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其一,钓饵要小。在风浪的冲击下,相应地说漂的重量加大,咬钩拱漂的鱼儿会比无风、微风时能更早发觉异样吐钩而去。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钓饵(无论蚯蚓还是素饵)一定要比平时细、小,以便鱼儿能迅速顺利地将钓饵摄入口腔内部,饵进得深,鱼咬得牢,就是鱼发觉异样想吐钩也不易做到,逼它做出大的动作:“黑漂”或把漂拱起老高。经常垂钓的同志都知道,风中垂钓常常出现不是看不见漂动而蚯蚓被咬烂了”.就是漂大起大落的现象,这与钓饵的粗、大有直接关系。其二,露漂要少。有的钓友主张,风浪中浮漂露出水面的部分多了好,至少两三目…  相似文献   

2.
谭佛航 《中国钓鱼》2012,(11):58-58
这是2012年7月的事。几位钓友同去钓鲢鳙,其中一人上了多条,而旁边的那位用的是同样的饵,可他的漂却纹丝未动。问题就来了:用的是同样的钓饵,为什么鱼儿不咬旁边那人的钩?  相似文献   

3.
仲伟勋 《中国钓鱼》2005,(11):43-44
鱼儿在水中吸饵吞食咬钩的信号,是由水面上的浮漂相应动作传递给垂钓者的。浮漂运动的漂相,可表现出鱼儿吸饵吞食咬钩的全过程。为简洁分析鱼儿吸饵吞食咬钩全过程的各个动作,将其全过程分解为五个动作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耕夫 《垂钓》2012,(6):28-30
所谓调口,就是让鱼儿适应并认可钓饵的口味;而调口时间,就是鱼儿从品尝钓饵到放心吃饵的时间。把握好这两个要素,我们在野钓的时候,就不愁大鲫鱼不来问钩了。  相似文献   

5.
张铨 《钓鱼》2007,(17)
高手钓鱼,以快制胜。钓快鱼,就必须善于钓口动漂。抓住咬钩第一时间,抓住最佳时机,才能够高速度高效率。所谓口动漂,就是鱼儿刚刚吞饵入口一刹那的漂相,主要是漂尾有速度有力量的一顿。(而体动漂是鱼儿含着钩饵抬头起身或者游走时的漂相,通常是平稳缓慢的下沉或者上送。)  相似文献   

6.
郅辽 《钓鱼》2012,(13):16-17
商品饵是伴随“台钓”出现的。以调4钓2、搓饵钓底为核心的“台钓”用鱼儿爱吃、引诱力很强的鱼饵将鱼引聚在一起。其中引鱼是关键,可分三步走:1.按一杯饵料一杯水开饵,以松软适中并有一定黏性、状如饵垂为准,要求饵入水后膨胀并扩散成粉末状。然后搓大饵抛钩,一般抛钩5次后鱼就能凭嗅觉发现扩散的鱼饵了。2.改搓小一点的钓饵,连续抛钩10次,完成做窝。在此过程中即使有鱼咬钩也不要提,以免惊鱼和造成鱼对钓饵的警觉。3.进一步缩小钓饵体积,搓得更小些,以迎合鱼的吃口达到规范鱼讯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泥塘打投竿,有时会碰到饵钩埋入泥中造成不上鱼的现象,鱼儿没法看见故为失败之因。于是乎就在炸弹钩上下功夫,务必使钓饵不沉底浮于地面我有一招,可解决此问题。用塑料泡沫制成托饵  相似文献   

8.
一、传统约法,仍有雾化台钓法用饵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钓饵的“雾化”,雾化的饵增加了饵的可视性,迅速扩散了饵的味儿,诱鱼效果因而比较好。传统钓法一般在野外的自然水域进行,这些地方的鱼情特征一般是大鱼数量稀少,小杂鱼数量较多,鱼儿普遍地比较狡猾。若照搬台钓法的钓饵,鱼饵快速地化散,可以想见,一定是手忙脚乱地频繁换饵,慌慌张张地提竿,难得钓上片鳞。当然,传统钓法并不排除使用雾化的饵,相反,钓友们还创造了钓饵同蘸饵、包饵相结合的钓法,较好地解决了饵对钩的附着力同饵的雾化效果之间的矛盾。传统钓法中,这种钓法专…  相似文献   

