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借助文字强化形象优势新闻摄影的优势是形象,但任何形象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新闻摄影的“局限”也是新闻形象自身的弱点所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摄影运用形象“说话”、独立报道新闻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形象性再强的图片新闻,也离不开文字说明交代它的诸要素。不认识这一点,过份强调形象的独立性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设有一个摄影记者是完全依赖形象而不借助文字就能报道新闻的;只是因为他们是摄影记者,是以画面形象为主报道新闻的,文字在他们手中处于从属的地位。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形象自身就“立”不起来,也不可能有新闻形象的相对独立性。因而文字说明对于新闻摄影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2.
摄影记者光会照相是不够的,一个摄影记者如果光会使用照相机而不会用笔写报道,那么他不是一个合格的记者。摄影记者既要有娴熟的摄影技术,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既能拍摄出生动的新闻图片,又能用笔写出形象、准确、有深度的文字报道,两种手法相互配合,才能把党交给我们的新]司宣传工作,做得更生动、更形象、更全面。一、摄影记者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善于两条腿走路。摄影是摄影记者报道新闻的主要手段,但不是报道新闻的唯一手段。以去年的抗洪斗争为例,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当时身在抗洪前线,当他听说九江决D的消息后,立…  相似文献   

3.
从1990年银川第一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以来,报纸传媒认真贯彻落实会议提出的“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方针,加强摄影记者队伍建设,更新摄影记者的武器,加大图片新闻的分量,提高图片新闻的质量,使图片新闻在报纸版面上当“配角”,起“点缀”作用的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襄樊日报、陕西日报等一大批报纸一改过去重大题材只能用文字报道的陈旧观念,大胆地尝试用图片新闻反映重大主题,不少摄影记者更是冲破图片新闻不能进行深度报道,难以驾驭经济报道的束缚.开拓进取,成功地进行了用图片新闻报道重大主题、深度报道、经…  相似文献   

4.
不少新闻研究者指出,中国报刊界长期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只把文字记者真正看作记者,而把摄影记者当作为文字配图片的人员。他们一再呼吁,“要把摄影记者视为新闻队伍里的一个独立兵种。把新闻图片当作新闻报道的一种独立形式。”虽然早在1990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图文并重,两翼齐飞”作为我国报纸业务工作指导方针之一,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付诸实践;新闻摄影在报纸宣传中“独立兵种”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出现了不少上乘之作。然而,纵观报纸上的图片报道,缺乏新意,缺乏力度,平淡肤浅,甚至失实的报道常常见诸报章。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记者缺乏调查研究的功夫。 新闻摄影是用摄影的形式报道新闻。毫无疑问,摄影记者必须遵循新闻报道一般规律。调查研究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这不仅仅是对文字记者而言的,当然包括摄影记者在内。然而,这个问题往往被摄影记者所忽视。这种状况应该改变。 强调摄影记者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是新闻摄影工作性质所决定的。 第一,调查研究是摄影记者获取报道线索的必要途径。当新闻记者,搞新闻报道,就要经常不断地发现或获取新闻线索。只有这样,新闻记者才不致于“盲人骑瞎马”,在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中,才有可能抓住代表社会经济走向,反映时代精神的报道对象。新闻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有的人总在不断地发现,有拍不完的题材,忙得不亦乐乎,经常拍出平中见奇的力作,而有的人两眼茫然,感到无处下手,或老是拍一些人云亦云的照片?关键在于调查研究的功夫,实际情况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新闻摄影采访是摄影记者获得图片新闻的主要途径,它在整个摄影报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摄影报道成败和质量高低的决定性环节。但是由于新闻摄影的报道对象(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传播形态(附有少量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传播性质(视觉新闻)、技术手段(拍照)等的特殊性,就使它的采访具有不完全等同于文字新闻采访的特点。一、新闻摄影采访的形象积累所谓记者的积累就是采访前的准备活动,而摄影记者的积累与文字记者的积累相比,多了一项就是形象积累。因为新闻图片的社会效果是靠形象好坏来衡量的,如若形象不能在感官上或心理…  相似文献   

7.
文字报道可以通过上百、上千甚至上万字的无声语言向读者详尽阐述事件的原委,电视新闻可以通过连续的有声画面向观众讲述报道内容的方方面面,而图片新闻只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几十分之一秒的瞬间镜头在通常只有几十个字的说明文的辅助下来展现所要报道的主题。摄影记者要想让自己的“瞬间工夫”在读者的记忆中留下痕迹,只能靠平日里“厚积”、关键时“勃发”来实现。培养“形象”新闻敏感摄影记者除了应与文字记者一样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外,还应对“形象”新闻有较强的预见能力和驾驭能力。重大的突发新闻爱好者2003/8性、事件性新闻,是新闻摄…  相似文献   

8.
在摄影报道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摄影记者口述所采访的新闻事件时,将当时的场景、画面及发生发展过程描述得十分感人,但观其所拍摄的图片,却远不及口头描述的那么生动。究其原因,主要是摄影记者观察和捕捉瞬间形象的功夫不够,拍摄的新闻图片缺乏较强的形象表现力。主要用图片形象而非用文字语言报道新闻事件,这是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的重要区别之一,也是摄影记者独特的工作方式。因此,能否运用照相机新闻事件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当摄影记者摆开架式进行拍摄时,他的身前身后有时会冒出几位文字记者,同他一样操起“家伙”,有的是用“傻瓜机”,有的竟然也“长”、“短”兼备。于是,在你“咔嚓”,我也“咔嚓”的交响曲中,一种新的现象在传播圈里“曝光”了——这就是近年来兴起的文字记者摄影热。一为什么会出现文字记者摄影热?有人认为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闻机构传播手段不断改善的结果;也有人认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是记者在新闻现场以照相机瞬间记录的方式反映新闻事件,也就是说,摄影记者是通过照片上的形象来报道新闻的。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只有善于从纷繁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攫取最有新闻价值的瞬间形象,才能拍出真实、生动、感人的新闻照片。 新闻摄影同属新闻范畴,与文字报道一样,同样需要具备新闻“五要素”。新闻照片是用图片形式进行报道的一种手段,已成为报纸版面上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张好的新闻照片常有生花妙笔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题材用照片报道要比文字报道效果好得多,它毕竟是以真实的形象,浓郁的现场气氛,真情实感地记录了刚刚发生的一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容易让人信服。我在实践中经历的一件事,至今记忆  相似文献   

