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范仲淹对后世的影响可以用"崇高"一词来概括。他不仅是一位能唤起我们崇高感受的崇高者,他一生的从政为文、建言兴制、身体力行,无不出于崇高的心灵。作为学术思想资源,范仲淹的崇高特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人格主体性崇高、态度认知性崇高、实践性崇高和审美性崇高。  相似文献   

2.
崇高与悲剧     
崇高与悲剧是两个重要的美学范畴.虽然它们由来已久,但是直到近代美学家们才开始关注两者之间的联系.本文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两者在审美特征和审美心理上的相通之处.但相通不等于等同.悲剧是崇高在艺术上的一种形式,悲剧总是表现崇高,而崇高并不一定是悲剧.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红旗渠及其精神是美的,崇高是一种审美形态,阐述了红旗渠及其精神的崇高,即红旗渠及其精神美在崇高.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崇高将人的认识能力、情感与欲求能力,自然、自然的合目的性与自由等整合在一起,以致最终形成以认识(“真“)为基础,以心理情感体验(“美“)为场,以道德伦理(“善“)为指归的全方位多层面的立体审美空间.这种内在的审美心理结构为:惊讶/骇--压抑,抗争--积聚,喷涌--涵咏.它具有矛盾性(混杂性)、运动性、超越性(道德性)特征.其意义与价值在于大大拓展了主体的审美心理空间,提升了主体的的审美体验能力,从而完善了主体的情感--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崇高美”是教学过程中文与道的凝聚,是崇高思想感情的熔铸和升华,是教师凭借卓越高超的教学艺术所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能使学生心灵受到熏陶感染、激发学生审美情感的艺术境界。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崇高美,对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为此,我在教学中尝试从以下两方面去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康德崇高美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崇高的内涵来看 ,康德把崇高分为客体的崇高、客体表象的崇高和心意情调的崇高 ,揭示了崇高作为审美范畴和审美客体的客观性 ,弘扬了崇高的主体性。从崇高的根源来看 ,康德把崇高的根源归因于主体的内部机能 ,试图克服崇高事物的巨大威力与主体恐惧心理的矛盾 ,分析二者的对立与统一 ,不是统一于崇高事物 ,而是统一于主体的内部机能 ,从而凸出了主体的勇气、力量和自我尊严感 ,也倡导了主体对客体的超越。康德还深刻地揭示了崇高的心理机制 :由崇高的事物审美感官难以把握产生痛感理性观念引导想像力自由驰骋掌握崇高的事物产生崇高感。康德的崇高理论代表了德国古典美学崇高理论的最高成就 ,为现代崇高理论的发展作了坚实铺垫。  相似文献   

7.
怪诞在我国很少被研究,为了深入认识怪诞的实质和特征,本文参照托马斯·门罗审美形态学的分析标准,从结构要素、要素间相互关系和结构整体的接受作用三方面对怪诞、优美、滑稽、崇高、悲剧等审美形态进行分析比较。这一新角度的透视,一方面使各审美形态的特点充分暴露,另一方面也使怪诞的实质和特征更加显豁。  相似文献   

