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话说脑线     
双钩钓鱼是为了提高上鱼率。用双钩并不鲜见,在传统钓中也常有人用双钩,而采用两钩一上一下的配置并由此派生出“一饵触底一饵悬浮”和“双饵触底”两种不同钓法,才是台钓区别于传统钓的独到之处。台钓使用的是长脑线,曾有人解释说:是为了提高铅坠的隐蔽性。固然脑线长隐蔽性好,但实际上台钓用长脑线不是要  相似文献   

2.
从铅坠到钩柄的一段线我们叫作子线或子线。子线虽在钓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常常仍被一些人忽视甚至误解。曾有人说:悬坠钓法子线长所以灵敏。这是误解。其实,钓组灵不灵敏,关键在是否悬坠。悬坠则灵敏,沉坠则迟钝,这是灵与钝的主要分水岭。而子线长短与灵敏度的关系,在其他因素相同时,应是子线越长越不灵敏,子线越短越灵敏。道理很简单,鱼吞食钩饵,首先牵动子线,然后通过子线把力传递给铅坠从而反应到浮标上。子线短,这种传递作用最直接、最快速、最少耗损,所以浮标反应最灵敏。反之,子线长,力的传递受到水阻等因素而损耗较大,反应就…  相似文献   

3.
王者路亚 《垂钓》2010,(12):70-71
对于这个问题,钓友或许有许多争论,有的认为鲈鱼是对猎物的尾部发起攻击,还有的认为是从头部攻击拟饵……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最理想的鲈鱼攻击状态是水中的鲈鱼见到拟饵后,以凶狠的方式一口咬住拟饵或把整个拟饵全吞下,之后钓者手中立即传来激动人心的手感,扬竿后鱼的脱钩率最低,中钩位又很好,这就是最理想的中钩状态。  相似文献   

4.
衣善新 《钓鱼》2006,(5):18-19
读了华朝熙钓友的[悬坠钓鲤鱼上钩概率低](见[钓鱼]2006年第2期)文章,有点不同看法。首先,我同意华钓友对悬坠钓的定义:坠不落底,悬于半水。在这些年的钓鱼文章里,有相当多的钓友(包括华钓友)对悬坠钓的理解过于片面。一提悬坠钓,就说是短竿、细线、小钩钓小鱼。一提传统钓,就说是长竿、粗线、大钩钓大鱼。我认为,这样理解是不对的,悬坠钓与传统钓的根本区别是坠是否悬空。不管你用什么竿,用什么线,用什么饵,只要坠悬在半水,都可称为悬坠钓法;只要铅坠落了底,那就是传统钓法(底坠钓法)。一些钓友把跑铅钓法说成是悬坠钓法,无非是美化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钓组由线、漂、坠、钩四要素(或元件)组成。双钧挂饵的钓组,即由线、漂、坠、钩、饵五要素组成,简称之为系统。调漂的关键是掌握系统的钓灵极限和钓钝极限。灵敏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它只能是钓灵极限。有了它,才能鉴别迟钝、区分迟钝的程度。一、钓灵极限在半水调试中,当系统的总重力等于水体的总浮力时,系统处于静平衡状态,这时力的外效应互相抵消,系统对鱼讯的反应最为灵敏。若将系统的这种状态调在漂尾上,则漂显示的目数就是调试条件下系统的钓灵极限。这个极限是谁一存在的。由于饵重具有不确定性,随着饵重的变化,系统…  相似文献   

6.
话说坠子     
二、坠子的作用现行凋漂法分为两种:一是有饵调漂法,调配对象是线、漂、坠、钩、饵五要素组成的完整系统(简称为钓系);二是无饵凋漂法,调配对象主要是线。漂、坠、钩四要素组成的钓组。坠子是钓系或钓组的调配控制元件,是调漂的手段和关键。调配要有目标,目标不同,凋配方法和侧重面随之而异。调漂过程其实就是控制目标的过程,即把调配目标控制在漂的适当目数上,作为垂钓的依据。坠子的控制目标主要是:1.钓系的悬浮条件钓系半水平衡时,通过加减坠重,将此条件控制在漂的适当目数上.则此目数称为钓系的全悬浮点。此点显示钓系…  相似文献   

7.
讲出来您不会相信,一条重22.2千克的大鳡鱼,居然会吞食颗粒饵,而钓起它的脑线是“竹心”3号线,其线径只有0.285毫米。这不令人又奇又惊吗? 去年 11月 27日上午8时,我和钓友邓国强先后到达西江边的金本天湖河段垂钓。这日是冷空气到来的前夕,阴天,有雾,东风2级,气温21~29℃。 起初我用手竿,以蚯蚓为饵,打算钓一些小鱼。鱼是有的,但都在石边游动,就是不爱吃饵,一个半小时过去了我只钓到3条小鱼。听钓友说,石坝下洄游湾处有草鱼,我便转移到这里,改用两根2.7米海竿。一根海竿单钩挂面饵,另一根海竿…  相似文献   