11.
“摄影记者”与“记者”的关系 “摄影记者”是以摄影为报道手段的记者。也就是说,“摄影记者”的角色首先是记者,然后才是摄影。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都是记者,他们各有不同,前者以摄影为报道手段,后者以文字为报道手段。现在的问题是,相当多的摄影记者对“摄影”角色的意识很强烈,而对“记者”角色的意识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读图时代”向我们走来。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使得人们更加青睐形象直观的摄影报道。当前新闻摄影已形成与文字报道同等重要的新闻力量,新闻照片不再是文字新闻的配角,它凭借其他记录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独立地发挥着其报道的职能。而在摄影报道中,摄影专题较之单幅的新闻照片在传递信息、传播知识等方面更具优势,堪称“读图时代”的重型武器。  相似文献   

13.
1956年,他当记者,我出生,27年后我与他同事时,觉得他和我一样年轻。他对生活、对工作,有一种永恒的热情。他虽年近花甲,却仍然两手油腻腻地在院里修他的摩托车,以使自己能够随时出征。他就是我们辽宁日报高级记者、摄影部主任蒋少武。新闻照片在报纸上常常充当美化版面的配角,作为摄影记者,蒋少武对此始终“愤愤不平”,说:“新闻照片首先是新闻。”为此,他集中精力,为新闻照片唱主角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在今天依然分工明确。去新闻事件现场采访的文字记者总要叫上摄影记者同行,以便配上图片。遇到摄影记者忙得拉不开栓的时候,文字记者往往急得抓耳挠腮。突发事件发生了,若是报社记者在现场,电视台记者未能赶来,那当天的电视新闻只好口述报道。如果文字记者精  相似文献   

15.
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如果能够很好地配合会使新闻报道锦上添花。本人通过多年来的新闻摄影实践以及近来担任文字记者的一些采访经历,深深地体会到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既不能机械地“合作”,也不能盲目地“单干”。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的这种“分”与“合”的关系如果拿捏得当,会充分发挥新闻照片在报纸版面上“一图胜干言”的良好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报社编辑部,文字记者为了丰富自己所写的报道,往往想起摄影记者:唉,配个照片吧。 摄影记者为了能使自己拍摄的照片作为单条新闻在报纸上发得突出些,便不愿意和文字记者一起去掺和。摄影和文字,到底谁配谁? 我以为,谁也不用配合谁,两者在报纸上不是主从关系,是并列同等的伙伴,只是报道新闻时所借用的手段不同而已。 文字和摄影,在报纸工作中应该是竞争和协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1956年,他当记者,我出生,27年后我与他同事时,觉得他和我一样年轻。他对生活、对工作,有一种永恒的热情。他虽年近花甲,却仍然两手油腻腻地在院里修他的摩托车,以使自己能够随时出征。他就是我们辽宁日报高级记者、摄影部主任蒋少武。新闻照片在报纸上常常充当美化版面的配角,作为摄影记者,蒋少武对此始终“愤愤不平”,说:“新闻照片首先是新闻。”为此,他集中精力,为新闻照片唱主角而奋斗。当儿童团长出身的蒋少武,刚刚背上照相机时,编辑要什么,他就去照什么。久而久之,他发现那些溜光  相似文献   

18.
以图片瞬间形象报道新闻的摄影记者,首先要会抓新闻,按新闻规律开展工作,这是新闻摄影记者不同于其他摄影师的重要区别。新闻摄影有其自身规律,重视研究其特点,探讨新闻摄影的优势与局限,强化摄影记者的形象表现力等,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新闻摄影报道的是新闻,因此它受新闻规律的制约,这是新闻摄影区别于其他摄影门类的特性之一。新闻摄影的形象性,即通过直观可视的图片形象报道新闻事实,又明显区别于文字新闻。因此,新闻性与形象性二者的结合,是新闻摄影这种报道形式能够独立存在的根本条件,也确立了它在新闻事业中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9.
过去,摄影记者只是拍照片。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记者朝多能化方向发展已成必然的趋势。不论是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都应该而且都可能向对方学习,分别拿起对方的武器,在报道新闻中多方出击,为报纸提供及时的、符合新闻规律的稿件。 近几年来,文字记者拍出好照片的例子很多,以新华社老社长穆青为代表的文字记者,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摄影记者当中,以工人日报的于文国和中国青年报贺延光为代表,在1998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一举获得文字类的大奖,这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罕见的。 摄影记者写文字也好,文字记者拍照片也好,各有各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照片是用照相机照出来的,不是用笔写出来的。摄影记者应该把主要功夫,用在拍好新闻照片上。对摄影记者的检验,最根本是看他能否拍出好的新闻照片。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摄影记者不仅不应忽视文字的作用,而且应该努力熟悉和掌握这一手段。提高文字水平,不仅可以补充照片画面形象之不足,而且可以更大、更好地发挥新闻照片的效能。为什么必须重视新闻摄影的文字手段呢?一、没有文字不行。新闻摄影固然有“一图胜千言”之长,却也有“无文不成图”之短。没有文字说明的新闻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