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客观地说,在生活服务类报纸还没有大量出现的时候,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周末”版面曾经有效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报纸扩大影响和赢得广告客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后来随着许多市场类报纸和其他新兴媒体出现,风光不再,在“天天周末”的口号下,大多报纸纷纷取消周末版。近几年,随着《南方周末》、《新周报》、《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凤凰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等周报和周刊的蓬勃发展。又有诸多报纸重新开设周末版,在新疆,《新疆都市报》的《第六天》,《乌鲁木齐晚报》的《法制周末》推出后都有不错的口碑。  相似文献   

2.
成放 《新闻实践》2010,(7):78-80
平时也订阅和浏览一些读书类杂志和报纸,诸如《读书》、《书屋》、《书城》和《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等,但从未读过《南方都市报》的“南方阅读”周刊。经朋友推荐,笔者找来一读,真有“相见恨晚”之感。  相似文献   

3.
周益  张健挺 《青年记者》2007,(17):58-59
周报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尚无一个公认确切的定义,本文所指的周报,是《南方周末》、《申江服务导报》这样相对于"日报"的每周出版的报纸。它与周刊没有截然可分的界限,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相对较差的印刷质量和较低的销售价格。周报的发展植根于中国媒介竞争发展的整体环境,而周报的竞争策略,也必然围绕这一点展开。目前国内报业资本向周报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拥有“九刊”:《南方月刊》、《城市画报》、《名牌》、《南方人物周刊》、《21世纪商业评论》、《商务旅行》、《南都周刊》、《风尚周报》、《第一消费》。九大刊物有直接属于集团主办的,更多是分属其不同的子报。如《城市画报》、《mangazine名牌》、《南方月刊》均属集团直辖管理,而《南都周刊》、《风尚周报》属其子报《南方都市报》出品,《21世纪商业评论》、《商务旅行》由21世纪报系运作,《南方人物周刊》则是由南方周末报系产出。  相似文献   

5.
《新闻实践》2013,(9):16-16
由传媒梦工场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联合推出的“中国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以及与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3自媒体影响力排行榜”是本次峰会的两大看点。中国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报纸:《人民日报》、南都全媒体集群《南方都市报》、《新闻晨报》、《扬子晚报》●杂志:《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创业家》、《三联生活周刊》、南都全媒体集群《南都周刊》、《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6.
女性媒介主要是以女性为阅读视听对象的媒介,是反映女性生存状态并服务于女性生活的媒介。女性媒介影响着女性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世界上最早的女性媒介是18世纪英国的《淑女使者》、《旁观者》和《妇女周刊》等。中国的女性媒介发端于“五四”时期。当时的女性媒介包括女性杂志和女性报纸,主要有《新妇女》、《妇女评论》、《妇女声》、《妇女周报》等,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了数十年“一枝独秀”的风光后,全国的广电报呈现集体乏力之势。这有其客观因素,从格局上看,日报与周报在打了十几年的仗后,日报军团以“数”取胜,仅仅在杭州,报摊上摆着数十种本地报纸中,口报就占了七、八成,近年来快速扩张的日报拉拢了一大批周报阅读群体;另外,即使在周报市场上,广电报原来的优势也荡然无存,因为依托日报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的周刊,如《今日早报》的“城市假日”、《都市快报》的“都市消费”、《钱江晚报》的“生活家”,走的都是广电报的家庭生活服务类路线,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发展往往需要文化的推动,而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大众传媒,有品质的文化报道可以提升大众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有助于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并惠及物质文明建设,因此,严肃的综合类新闻周刊、周报都很重视文化报道。本文将对具有典型综合类周刊、周报特征的《三联生活周刊》、《新民周刊》和《南方周末》的文化报道在文化价值取向、题材类型、报道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对当前重视文化报道的综合类新闻周刊、周报在文化报道的内容呈现上有个宏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从“周刊”的视角看,福建有《闽北日报》的《武夷周刊》,《闽西日报》的《生活专刊》,《闽南日报》的《周末》和《闽东日报》的《星期刊》等。新时期最能反映报纸变化的是周刊,即每周一期的专刊副刊。它与每天滚动的新闻版面形成报纸的两翼,以其雅俗共赏的品质,加大了新闻纸的阅读密度,拓宽了辐射面,使区别于网络的纸质媒体有了新的阅读张力。  相似文献   

10.
赵林云 《传媒》2006,(8):61-62
探索女性报纸的新闻之路 提出女性新闻概念,寻求理论指导到目前为止,《都市女报》是除了《中国妇女报》(周六报)之外唯一的一份女性日报类报纸,这种特殊的身份决定了她和全国其他几家女性周报的差别.与《今日女报》、《现代女报》、《新女报》、《当代女报》和刚刚创刊的吉林的《时尚女报》相比,表面上看,仅仅是出版周期的差别,但正是这种差别,决定了她几乎是迥异于这几家同类报纸的办报模式和成长道路.  相似文献   