8.
标讯是鱼在吸饵时传送给钓者的信息。一般在精养塘休闲钓或比赛钓,对所钓的鱼针对性强,所以,标讯反映很有规律性,使你从容应对,不致于手脚忙乱,应接无暇。而水库垂钓所面对的是品种不一的多样鱼种,因此,标讯就复杂得多。而悬坠钓又比传统钓灵敏而鱼获多,所以在水库悬坠钓如何观标讯确实值得一说。在水库钓鱼一般用4.5米以上长度的钓竿,因为水库水面开阔,水比较深,鱼情复杂,竿短不太适应。长竿就要使用示目杆比较粗而醒目的浮标。钓组空钩半水调平水,标尾与水面平或微露皆可,钓时挂饵约1至2目,即可达到悬坠钓的目的。水库悬坠钓的标讯是多种…  相似文献   

9.
贺建成 《钓鱼》2010,(24):28-29
沉坠钓的漂相与悬坠钓的漂相是不相同的,沉坠钓产生漂相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移动坠体产生的漂相,主要是鱼嘴咬住钩饵拉动坠体所致。一种是非移动坠体产生的漂相,如鱼体压线、鱼尾扫线等。使用立漂钓鱼,移动和非移动坠体所产生的漂相可分为:抬漂、沉漂、点漂、走漂、摇漂、飞漂等六大类别,而漂相之间变化是多元的,如抬漂可变为走漂,也可以变为沉漂或飞漂,沉漂可变为抬漂、  相似文献   

10.
回答林权光钓友关于“使用拉饵时如何避免子线打麻花(缠绕)和分钩不理想”的问题。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拉饵时,子线为何会打麻花(缠绕)”?我们在日常垂钓中是经常会碰到您提出的这个问题的,我根据自己的一些垂钓体会以及请教其他垂钓高手,他们的经验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关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钓组搭配存在缺陷:有不少钓手在组装悬坠钓组(特别是使用拉饵速钓小鲫鱼的钓组)时,不太重视与子线相连的“连接环”的选用,特别是一些钓友喜欢使用一些自制的、较长些的那种“铅皮座、子线扣一体化”的东西来连接子线。这样的连接环不同于渔具商…  相似文献   

11.
渔典     
之晔 《钓鱼》2006,(7):19-19
走漂钓法传统钓鱼方法之一。在用诱饵桶打窝后,由于流水的关系,一部分诱饵被水冲离钓点,在水底形成一条饵带。另外,坠沉底了,浮子漂移,水线成了斜线,会牵着坠慢慢移位。还有,为克服流水而使钓竿固定,虽然浮子被控制住了,但水线、风线弯曲成一个半圆形弧圈,坠也会离开钓点。据此,凭经验在推测出饵带的长度之后,垂钩于饵区前端,到钩移出饵区了,就提起钩来重新抛钩。现已成为“悬坠”钓流水的主流技术。由于悬坠结构中坠和浮标的移位比较同步,所以操作上有了一些变化,也有了更多的灵活性。1.用大比重和加了小颗粒的饵铺底做窝,标准型浮标调4钓2…  相似文献   

12.
尚立和 《钓鱼》2008,(19):24-25
四、钩饵状态子线状态等对钓组灵钝的影响,都被囊括在盲区的大小以及钩饵与其盲区的位置关系之中 垂钓时,能清楚调钓钓组的灵与钝,是钓好鱼的前提之一。什么样的钓组灵,什么样的钓组钝?人们通过垂钓实践发现:悬坠钓比底坠钓灵;悬坠的一触一悬钓比一触一拖钓灵;  相似文献   

13.
用朝天钩、七星漂、长竿短线钓鲫,具有很强实用性、技艺性和浓厚趣味性,深受广大钓友所喜爱。此钓法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其奥妙绝不比台湾钓法少。朝天钩,钩坠一体无脑线,钩动漂即反应信号,这是朝天钩突出优点,反之若钩漂坠匹配不当,鱼索饵会有累赘感,这在经常有人垂钓鱼被钓猾水域,明显影响垂钓效果。因此钩、坠、线、漂匹配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钩宜小,坠宜轻,用伊势尼3~5号钩就可,最好用散钩自焊坠,买成品朝天钩坠要锉小到绿豆般大小,穿线孔两端要倒角去毛刺。  相似文献   

