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朝熙  李寒停 《钓鱼》2011,(22):20-21
"氧债"一词,也许对于绝大多数钓友还很陌生,这词出于运动生理学。对于钓鱼,或者扩大一点说养鱼,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氧债就是鱼类在水中由于主客观原因,身体出现缺氧状态,以致发生一系列失常行为,让我们来看看氧债对钓鱼有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氧债     
“氧债”目前已引起了我国运动生理学界的注意,新修订的全国体院通用运动生理学教材(1989年)也部分更新了氧债理论,删去旧版错误,但还采用了氧债一词,未改动。氧债还是氧债,只是有了新的内涵机制。 我们可以先从一个基本问题入手来考查氧债的机制,也就是运动后恢复期氧耗高于静息水平这一客观事件的机制问题:运动对人体产生了什么影响?影响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邢乐仁 《垂钓》2009,(4):60-61
什么是氧债?相信很多钓友对这个词都很陌生。如果用比较通俗的话解释,氧债就是因主、客观原因使动物体内出现缺氧状态,并导致行为一系列的失常。  相似文献   

4.
运动后一段时间内氧耗保持高于静息水平,这一比静息时额外多的氧耗一直称之为氧债。且因氧耗机制存有许多矛盾以及原则上存在着认识的限度,所以,对始于生理现象观察而命名的这个语词——氧债,在使用时要特别留神。 由于知识领域有了长足进步,氧债招来的责难越来越多。假若不是出于专业科学的需要,人们一般不太情愿去更动这个语词。有人建议废除这个容易引起误解的词,但又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可以替代的  相似文献   

5.
邢乐仁 《垂钓》2009,(6):64-66
经验丰富的钓友都喜欢迎风垂钓。迎风时虽然抛竿困难外加人受罪,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后,这些迎风钓鱼的钓友多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那么我们能否把风力、溶解氧和鱼的食欲(氧债的出现)三者串联起来,把迎风垂钓的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6.
实战说氧债     
华朝熙 《垂钓》2011,(5):30-32
“氧债”是水产养殖的专业术语,泛指动物(包括人类)由于自身因素或外界环境原因,导致缺氧而改变了日常的生活规律和行为。我总认为钓鱼与养鱼是一脉相通的——对象都是鱼。古语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因而,必须对鱼有所了解,才能将鱼钓好。  相似文献   

7.
人们谈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一般是指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和协调性。然而,对于一个中跑运动员来说,短跑速度、跑和呼吸的技能、氧债耐受能力却是其提高运动成绩所必须具备的专项素质。其中氧债耐受能力更是主要的因素。所谓氧债耐受能力,是指运动员在激烈运动中,机体对氧气的需要量超过所吸入的氧气时坚持长时间持续快跑的能力。在跑的项目  相似文献   

8.
<正> 人体剧烈运动终止后,在一定时间内耗氧量仍然超出安静状态下的耗氧量,生理生化学上把这一部分额外超出的氧量称为氧债,亦即运动时欠下的而在运动后需要偿还的氧。氧债假说是由希尔及其同事于本世纪20年代建立的。当时他们是试图把运动后恢复期内氧的消耗与乳酸的代谢联系起来而作的一种尝试。1933年,玛格利亚把氧债区分为快成分(非乳酸氧债),和慢成分(乳酸氧债),改进了希尔的氧债假说,从而形成了较完整的氧债概念。然而新近的许多研  相似文献   

9.
运动与氧债     
1.产生氧债的原因 运动开始时,由于内脏器官(如心脏、血管、呼吸器官等)本身的机能惰性,使摄氧量不能立即提高到应有水平来满足需氧量的要求,这就欠下了一部分氧债。 如果运动强度很大,即使循环呼吸机能达到最大水平,所摄入的氧仍不能满足需氧量,这就欠下了氧债的另一部分。运动强度越大,时间越长,氧债越大。人体耐受氧债能力随训练程度不同而有差  相似文献   