8.
胡风文艺思想是“五四”现代性影响下的以崇高型美学为支撑的文艺思想,它以真实律为中心,理论上反对古典和谐型的审美形态。另外,胡风以这种理论要求扶助文学创作,注重悲剧的艺术作用,为崇高型审美形态在40年代中国美学理论和文学创作中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崇高是一种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的美学范畴,语教学需要这样的情感美育。教师从鉴赏作品人手,引导学生对意境、语言及风格进行体味,把握崇高美在作品中的显现,让作与读的情感在崇高美的震撼和感染下产生共鸣,这是语教育所能体现出的独特的人关怀。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认为艺术典型创造的关键是刻画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性格。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使创作客体有了很大的变化,创作主体的审美理想、接受者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艺术典型的时代性格在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这两个层面上也就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作者拟从艺术典型的崇高美这一美学角度来探讨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1.
柏克与康德是西方崇高理论的代表人物 ,二者都认为崇高对象带有可怖性和与人敌对性 ,崇高是由痛感转化而来的快感。但二人理论亦有不同之处 ,柏克重感性而忽视理性 ,将崇高的根源归结为主体的生理结构 :康德努力使感性与理性统一起来 ,但实际偏重理性 ,认为崇高的根源在于人的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2.
崇高新论     
在考察、评价西方著名美学家关于崇高的理论后,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崇高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崇高概念的四个发展阶段是由内在精神对物质形态的依赖过渡到摆脱外在物质形态的历程,崇高既不是纯客观,也不是纯主观的东西,而是存在审美主客体关系中的,由主客体共同构成的,对人的生存具有重大意义的对象提炼后与人的意识组合而成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13.
太空科幻电影作为科幻电影亚类型的一个重要分支,尤其是伴随着数字技术的高度发达,已成为深受观众所喜欢的电影类型之一。近些年来,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太空电影作品,这些作品在为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的同时,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审美特征,无论是在影像、叙事,还是在主题上都体现着"崇高"这一古典美学范畴,具有深刻的主体性内涵。  相似文献   

14.
党岱  杨丽 《文教资料》2007,(25):87-89
崇高是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优美、壮美有相通之处,但比优美更壮丽,比壮美更伟岸,并且在审美表达中更深刻,更富于理想性。崇高也是音乐美的一个重要范畴,真正具有崇高美的音乐,正是那些对人的生存和命运有着深切思考和关注,并且在这种思考和体悟中体现出的人的不屈不挠的奋斗、与命运的抗争等的生命之本真。  相似文献   

15.
体育美的崇高表现在体育运动、体育精神和体育观众三个方面。体育美的崇高是社会美崇高的表现之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体育美的崇高是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人在社会上的主体地位的确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现。这种阳刚之美对激励国民精神,催人奋发向上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壮美与崇高是中、西文化所产生的两个不同的审美范畴,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本文通过对壮美范畴产生渊源的疏理及其本质内涵的分析,并与崇高相比较,揭示出二者所分别代表的中、西文化不同的超越方式:向无限的回归和向无限的挣扎,前者导向与对象的亲和融合,后者导向对世界的征服和占有。二者超越方式的结合,构成共时态人类文化的最佳生命超越方式。  相似文献   

17.
文学艺术中的“崇高感”问题始终是审美艺术的一个热话题。中国古典悲剧艺术可谓独树一帜,博大精深,但与西方古典悲剧比较也有相对的不足,“崇高感”弱化就是一个方面。中国古典悲剧崇高感的弱化是由多种文化因素导致的。通过中西方古典悲剧的比较分析可知,古代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宗教意识等因素直接影响着、甚而决定着中国古典悲剧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和艺术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崇高是西方美学中基本的审美形态之一。自从美学这门学科诞生以来,对它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从"崇高"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发展来看,其大体可分为神性崇高和人性崇高两个阶段。由神性崇高向人性崇高的演变,既体现了人类征服与改造自然力量的增强,也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精神意志由觉醒到膨胀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精神是他的实践美学思想及其崇高审美形态的基础。它给人们提供了深刻认识毛泽东实践美学思想与崇高审美形态之间内在联系的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使我们对于这种内在联系亦即历史的和逻辑的必然联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仅从实践主体的群众性、矛盾斗争的绝对性、辩证理性的矛盾同一性及其转化学说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探讨。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和实践主体的群众性观点,是崇高美学精神产  相似文献   

20.
面对时下道德衰颓、人异化为经济动物的境况,美学势必担当起批判和矫治的重任。而“崇高”,这个并非纯审美的,不脱离道德伦理层面,长于批判的审美范畴,我们须借助其进行市场经济下人文精神的启蒙。崇高,应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美学追求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