9.
衣善新 《钓鱼》2009,(10):22-23
我在《再谈盲区》一文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 “在上面的分析中,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大多没有考虑鱼钩的重量。实际上,在钓鱼活动中,鱼钩对漂尖的影响很明显。如果调目多于钓目,饵的化散和鱼吃饵抬头引起的漂尖反应是不同的。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钩的重力所引起。钓饵化散时,钩对漂尖仍有作用,漂尖上送少些。鱼吃饵上送时,钩在鱼嘴里,已不对漂尖发生作用,漂尖上送的距离要大些。”  相似文献   

10.
管察 《钓鱼》2010,(1):16-17
钓鱼人对鱼钩的取舍主要凭经验,由钩形的宽窄长短、钩条的粗细软硬和钩尖的锐利与否等方面入手,崇尚小钩钓大鱼、一钩通用,什么鱼都能钓。其中对钩形的选择是出于它适合装哪种形状的饵,以及钓饵与鱼目的配合。如钓饵用蚯蚓,地蚕等软体虫饵,钩柄就长一点;用面团或红薯块装钩,则用钩门宽、钩柄短的钩。  相似文献   

11.
台钓不论是搓饵钓底,还是拉饵钓底,尤其是拉饵钓浮,都离不开拉丝粉。拉丝粉就是俗称的面筋,是将小麦面粉,经过揉洗,去掉淀粉,剩下小麦蛋白,经过进一步加工,就成为我们钓鱼所用的拉丝粉。拉丝粉黏性极强,在我们掺对饵料时,拉丝粉起着黏和作用,钓饵里掺对上拉丝粉,抛竿时饵料不散,入水后饵料开始雾化散落,最后拉丝粉和少数饵料残留在钩上,在水的作用下,漂漂荡荡,既能诱鱼,又便于鱼儿吸食入口。  相似文献   

12.
一般来说,用手竿在自然水域(湖、河、塘等)或在精养塘内垂钓,从具体的钓法来分,有抛钩与引钩两种。 抛钩:将挂妥钓饵的钩子送入“窝中”,待浮子有下沉或上浮的反应时,动竿起钩。也就是说等鱼儿上钩、有点守株待兔的味道。 引钩:将挂有钓饵的钩子送入“窝”中,每过3~5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间隔),轻轻提竿起钩(钩子不出水面),再轻轻放下,使钓饵在水中上下移动,引诱鱼儿吃饵上钩。 从几年的垂钓中我体会到,后一种钓法(即引钩)效果明显比前一种好,抛钩钓法在精养鱼塘内尚能有所收获,因为精养塘内毕竟鱼的密度大,会找上“门”来。而在不养鱼的自然水域中,鱼少且分散,此种钓法的收效  相似文献   

13.
炸弹钩一般多被用于湖、塘、水库里垂钓。这是由其特点决定的。炸弹钩用的是糟食,利用水体的浮力使其膨化开,又利用面粉等自有的黏性产生的张力,使饵砣不致于摊开,以一种云雾状(我们不妨叫它“糟饵云”吧)来迎接鱼儿的嘬食。湖塘、水库是静水体,“糟饵云”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等待鱼儿发现并嘬食。而江河是动水体,常常是打下去的钓饵在  相似文献   

14.
软饵     
张炎冰 《钓鱼》2011,(18):21-21
用商品饵做钓饵,制作简单,只须按包装袋上标明的饵水比兑水,然后搅拌、存月艮就能搓到钩上。可是饵大了鱼吸不进嘴、硬了又会挡口,就是鱼吸进了嘴也会吐出来,所以“台钓”要求钓饵“软如耳垂”,入水后3分钟内不会溶化。  相似文献   