11.
王勇 《新闻知识》2001,(11):16-17
近来,新闻界产生一个不小的震动,国内众多媒体报道:创刊于1988年,发行量不足5000份,当时的湖南省体委机关报———《体坛周报》,一路以几何级数壮大的速度,悄无声息地占领了全国体育类报纸市场。进入今年七月份,该报周发行量一举突破300万份大关,成为全国期发数量最大的周报,被誉为中国的“体育报王”“周报王”,该报今年创办的《足球周刊》、《棋道》杂志,期发行量也已超过20万份;该报至今在全国设有30个分印点,在8个城市设立了工作站,在10个国家常驻有近20名特派记者,拥有包括卫星传版系统在内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从“体验式营销”看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经营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精品购物指南》创刊并获得成功后,生活服务类报纸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如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上海壹周》、天津的《假日100天》、广州的《周末画报》、重庆的《新女报》、长沙的《今日女报》、大连的《大连女报》、武汉的《第1生活》(知音期刊集团2005年9月推出)等。生活服务类报纸虽然只是周报,但其中不少报纸期发量雄居当地报纸之首,年广告收入达到数干万元,被誉为报业的“金矿”地带。然而近几年来,报纸发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生活服务类报纸的发行下滑问题越来越突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认为,生活服务类报纸突破发展瓶颈的思;路有两点:一是要打好“服务牌”,认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生活服务类报纸主要为读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咨讯;  相似文献   

13.
佚名 《新闻世界》2008,(3):23-23
一个在街头巷尾守着书报亭讨生活的报贩子,却能赚得月薪8000元以上。上海的一个报摊主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MBA课程。我经常到楼下买报纸和杂志,逐渐地便和摊主混熟了。前些天,这位摊主问我,你每个月要买多少杂志?我算了算,《中国企业家》、《财经》、《名牌》、《三联生活周刊》、《南都周刊》等,再加上一些影碟和旅游杂志.一个月总在三四百元。他又问:“这些杂志你都保存吗?”我说:“保存它干啥呀,全是看完就扔。”他就说:“那好,以后你不用买了,你每个月给我30元,随便你借。”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对传统的纸质媒体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地市一级的党报,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才能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和上一级党报不断延伸的触角的挤压下,立足本土,办出一张具有地方特色,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报纸来?2004年1月《长治日报》创办了四份周刊:《经济周刊》、《人才周刊》、...  相似文献   

15.
新竞争环境下证券报的财经新闻报道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第四季度,《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两张财经日报相继在上海诞生.这是中国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此前,中国内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经类日报,只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财经周报或周二报.或者是财经类报纸的分支——以《上海证券报》为代表的证券类日报。财经类周报以深度报道见长,证券类报纸以细分市场的专业性报道见长。由于《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兼具了时效性强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对于俗称“三大证券报”的《上海证券报》、  相似文献   

16.
世纪华文 《今传媒》2009,(12):128-128
全国性财经类报纸中,一类是周一至周五出版的日报,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为代表;一类是财经类周报,以《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和《华夏时报》为代表,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2010,(8):4-4
自《十堰晚报》率先推出3D版报纸至今,我国已相继有多家报纸推出了3D版。5月27日,《南方都市报》推出3D报纸特刊;6月3日,杭报集团旗下的《每日商报》、《都市周报》同步推出了3D报纸:  相似文献   

18.
《新闻记者》2006,(8):70-70
即日起,读者可以在文新传媒网(www.news365.com.cn)上订阅《新闻记者》。在文新传媒网搭建的基于电子商务的网上报刊发行平台上,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旗下各种报纸和杂志,包括《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日报》、《东方早报》、《东方体育日报》、《文学报》、《文汇读书周报》、《上海家庭报》、《上海星期三》、《外滩画报》、《新民周刊》、《新闻记者》、《新读写》等纷纷在网上迎候读者订阅。读者登录文新传媒网,点击订报系统登录为会员后,即可用银行卡实现网上付款订报。文新传媒网网上报刊发行平台的全面开通.预示着文新报业集团的报刊发行开始跃入电子商务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新闻前哨》2007,(1):67-67
据《互联网周刊》近日报道:Google们已经逼迫传统广告业进行一场彻头彻尾的革新。笨重的传统广告业终于开始自我救赎。2006年11月22日,美国7家报业集团与雅虎签署协议分享在线广告业务,加入协议的报纸包括美国38个州共176家报纸。这些报纸将于12月开始与雅虎在线求职网站HotJobs开展合作,并逐步转向其他类型的在线广告。而在月初,另外50家日报则和Google展开了更加深入的合作,这些报纸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等。  相似文献   

20.
刘静 《青年记者》2007,(12):117-117
目前招聘类报纸的广告业务已进入平台期,并呈现下滑的趋势,仅靠纸质媒体广告收入的单一经营模式面临考验。上海《人才市场报》、《北京人才市场报》、《前程无忧》、《手递手》、《北京劳动就业报》都开始探索与网络相结合的运营方法,除此之外,许多综合报的人才专版,如《北京青年报》的《人才时代》周刊,《北京晚报》的《人才周刊》等,则是附着在大报的网站上。它们的网络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很多问题。不“触网”怕跟不上“潮流”,“触”了网却又徘徊不前,这是许多招聘类报纸面临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