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位朋友,我们常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今天围绕着"中国文化强国战略"这个题目,我谈几点自己的想法与思  相似文献   

2.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血脉和灵魂,是民族生命力的体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相似文献   

3.
文化原创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重构来说具有生死存亡的意义。一个原创力匮乏的国家和民族,其执政党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能力会受到严重的削弱和制约。具体分析中国文化原创力匮乏的症结所在,采取措施提升中国文化原创力,既是中国共产党重获文化原创力的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和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的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包括: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现路径,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剖析文化霸权主义的实质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地位,培育大学生文化强国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5.
文化认同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提,是文化自信的实现基础。文化认同的主体是"人",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必然是"人"在文化交融的文化生态系统中,积极主动探寻和权衡价值差异并选择性投入精力、情感和时间,形成个体文化内在价值"自觉",从而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赓续民族文化符号,坚守民族身份,牢固民族凝聚力,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文化认同,才能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视角下大学生文化素养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炜 《鸡西大学学报》2012,(10):24-25,27
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使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要求.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关系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文化素养问题探析将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重大实践.拟从辅导员的视角探讨大学生文化素养存在的问题,分析辅导员在大学生文化素养培养中的作用,并提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和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但与经济发展相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任重道远。应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大国的优势,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强国的建设。文化旅游作为国家文化产业和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继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艰巨任务。对我国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开发模式、以及诸多矛盾进行分析,引导文化旅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发挥文化强国与文化旅游的相互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战略地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抵御西方文化侵蚀的有效途径,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信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是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是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自信。只有辩证地看待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认识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才有可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世界,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更基础、更深厚、更持久的力量。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全面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实践淬炼,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特征逐步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三重视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三重规定。  相似文献   

11.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与民族精神发挥的精神支撑、精神力量是分不开的。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样需要中华民族精神提供重要的精神资源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正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是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原则,研究民族民间文化 ,是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工作十分重视。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兴起,我国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工程  相似文献   

13.
正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是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原则,研究民族民间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民族  相似文献   

14.
陈平 《教育教学论坛》2013,(38):281-281,279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化理念,诠释了民族文化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对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要求少数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又保持民族特色;第二,少数民族文化同样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理性科学文化原则;第三,民族文化相对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的特性。这奠基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5.
杨毅 《考试》2011,(12):49-50
一、背景材料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6.
文化强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建设文化强国不仅要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长河中汲取实践经验,也要俯视新时代剖面、回应时代之问。列宁立足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在列宁文化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巨大成就。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审视文化现象,结合新时代特点与矛盾,探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逻辑。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本质属性和鲜明底色,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必然,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回应。  相似文献   

17.
继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文化强国,这标志着中国在建设经济强国的同时逐步向文化强国迈进。十八大报告从发展道路、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和文化性质等方面系统地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问题,并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和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四个方面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要路途,为我们描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美好远景。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9.
对文化战略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形成与国家实力相对称的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海洋世纪,海洋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在实现"复兴梦"、"强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所展现出的高度的价值自信与价值自觉。全球化背景下,研究海洋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传播践行等问题,已成为提高国家政治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选择和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