险传...  相似文献   

8.
公共危机信息网络传播的政府监控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通过明确公共危机信息网络传播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找出我国公共危机信息网络传播中由于缺乏有效监控而存在的许多问题,从我国以政府为管理主体的情况出发,探讨完善政府监控体系的必要性,并以公共危机生命周期的视角,根据公共危机信息存在的三个阶段设想完善的政府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何以参与公共决策?考察该问题首先要立足于两个结构性因素:决策转型以及新闻改革,这两个结构性因素在实质上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大众传媒对于公共决策的参与必须在政治正当性框架内行使其主观能动性。因此,大众传媒之能进入公共决策过程取决于以下四个条件:政治性质、政策问题、媒体作为以及政府回应,政治性质是媒体参与公共决策的基本前提;政策问题是媒体参与决策过程的基础条件,媒体作为为大众传媒参与公共决策提供可能;政府回应能力是实现大众传媒参与决策过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穆黎 《东南传播》2010,(3):71-73
公共事件来源于公民的公共需求,来源于具有公共责任感与公共良知的大众传媒的发现。在现代民主国家政治体系中,揭示公民公共需求而产生的公共事件,使这些公共事件引起政府与公众的公共关注,是大众传媒的首要公共责任。现代民主国家公共事件的发生,主要依赖于大众传媒的大众传播形式,它能克服传统社会人际传播形式的弊端,在发现和传播公共事件,使公共事件获得政府与社会公众公共关注的过程中,具有传统社会人际传播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对于危机传播.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但综合来看.“所谓公共危机事件传播(简称‘危机传播’),是指针对公共危机事件,运用大众传媒及相应手段,对社会进行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传播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干预和影响,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不管是危机前的信息预警,还是危机爆发后的新闻发布和公众沟通.抑或是危机后期的形象修复等,无一不需要调动一切信息传播手段来进行处理。因此,英国学者迈克尔·里杰斯特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进行有效的传播管理,才能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这是对危机传播本质特征的精准把握。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媒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事件的演变和进程.改善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环境,调适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的角色,不仅是公众信息需求的变化,也是新闻报道观念变化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传播体制改革、传播观念演变和传播文化嬗变的角度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传媒角色调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刘晓红 《新闻界》2005,(3):75-76
关于大众媒介与公共领域的问题的研究很早就出现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著作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在这部著作中,哈贝马斯分析了大众媒介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形成、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大众传播的商业化(市场化)使大众传媒丧失了批判功能。成为政党制造舆论气氛的工具,成为操纵人为的公共领域的工具。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认为大众传播私有化、市场化是以牺牲公共领域为代价的,它所带来的媒介所有权集中、  相似文献   

14.
彭玥 《新闻世界》2010,(5):31-32
本文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的起源和概念出发,比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共领域和社会主义社会公共领域的差异,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理论依据分析了我国大众传媒的体制和功能以及其公共领域的建构和发展,同时也指出在建构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相似文献   

15.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公共突发事件给民众的情绪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使得政府和大众媒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媒体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政府要重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和功能,并和大众传媒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才能使社会和国家秩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与公众身份的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切入 ,结合中外大众传媒的实际 ,对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关系 ,“大众”、“受众”、“公众”之关系 ,以及“公立身份”的建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辨析。  相似文献   

17.
鄢睿 《今传媒》2011,(4):105-106
近年来,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我国,公共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而网络媒体作为新媒体以其互动性强、时效性高、海量信息、资源共享等诸多优势,在公共突发事件的传播和舆论引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公共突发事件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突发公共事件的谣言传播模式建构及消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谣言,历来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伴生物和导火索.本文基于我国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案例分析,对突发公共事件谣言程度公式进行了建构,并结合事件先行类、相互推动类、无中生有类、刻意制造类等四类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发生及传播特点建构了相应的传播模式,提出消解策略.  相似文献   

19.
重新理解哈贝玛斯对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关系的论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晓红 《现代传播》2002,1(5):28-30
哈贝玛斯在其早期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论述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大众传媒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形成发展中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哈贝玛斯对此问题的论述 ,结合新闻事业史分析指出 ,哈贝玛斯对资产阶级政党报刊、大众传媒商业化及其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只是向我们展示了大众传媒及其社会作用的一个侧面 ,哈贝玛斯简单否定大众传媒商业化的观点是不恰当的。并且从传播学的角度看 ,哈贝玛斯在受众与传媒的关系方面的认识夸大了传媒的作用 ,他不自觉地站在了媒介中心论的立场上。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媒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1].大众传媒扩大了舆论的传播范围,使舆论的参与者无限增多;强化了舆论表达的时间性,缩短了舆论主体对特定舆论事件的反应和反作用过程.大众传媒迅速、及时、公开、广泛等等媒介特点前所未有地增强了舆论的影响力.大众传媒已成为公共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扮演着舆论表达的天然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