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精品栏目是媒体吸引受众的方法之一,就像中央电视台长期开办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名牌栏目一样,《独山子石化报》也在着力打造自己的精品栏目,以期提升报纸品位。《独山子石化报》根据报道对象和内容  相似文献   

2.
见证《焦点访谈》 北京出版社,作者:《焦点访谈》栏目组成员 今年是《焦点访谈》成立10周年,这个栏目是如何在1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中国传媒史上的几个第一的?在刚刚出版的《见证<焦点访谈>》一书中,几十名主持人、制片人、记者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是首部以栏目人员"全家福"的形式讲述《焦点访谈》10年成长经历的图书。  相似文献   

3.
"焦点访谈"因为舆论监督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敬一丹则因为"焦点访谈"而成为一位名牌主持人.关于"焦点访谈",敬一丹曾说过一句话:"‘焦点访谈'是让社会保持痛感.我们社会不能麻木到连痛感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4.
"焦点访谈",是CCTV1994年4月1日开办的一个深度报道栏目,每期13分钟.据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回忆,初衷嘛,很简单,是效仿报纸而增添的画面"评论".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在社会上有着很高声誉,多年来由于它深入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抓住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从而获得了广大观众和垂减.面的认可。三任国家总理都给“焦点‘兢炎”题词,这就更使“焦点访谈”的新闻工作者感到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焦点访谈”的报道首先婴确保真实性、客观公正性,作为多年在这一栏目工作的记者,我深有感触。只有用事实说话,确保报道内容的客观真实性,才能在别人的质疑、批评甚至是无中生有的诋毁时立于不败之地。我本人就经历过几次这样的事情。2003年,记者关于福建某市“阳光工程”的报道,引出的一场风波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6.
王同业 《现代传播》2007,(3):144-146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2004年,《焦点访谈》开播10周年的时候,这个栏目开始悄悄地发生一种变化:更加注重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时至今日,《焦点访谈》的记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矿难、爆炸、火灾、洪水、地震等各种突发事件的现场,播出报道突发事件的节目逐年增多:2003年播出9期,2004年播出19期,2005年播出34期,2006年播出35期。作为《焦点访谈》的制片人之一,笔者参与了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对《焦点访谈》突发事件报道的特点以及运作规律做一简略的…  相似文献   

7.
8月8日晚,央视1套"焦点访谈"栏目揭露了时下在广东、北京等地,一些骗子宣称可提供一种从鸡蛋里提取"SOD"的新技术,此项技术简单实用,能助人快速致富.部分群众因轻信而上当,损失惨重.报道呼吁人们睁大眼睛,谨防骗子打着高科技幌子坑人云云.  相似文献   

8.
申宇红是谁?她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一位女记者."焦点访谈"全国人民都知道,像水均益、敬一丹这些主持人的名字,人们都耳熟能详,可知道中宇红的人就没有那么多了.  相似文献   

9.
电视时评栏目的发展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时评栏目是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1980年,中央电视台创办了第一个新闻评论型栏目"观察与思考",从1993年到1996年,中央电视台又在此基础上创办了"焦点时刻""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三档栏目,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栏目的热播,深度报道类栏目让人耳目一新,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好评。本文围绕县级广电媒体如何办好深度报道类栏目的主题,从深度报道的特点、县级台的优势和不足、如何办好深度报道类栏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继央视开办《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多档深度报道栏目开办以来,各地电视台的深度报道栏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深度报道对新闻事件、社会热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剖析和评述,弥补了传统电视新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缺陷,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做有深度、高的节目,央视和省级电视台优势明显,很多地方电视台同行都感慨,基层电视台深度报道很难做深。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谈地方电视台深度报道栏目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评论的两极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开创了"用事实说话"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式,各省、市电视台纷纷摹仿,几乎形成了"焦点访谈"类节目等同于电视新闻评论的思维定势.现在,这种格局被打破了,随着省、市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电视新闻评论出现了向两极发展的走势.  相似文献   

13.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它不仅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也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一个专题栏目,为何受到社会上下如此程度的重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焦点访谈》能够正确地开展问题报道。  相似文献   

14.
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每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新闻述评性栏目《焦点访谈》,以其深度的报道视点和独特新颖的节目风格深受观众的青睐和电视新闻同行的关注。从中央电视台近期每月的节目收视率统计看,《焦点访谈》一直名列新闻类节目的榜首。这不仅表明该节目自身创造出良好的传播效果,而且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栏目正从粗放型向技术加工型、从应付型向创优成熟型发展。本文试图就我国电视新闻栏目的产生、兴起、发展作一概括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电视新闻界,《焦点访谈》是电视深度报道的一面旗帜,自1994年4月推出后就一直受到观众的欢迎,长期以来收视率在央视节目中仅次于《新闻联播》。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焦点访谈》取得如此佳绩,实属难得。值得关注的是,《焦点访谈》在保持了相对收视高排名的同时,近年来的绝对收视率却有了较明显的下降。 《焦点访谈》的收视率为何下降,固然有一些客观因素不可忽视,如从栏目自身发展规律看,这个创办至今已7年的栏目无疑在经历着成熟的“考验”。《焦点访谈》的制片人梁建增对此深有体会:“一方面栏目做得长了,主题不可避免地有重复性,手法也容易重复。成熟是一个好事,也是一个坏事。成熟往往  相似文献   

16.
打造精品栏目是当今媒体吸引受众的一大法宝,就像中央电视台长期开办"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名牌栏目一样,《独山子石化报》也在着力打造自己的精品栏目,以期提升报纸品位。  相似文献   

17.
"深度报道"现在是各家媒体的时髦的话语,可什么才是真正的"深度报道"呢?在很长一段时问里,"深度报道"是和舆论监督报道划等号的.199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开播,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焦点访谈式的深度报道也被众多地方媒体所认同和仿效.发展到今天,对时效性的追求发展到了极致,电视直播变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这个时候深度报道同样面临着困境和突围.  相似文献   

18.
吴琴 《报刊之友》2014,(2):91-92
当前,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日益呈现融合之势,融合的结果是出现诸如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闻评论。对此,本文试图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为例,从栏目定位、栏目元素、栏目语言等角度进行解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两者的融合现状,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9.
当前,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日益呈现融合之势,融合的结果是出现诸如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闻评论。对此,本文试图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为例,从栏目定位、栏目元素、栏目语言等角度进行解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两者的融合现状,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20.
何婕 《新闻大学》2000,(1):76-77
《东视广角》是东方电视台的一栏深度报道节目,诞生于东方电视台开播之日。该栏目诞生至今在节目形式上发生过诸多变化,但是最近1999年8月31日的一次改版却体现了电视从业人员对于电视深度报道的思考和探索。 深度报道原来是报纸的强项,而电视深度报道的崛起当首推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和《东方时空》的“时空报道”。这几个栏目充分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