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彩梅 《内江科技》2010,31(10):93-93
高等学校传统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实验教学的要求,为提升实验室的实验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本文从系统开发背景、功能及特点、系统结构等几个方面介绍实验室多媒体网络教学、管理系统,为学校实验室真正实现全方位的开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传统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实验教学的要求,为提升实验室的实验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从系统开发背景、功能及特点、系统结构等几个方面介绍实验室多媒体网络教学、管理系统,为学校实验室真正实现全方位的开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作为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开放场所,如何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系统而科学的管理,以便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成为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员的当务之急。针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C/S模式的一套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系统,本文将对该系统做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高焕  阎斌伦 《科教文汇》2009,(36):5-5,61
近年来在高校系统中设置了大量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服务的研究型实验室,本科生也开始大量进入这些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相应地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如何保证这些研究型实验室能够可持续性地对本科生开放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从实验室容量、指导教师资源、本科生参与科研成绩的评价以及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等几个方面对影响研究型实验室持续性开放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计委、科委和基金委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开放研究实验室自1985年创建以来,到目前已开放了63个实验室、2个研究所和8个野外试验站.在已开放的63个实验室中有18个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2个是与教委联合建设、共同管理的.预计到1990年底开放研究实验室将发展到100个左右,野外开放试验站将增加到11个.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牡丹江师范学院酒类发酵工程实验室开放运行的基本模式,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实验室利用率以及在开放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开放共享型实验课将开放实验引入必修课程中,将封闭的实验室直接面向学生开放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解决开放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自主开发了一套基于Android客户端和Web服务器的实验室智能预约系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实验室预约及查询。  相似文献   

8.
土壤圈物质循环实验室(LMCP)建立于1987年8月,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第二批开放实验室之一。研究方向主要是土壤-植物系统中物质运动的过程和机理及其宏观效应,为农林牧业的发展和改善环境生态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实验室下设6个分支实验室:土壤碳、氮循环实验室;土壤金属元素迁移转化实验室;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循环实验室;土壤胶体界面物质传递实验室;根圈物质迁移转化实验室;土壤演化与退化实验室。1987年11月,正式宣布对国内外开放,并于1990年11月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对本实验室三年工作的评审,在学术评议和管理评议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好评。现就三年来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走过的路程作一简短的回顾,并就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可能的选择谈一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7,(3):251-266
我院继1985年8月正式宣布第一批开放实验室(所)之后,经一年多的积极筹备和全国同行专家评议,今年8月又决定开放第二批实验室。这批实验室共21个,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本刊将陆续介绍这些实验室的概况。  相似文献   

10.
实验室开放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实验室开放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文章围绕本学院实验室开放的现状、必要性、遇到的问题和措施几个方面,探讨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优势,对实验室开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在我国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释放其最大效能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焦点。以我国中文论文数据库为样本,借助知识图谱技术,结合Citespace可视化软件,通过定量化、可视化已有研究文献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研究领域及代表性研究成果,绘制了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研究现状的系列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研究急需解决的两个关键性问题。即各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的协同创新问题、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研究主题的进一步聚焦及代表性成果的显示度问题。这为深化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提升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创新能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新型运行机制.深入剖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在开放、流动、联合和竞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探讨化解运行机制难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观指导下,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平台建设,其中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平台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文章以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为调研对象,对其发展现状及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揭示我国目前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平台存在的问题,在构建模型基础上,提出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赵苗苗  邵蕊  李仁强  杨吉林  徐明 《资源科学》2019,41(7):1286-1294
农业生产活动是大气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不同作物栽培体系和管理方式都会影响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控制机理的研究,但关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影响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中科院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为研究平台,通过对新(刚从旱田转为稻田)老(过去20余年一直为稻田)稻田进行连续4年(2013—2016)观测,分析稻田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预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旱田转变为稻田后,前4年新稻田CH4排放通量显著低于老稻田,但随着耕作年限的延长新稻田的CH4排放速率呈增加趋势,而老稻田的CH4排放速率没有明显变化趋势;耕作年限对CO2和N2O的排放速率影响不显著;新稻田的pH值和土壤有机碳含量低于老稻田。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缩短稻田轮作(水-旱轮作)期(小于7年)能够有效降低稻田CH4和总温室气体排放量。该结果表明利用老稻田的CH4排放系数可能会显著高估新稻田的CH4排放量。研究结论可为准确评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为区域农业温室气体管理和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温洪宇  韩征 《科教文汇》2013,(3):45-45,49
生物学创新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能否高效运行值得管理部门思考。本文针对生物学创新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生物学创新实验室的管理问题”;“学生创新实验的科研经费问题”;“实验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激励问题”与“创新实验室的考核与运行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为生物学创新实验室的高效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设计了一种车载图像记录仪。采用三星S3C2410微处理器作为车载图像记录仪的硬件。本系统提出防撞预警系统纵向与侧向安全距离的数学模型,并确定了其中一些参数的取值。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采用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进行测距实现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全方位的动态扫描,实时监测目标车辆与周围车辆的距离。当进入测量领域的车辆与目标车辆的距离达到设定的安全门限时,立即打开视频并进行语言报警,提醒驾驶员及时调整车辆的行进路线,进行相应的避让和其它处理。该仪器在汽车交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邹小燕 《预测》2006,25(5):65-69
合同交易是电力市场的重要交易方式之一。在单边开放电力市场中.针对谈判型长期合同,构建了发电公司与交易中心的序贯不完全信息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求解模型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合同能否达成主要取决于交易中心对发电公司单位发电成本的估计。最后提出设计有效的实时电力市场竞价机制,鼓励发电公司揭露其真实成本,有利于电力长期合同的达成,从而提高整个电力市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利用SystemView动态仿真软件,建立获取眼图的仿真系统观察眼图,定性的分析码间干扰及噪声对基带传输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永安  陈才  张峁 《未来与发展》2010,31(2):102-105,113
本文针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从总量水平、经济社会结构、制度水平、创新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五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考察东北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的发展度水平,同时借助Fisher最优分割法进行系统分析后认为,改革开放30年,东北地区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现在处在第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By dividing its land surface into small squares and encoding their geographical and social contents, researchers at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LREIS) endeavor to ‘pack' China into a computer. As one of China's earliest and leading research groups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geography, LREIS has been heavily involved in the nation's geo-information science for over 20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