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中国"博士专业学位"与美国"专业博士"概念内涵进行梳理,发现美国"专业博士"包括"普通职业型博士学位"和"第一职业学位中的博士学位",其概念范畴大于中国"博士专业学位"。进一步研究发现,美国"专业博士"中"第一职业学位中的博士学位"的教育层次并不一定是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博士层次教育(ISCED8级),而是硕士层次教育(ISCED7级),并以美国药学博士(Pharm.D.)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要深入探寻国外学位层次的"本质内涵",避免掉进名称直译的"表象误区"。  相似文献   

2.
培养目标与结果的不完全统一对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深入发展产生了负向作用。对学术学位及国外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在制度、模式和标准上的依赖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长此以往,专业学位博士生的培养极有可能被锁定在无效率状态之下。从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内生性与外适性机理出发,探寻促使其路径优化的系列纠偏措施——对内纠正对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多方因袭,对外摒弃对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盲目模仿,以期完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探讨教育博士论文包实施背景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选取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两位教育博士的论文包为个案,具体分析了教育博士论文包的结构和实施策略,并总结了教育博士论文包模式实施的成效和问题。认为教育博士论文包模式实施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改革者能否“在传统博士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之间维系平衡”。  相似文献   

4.
从统计数据看,虽然近年来我国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提速,但由于起步较晚、基数偏小,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模依然小于美国,结构、类型等方面也有一定差异。在比较与借鉴的基础上,应厘清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概念与范围,继续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结合西北工业大学的探索,建议进一步规范培养定位、加强产教融合、健全评价体系,不断推动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度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5.
从设置背景、目标定位、入学门槛、培养设计、课程结构、专业实践、学位论文以及发展状况等方面对美英两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美国和英国的工程博士教育发展模式,既存在一些共同特征,也有明显的差异。中国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充分利用“中国制造2025”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重要机遇,在充分吸收和借鉴美英等发达国家工程博士教育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注重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加强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和职业资格之间的有效衔接,更好地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通过梳理专业学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及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三个概念,明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随后,对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内部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分别进行阐述;最后,通过借鉴美国的质量保障经验,建构适应我国国情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美国哈佛大学以新知识生产模式理论与项目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项目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经费保障、毕业环节等方面的特色,认为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发展应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探寻教育博士培养的理论基础,促进教育博士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坚持实用制胜,完善教育博士课程体系;凸显教育博士“实践性”导向,注重情境体验;加大经费投入,赋予高校在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8.
美国教育博士(Ed.D)培养的"学术化"问题即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哲学博士(Ph.D)在培养模式上趋同的问题比较突出,美国教育博士培养机构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范德堡大学教育学院从培养目标、招生录取、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师资、学位授予等方面改革了教育博士的培养模式。通过对其教育博士和教育学哲学博士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化理解教育博士培养的专业学位特性。  相似文献   

9.
日本自2004年开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前仅设置法学学科,授予“法学博士专业学位”,其人才培养机制即代表着日本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现状。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从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统一与多样的招考制度,寓行于教的课程及教学,强制实践学分及内外双向评估等凸显了机构专门、多元培养、资格衔接、学位单列的特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博士人才培养方面,应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建立流线型培养过程,健全三维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分析发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尚存诸多发展矛盾,江西财经大学以案例为载体,遵循案例驱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理实融合”能力培育、强化“持续发展”特色属性和“中国管理”精神内涵烙印的“三个驱动”变革理念,把握“用案例讲好中国管理故事”的核心,围绕Why、Who、What、When和Where五个“W”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5W”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构建起支撑该培养模式的“154”实践应用体系。  相似文献   

11.
哈佛大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改革对世界各国教育博士培养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在回应专业博士教育社会质疑、弥补哲学博士教育长期缺失双重需要推动下,哈佛大学对教育博士学位培养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撤销原教育博士学位(Ed.D.)、新设教育领导博士学位(Ed.L.D.)、创设教育哲学博士学位(Ph.D.),形成了两种博士学位并存共生新格局。从培养模式比较看,专业博士回归“实践”属性,教育哲学博士凸显“学术性”特点,且两者均高度重视跨学科教育和培养质量提升。我国培养教育博士起步较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可借鉴哈佛大学经验教训,积极推动教育博士培养模式改革,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2.
潘磊庆  张伟  屠康 《科教导刊》2020,(3):66-68,180
本文对食品工程专业背景,研究生培养方案,社会认可度等现状进行分析,查找当前情况下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在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实际出发,围绕高校供给侧教育改革方针,积极改革课程设置,增强师资团队实力,提高硕士实践能力,学习发达国家高水平培养模式,基于供给侧理念,构建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食品工程专业硕士综合素质,使其符合市场、企业、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教学课程必须彰显六个方面的特征,即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职业培养目标、职业项目驱动、职业实训设施设备、理论实践一体化、过程性评价,以一个有机整体的形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职英语+专业“六位一体”教学模式符合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学生提出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学生的工作岗位能力契合度,促进了职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促进了职业院校加强学校自身的实训室建设,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德国高等教育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从博士生资格的取得、博士生培养方式、博士学位授予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德国博士生的培养特色,认为汲取德国博士生培养的有益经验对我国的博士生培养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Chines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already form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covering the four degree levels: associate’s, bachelor’s, master’s, and doctoral. The associate’s level mainly cultivates people with high-tech capabilities for enterprises. The bachelor’s level is mainly divided into application and teaching bachelor’s, whereby an application bachelor’s education focuses on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egment, and the teaching bachelor’s focuses on strengthening students’ “dual-teaching” abilities. The master’s level includes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s, master’s degrees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who are studying while working, and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s in full-tim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all of which should make clear their own training objectives, apply flexible educational teaching models, and enlarge practical teaching segments. The doctoral level includes professional doctoral degrees and professional docto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t is aimed at major practical issues in the field, strives to increase the practical contributions of degree applicants to the field, and inspires innovative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伊拉斯谟世界计划"是目前国际上高等教育跨国合作最具深度和广度的计划之一。自启动以来,其研究生跨国联合课程及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跨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典范。参与该课程项目的学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扩展到博士课程,形成了"1+1"和"1+N"的培养模式。该计划希望通过整合欧洲及世界著名学科和专业优势,以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In preparing the future steward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 the occupational soci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doctoral students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o date, there has been scant scholarly inquiry into doctoral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is an abundance of research related to doctoral training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literature more generally. Drawing upon this larger body of work, this article expands occupational socialization theory to address the social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doctoral students and faculty members. The case is made that effective doctoral trai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s essential to securing the future of the profession. Provided is an overview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presentation of an adaptation to occupational socialization theory that explains doctoral physical education socialization, and a discussion of ke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sues that academic leaders and student support personnel should consider. Imp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doctoral physical education leadership and academic programs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8.
美国第一职业学位是一种特殊的高层次职业学位,它是为进入某一特定专业领域而设立的一种学位制度,专业技能水平要求高于一般学士学位,起点与硕士相同,终点接近博士;其领域涵盖医学、法律、神学等,具有职业性、后续性、实践性等特征。第一职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丰富了美国高等教育学位体系,对美国高等教育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对我国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设置独立的职业学位和发展应用型专业博士学位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由于受经济因素、观念因素、管理因素的影响,导致专业发展滞后。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对策,(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奠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2)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3)改变教师在职培训方式,切实保证职后专业教育的实效;(4)引导教师做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