15.
手竿底钓中的传统朝天钩钓法和现代的台钓法各有优劣。 朝天钩钓组,钩坠一体,钩坠的重力大于或等于漂的浮力。钓线把漂与钩直接连接,钩动漂即反应信号。对地形的适应性强,抗风浪。这是朝天钩钓组的突出优点。由于钓饵(钩)和拴钩的线距离太近(俗称“碰鼻钩”),使鱼增加了警惕性,不敢大胆吃饵。  相似文献   

16.
黏饵     
张炎冰 《钓鱼》2011,(21):32-32
黏是钓饵的基本状态。台钓之前除了诱饵松散,采用植物性钓饵时一般都要经过兑水、搅拌、蒸煮,然后切块或揉捏后才能装到钩上。这样制作的钓饵都比较黏,具有入水不化不散、持钩时间长的特点。为了省却制饵麻烦,用米饭粒、浸胖的麦子、煮熟的玉米粒做饵也是以黏为基础的。传统钓鱼用黏饵是因为坠钩沉底,鱼标不反应饵重变化。钓饵松散了,从钩上...  相似文献   

17.
初学钓鱼的人,往往对鱼儿吃钩时的提竿时机掌握不好,不是过早就是太迟。我在垂钓中,学习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一个掌握提竿时机的方法,称它为“动态提竿法”,应用上易掌握并且上鱼率较高。 动态提竿法,就是在鱼儿吃饵钩引起的浮漂(竿梢)的变化过程中,不失时机的提竿,以达到获鱼的目的。首先垂钓中对浮漂(竿梢)的“三态”概念的明确:一是静态,就是钓组入水后,浮漂在无鱼吃饵钩时的固有状态。如星漂在水面上几星,立漂在视目出水几目,无漂钓,竿梢的固定形态等;其二是动态,就是当鱼儿吃饵钩时,引  相似文献   

18.
张仲斌 《钓鱼》2006,(12):24-25
能够影响或左右池塘鲫鱼咬钩标象灵、钝(鲫鱼吸钩通常也称咬钩,咬钩的频率、快慢在浮漂上以漂汛的形式传给钓鱼者。漂汛多或密称为灵敏,反之则称为迟钝。)的因素颇多。而作为引诱池塘鲫鱼吞咬钩尖上的小小钓饵。是各种因素中重要的一条。因为钓人的钓组.第一时间接触池塘鲫鱼嘴唇的首先是钓饵。所以钓饵的味型、状态如何。对鲫鱼的咬钩在浮标上灵、钝反应有异。它对垂钓效果高低,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钩上的饵。池塘中的鲫鱼不愿意吃,或者不对胃口。  相似文献   

19.
有人认为漂钩组合上“一钩之差”的重力甚微,落地无重力,与总重力比微不足道。漂坠比重近于1,漂稳定性将很差,不会敏感地传递上鱼信号。事实并非如此。 台钓与传统钓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一切信号能精确定量显示,比传统的粗放型为优。传统漂能显示四个信号:抖动信号显示鱼吞饵  相似文献   

20.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6,(9):15-15
钓草鱼的三种调钓方法:1.挂双饵调标:挂双饵调标的目的就是要让双饵悬停于半水,那么,如何做到准确地使饵钩悬停于鱼儿活动的泳层呢?其实,这种调标法是再简单不过了。首先,在双钩上装挂施钓时所用的大小相近的饵料,然后将鱼标往铅坠方向移动(使饵离底),通过修减配重的铅皮,来实现钩、饵、坠悬离水底的目的。当然,浮钓草鱼时,对于这种双饵调标法,其精准度不必要求过高,浮力调大一些也无妨。2.无钩调四、五目钓二、三目:是底钓草鱼时采取的一种调钓方法。它能使饵钩很自然地落于底部,以诱骗大草鱼放心、大胆地吞食钓饵。这种调钓方法既能使钓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