14.
甩鲈鱼     
鲈鱼身长口大,背青灰色,腹灰白色,身体的两侧有黑色的斑点。群集,生活在海洋的中上层,以活的小鱼小虾为食。鲈鱼群在围歼捕食小鱼虾时,常常蹿跳出海面。由于鲈鱼有这种捕食方式,因此钓鲈鱼需注意以下几点:1.钓鲈鱼的钩饵坠(拟饵)要一体化,要仿真,即钩饵坠要酷似一条小活鱼在水中游动。2.仿真钩饵坠的游动位置,要保持在水面下1~2米的空间中运行。这种方法即为"甩钓"。"甩钓",即用手握着连接环与主线相接处,把下端拴着的仿真钓饵,按一定的方向用力甩出去,略沉(水下1~2米间),再快而稳的往回收线,使钓饵像一条逼真的小鱼…  相似文献   

15.
3年前的中秋节前夕,我和本单位钓友老曹、老周在一个养鱼塘里钓罗非鱼,我连着钓上几条之后,又钓起一条250克的罗非鱼,由于钓位前有一溜两尺来高的荆棘杂草,我只好举着竿子使鱼“飞”过障碍。我使的是长竿短线,起竿后没有及时收缩竿体,那条鱼被钩住嘴吊在半空中,想来是极不舒服,于是就挣扎了一下。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一弹,竟弹到地上,落在我面前。当然,鱼钩还在鱼嘴上,渔线还拴着钧子,竿子头上还牢牢地系着钓线,只是竿相与竿体已经彻底断裂了。这只手竿是袖珍玻璃钢纤维竿,断裂处被撕劈了,毛茬参差不齐,而我又没带备用竿,…  相似文献   

16.
我认为台湾长脑线钓法的关键所在是采用了以饵(或以环)代坠,细线小钩,被钓对象在无意中上当受骗,中鱼率较高,这也许是它的独到之处。而传统钓法短脑线,鱼儿吸食见坠,弃而逃之,空钩率较高。长脑线钓法虽有其独到之外,但鱼儿吞钩后浮漂信息传导反映不规则,而对垂钓者则要求技艺娴熟,目光锐利,反应敏捷。对具一般钓技者难以掌握,更难持久,对中老年,视力偏弱者更不适应,同时也不适宜在混养池中使用。  相似文献   

17.
梁育民 《钓鱼》2004,(17):19-19
悬坠钓在大陆已开展有十几年了。但是关于悬坠钓的钓目,该咋调咋定的讨论屡见报端,这是一件好事。这说明垂钓运动的普及兴旺,也说明钓鱼人的素质在提高。我的钓龄快40年了,玩悬坠钓也有十几年了。悬坠钓的技术含量确实比传统的卧坠钓高,逼得我必须重新学习,以求识得庐山真面目。悬坠钓的钓组在水中的状态基本上可分二种。一种是钓组在半水中调成平水。此时钓组的比重或密度与水体的比重或密度不等,钓组在水中无剩余浮力,钓组在水中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当延长水线,调成下钩饵刚刚触底,视目杆正好为零目时,这就是人们所所公认的,悬坠钓的极限灵敏点。于是就产生了钓目愈小愈灵,钓目愈大愈钝的原则。我把去掉一个饵后的目数叫单调目,去掉二个饵后的目数叫双调目。单调目及双调目是必须要知道的,否则你就无法随时了解钩上留饵情况。  相似文献   

18.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19):18-19
钓鲫鱼饵料.悬坠钓法钓鲫鱼,一般使用我国或日本生产的鲫鱼专用饵(袋装商品饵参照第9期)。它的牌号较多,种类齐全,还有各种添加剂。这些专用饵是在科学认识鱼类食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钓法特点而研发的。它们除了适用干不同鱼情的食性外,更是满足了悬坠结构特点的需求。钩饵做为钓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炼饵自然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既要做到饵味、色、形兼备,又要使下落到水底的钓饵,逐渐化散。一方面起到诱饵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将鱼儿钓获,真正达到诱钓合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郑巍 《钓鱼》2011,(4):24-25
悬坠钓组的子线长短是由钓法和鱼的泳层决定的。例如搓饵钓底,18~25厘米;搓饵钓行程,30~50厘米;拉饵打浮、钓一标深,6~12厘米。同样钓底,钓跑铅就比搓饵钓底短。  相似文献   

20.
溪潭钓柴鱼     
溪潭中的柴鱼(黑鱼),有躲藏在水面草丛中捕食小鱼的,有潜伏在半水层偷袭游鱼的,也有钻入潭底寻觅食料的。因此溪潭钓柴鱼,有水面草间钓、半水层诱钓和潭底钓等钓法。 水面草间钓,竿宜长,线宜短,线的拉力要强,钩用大号,不装浮漂,也不装铅坠。用活的小白条鱼或小泥鳅做钓饵。下钓前,先把钓竿、钓饵放于潭边,仔细搜寻潭面草丛每个空间,发现柴鱼,立即取小白条鱼或小泥鳅挂于钩上,然后轻轻提起钓竿,悄悄伸向藏有柴鱼的草丛空间,把小鱼轻轻放于水面,让它缓缓游动,吸引柴鱼前来吞食,切不可伸竿过快或抛饵过重,以免惊跑柴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