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的造型     
教学目标: 1.知道动物和人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是互相依存的。2.知道动物造型的主要方法:简化、夸张变形、添加纹饰等。3.学会使用线条通过简化、夸张变形、添加纹饰的方法来造型动物的方法。4.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培养学生从小爱护动物,人类要保护好生存的自然环境。教学重点难点: 用线条通过简化、夸张、添加纹饰的方法来造型动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西周陶器对传统纹饰进行夸张、变形、简化,具象写实化为抽象写意.形成一种抽象几何纹。而复合法的运用,统一中见变化,变化中见和谐。西周先民对自然大化的生命和形式法则的自觉体认和把握,在造型和纹饰上追求一种圆满具足的审美效果;而礼制文化的严格限制,又使得西周陶器呈现出规范化和程式化的倾向,风格上表现为一种端庄大方、中庸静穆的特征,而有限的形式规范却指向无限的审美意蕴和生命追求。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欣赏和实践,学习夸张造型与添加造型两种基本图形的创意设计方法,并能应用这两种疗法对自己记录的图形进行创意设计。  相似文献   

4.
刘奇伟 《考试周刊》2010,(17):46-47
在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中,漫画风格的设计样式是应用最广泛的艺术表现形式。人物漫画素描课程的写生训练以动漫艺术设计专业人物造型过程中所需的夸张、变形表现为目的.是将写实性人物素描表现转换到漫画式人物素描的造型训练。是对人像造型的直接认识和表现,是人像造型观念的转变.也是造型方式、方法的转变。因此.由人物原形经过夸张、变形的基本功训练十分重要.在此前提下.对人像漫画素描这一艺术形式表现特征的认识尤显突出。  相似文献   

5.
刘瑜 《早期教育》2007,(10):11-11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孩子对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难点:画对称或不对称式的脸谱图案,线条和谐流畅,造型夸张、变形。色彩强调有主色调,着色均匀、清爽。[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 1.能够运用简化、夸张手法创作具有装饰美感的人物形象。 2.通过艺术创作体会美术作品中黑白灰关系的美感。  相似文献   

7.
马家窑彩陶在不影响实用(包括日常使用和礼用)的基础上,逐步增添审美的附饰和纹饰,不断对造型稍加变形,以趋于美观,是实用与审美的巧妙结合。马家窑的先民们由观物取象而获得陶器造型和纹饰的灵感,由所见所感而激发创造性的模仿,并对物象加以简化和抽象化,使它们呈现为独特的几何形。与此同时,他们还近取诸身,在陶器器形和纹饰中表现人体形象,舞蹈彩陶盆就是一个典型。其他如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以及神人纹等,都体现了人体对彩陶造型和纹饰的影响,而陶器纹饰中能通过线条写意、表情,更是彩陶的精妙之处,并且在对称、韵律和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构图中自发地体现了和谐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主题目标: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2.充分感受动物的可爱,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愿意和动物交朋友。3.学习与动物相处的方法,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弄、虐待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从神坛走向生活--我国古代青铜器造型与纹饰演变原因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古代青铜器造型与纹饰演变的原因.论述了生产力的发展、青铜器功能的变化、"制器尚象"的哲学思想、人与动物关系的变化,以及政权的更替、统治者的意志对我国古代青铜器造型与纹饰演变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课题:诱导公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总结出记忆方法,知道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夸张是动画造型艺术的灵魂.在动画造型设计课中,夸张造型手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掌握动画造型设计规律、培养学生对形态美、动态美、神态美的认识能力.在实践操作中,通过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发现和整理了一些教学中的经验和方法,从“夸张”的原理入手,对动画造型设计的教学理论展开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装饰造型的表现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饰造型是生活中最为普遍的审美行为。装饰造型的基础是人们对自然中的客观事物的细微观察与启示。也是客观事物引起审美愉悦的结果。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装饰造型的基本来源。我们把在客观现实中认识的装饰材料通过主观的整合.利用夸张、变形、取舍等造型原理去掉其无序性、杂乱性、易逝性。使其更加符合艺术美.提高审美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各类学校对基础素描训练的教程做了较大的改革与创新,但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对基础造型能力的训练有所淡化,一味追求不切实际的"现代意识"甚至夸张变形,导致造型能力下降。基础素描教学应该突出基础性。扎实而准确的造型能力,是基础素描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基础素描向表现性、抽象性素描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的进步.版画的艺术表现形式越趋多元化.“装饰性”便成为了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变形夸张的造型、具有审美意识的形式美法则、富有张力的构图、对比调和的色彩、装饰性的肌理效果等对事物进行一种描绘。这种具有装饰性特征的版画作品是对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美好影像。它是所有画种表现形式中比较自由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威武的盾牌》是人美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第六册中的第六课。本课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从美术角度来阐述的,它告诉我们盾牌除了具有防御功能以外,还可以通过盾牌上的动物头像设计使盾牌增强威武感,给敌人造成心理上的恐惧感,从而削弱敌人的战斗力。本课主要是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段来表现动物头像的威武感。  相似文献   

16.
藏族祖先对美的创造来源于他们对石器工具的造型,陶器的造型和纹饰以及对自身有实际利益的动物的感性关照,旧石器时代的石器以实用为主,尚未表现出对美的感性认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及其纹饰则在物以用为先原则的前提下,表现出了有目的的审美意识,其审美特性从“技术为美”过渡到形式美。  相似文献   

17.
书法艺术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变形与夸张.隶书上承篆书遗脉,下开楷书之源,更能体现中国书法的变形与夸张.它使中国的象形文字彻底从象形化走向抽象化、符号化.文章分别从古隶和汉隶的用笔、结体、章法等方面阐述隶书的变形与夸张.  相似文献   

18.
(一)活动目标 1.感知面部的五官变化特点,会运用线条画的特点和夸张、变形的方法绘画自己喜爱的表情。 2.提高对人物表情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大胆表现自我。 重点:运用线条画的方法进行绘画。 难点:渗透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在活动场地的周围摆设各种各样的脸谱(卡通人物、戏剧人物、化装舞会人物扮演的形象、自制人物等)。 2.多色各种形状的卡纸(与幼儿面部同大,钉有橡皮筋,可以戴),黑色双头笔、画架等,实物透影仪、电视机、活动操作脸谱。 3.活动前,幼儿已观察过各…  相似文献   

19.
人与猴     
动物园里,大人指着笼子里的猴.对小孩说:“你知道这种动物叫什么名字吗?” “不知道。”小孩看着上窜下跳的猴回答。 “记住,孩子,”大人说,“这种动物叫猴.是专门供咱们人类开心的动物。”  相似文献   

20.
知道动物和人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是互相依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