10.
剧烈运动后恢复划内耗氧量增加传统的被认为是用以偿回运动过程中的氧分,即通常称为氧债。运动后耗氧量的恢复曲线可以分为明显的快速恢复时相和更长持续时间的缓慢恢复时相(图一)。长期以来认为,运动后恢复期耗氧量的快恢复时相代表偿回非乳酸性的氧债,而缓慢恢复时相则代表偿回乳酸性的氧债。这种经典的氧债学说受到了许多实验研  相似文献   

11.
邢乐仁 《垂钓》2009,(7):64-66
对鱼来说,氧债现象是可怕的,轻程度的氧债现象会使鱼食欲减退甚至停食,重氧债现象会让鱼出现浮头现象,甚至会使鱼因缺氧而死亡。不过作为一个种群,鱼类已存活和延续了亿万年,它们早已总结出一套克服氧债现象的有效办法。(一)加快呼吸频率,同时静止不动,减少体内氧的消耗:(二)迁徙到富氧区继续进行摄食活动:(三)建立“生物钟”体系,在一天的某一时间段内集体出动摄食:(四)在水体内寻找能抵御缺氧的“保健品”,提高自身耐缺氧能力。  相似文献   

12.
1.中距离跑项目的特点 1.1 中距离跑属于极限下强度的项目,这种强度所特有的指标是氧债。在中跑过程中,由于氧债不断积累,缺氧的程度不断增加,在比赛或考试的后程,氧债增加可达20-30升,在血液中乳酸量增长可达270毫克-300毫克, 出现最大需氧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运动生理学》教材中的氧债定义及有关氧债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有关定义、使用不当的概念和部分计算公式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4.
柏名荣 《钓鱼》2005,(3):27-27
鱼属变温动物,温度、气候、溶氧是制约鱼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能够正确认识到温度、气候、溶氧对钓鱼的影响,对钓鱼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最大摄氧量(VO2max)反映了机体吸入氧、运输氧和利用氧的能力,是评定人体工作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有氧能力对于冲刺快跑过程中增加有氧代谢的能量释放,迅速使高能磷酸化合物实现有氧再合成,以及迅速消除非乳酸性氧债,延缓疲劳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邹思全 《钓鱼》2013,(15):18-20
钓鱼,大多是跟老人们学会的,而我未跟任何人学过就会钓鱼,算无师自通。自从订了《钓鱼》杂志后,在这位良师益友的指导下,我的钓鱼技术更是突飞猛进。父亲是1998年退休后才跟我学会钓鱼的,儿子、女儿、媳妇也都跟我学会了钓鱼。父亲邹成德:钓鱼是一项高雅的户外运动,既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又能锻炼身体。水边空气清新,氧离子丰富,是老年人不可多得的休闲场所。  相似文献   

17.
一、经典氧债学说的形成1、氧债的乳酸学说1907年Fletche和Hopkins证明,当刺激离体蛙肌肉而收缩时,就产生乳酸,把疲劳的肌肉放在氧气中,乳酸就消失。这些学者假设肌肉收缩时产生乳酸,而氧气则是清除乳酸的必要条件。1910年Hill证明肌肉  相似文献   

18.
《运动生理学》教材中自稳态、渗透压、等渗溶液、运动总需氧量、最大摄氧量利用率、非乳酸氧债、乳酸氧债、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肺泡通气量、分压等概念的定义存在着逻辑性错误或知识性错误,应加以修改,还有一些概念的定义,应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一、速度耐力素质是关键800米跑是介于短跑与长跑之间的中跑项目。它的特点在于要求运动员具有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比较高速度跑的能力,也即有较好的速度耐力素质。从人体活动的供能方式来看,无氧酵解(乳酸能)是速度耐力素质的物质基础。据研究所知,800米跑由糖之酵解供能而造成的氧债达75%。氧债总量达19升是所有跑的项目中绝对值最大的。显然,只有提高机体的无氧酵解(乳酸能)和耐氧债的能力,从而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耐  相似文献   

20.
笑若花     
李海齐 《中国钓鱼》2005,(10):65-65
老伴怪夫不理家, 赌气同行钓鱼灯。 我挂钓线她织衣, 我摘鱼获她斟茶。 天生聪慧读债漂, 夺过钓竿试一把。 气恼早飞九天外, 鱼跃人欢笑若花。笑若花@李海齐!成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