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抓"大事情",放"小事情" 如今的校长大多非常投入,兢兢业业,以校为家,有的校长甚至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全身心地扑在了学校工作上,几乎做到了"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但校长如此卖力地工作科学吗?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作为校长本没必要事无巨细地一统到底.如果校长事事操心,样样都管,那么校长纵然有三头六臂也无济于事.不仅如此,如果校长凡事都自己抢着干,对下属不放心,包办代替,就会导致"越位"现象,束缚下属的手脚,使下属无所适从,才能得不到发挥,能力得不到培养,最后忙的、累的、苦的只有校长一个人.  相似文献   

2.
诸多的校长都有同感:做校长忙、做校长苦、做校长累、做校长烦。诚然,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如果凡事都由校长亲手干,凡事都要校长亲自过问,那么纵然校长有j头六臂也难于招架,不苦不累反倒奇怪。事实上,作为学校的“统帅”,校长如果能培养好“三支队伍”,那么校长就可以“坐享其成”。  相似文献   

3.
许多校长都有同感:做校长忙、做校长苦、做校长累、做校长烦。诚然,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如果凡事都由校长亲自干,凡事都要校长亲自过问,那么校长纵然有三头六臂也难于招架。事实上,作为学校的“统帅”,校长要培养好“三支队伍”。  相似文献   

4.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这句话意味着,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对学校各项工作影响极大.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评价一所学校,首先要评价它的校长."特别是在今天,如果校长还是紧护着"官帽",做一个穷于应付各种事务的"官僚",那么,他就很难把学校引向正确的方向,很难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很难实实在在地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一所学校是一架"钢琴",那么,校长就应是个善于弹奏的"钢琴师".要想使学校这架"钢琴"奏出美妙和谐的乐曲,"弹琴"之人必须指法到位,动作协调,才能达到情感的共鸣与和声的统一.因此,校长不仅要做娴熟的"钢琴手",而且应成为出色的"指挥者".  相似文献   

6.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好校长发展着好学校,引领学校走向成功.要做一个好校长,必须养"三心",育"三气",提"三力",立"三品".  相似文献   

7.
校长在学校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校长对"分寸"悟得透、把得准、用得好,就能唱响"主旋律",架起"连心桥",克服"左右左",实现"齐步走",增强向心力,达到主观与客观、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校长其地位与作用自不必言说.做校长要会出"点子",此"点子"包涵对学校工作的计划、思路、实践与修复,仅做到这一点,还只是"满足现状"的校长;做校长更要会出"金点子",此"点子"则是对学校工作的创新谋略、挖掘并形成特色,直指"人无我有""鹤立鸡群".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王某被提拔当了一所学校的校长.真可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血气方刚的他一上任就像要把多年积聚的能量全部进发出来,学校的空气一下就紧张了起来.开完校级领导会开中层干部会,开完中层干部会开职工大会,大会小会、长会短会接连不断;各项规章制度亲自拟订,补充了再补充,规范了再规范;凡事都得"一竿子插到底",躬身督办;"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下属领导照章操办、得心应手;职工们因无懈可击,也只好惟命是从.……  相似文献   

10.
李霞 《湖南教育》2007,(3):20-21
由于教育的核心是"人",那么影响学校的特色化建设的这个"支点"就应该是"学校中的人"--校长、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先生",是盘活棋局的"车".那么,新课程下的校长要具备哪四个维度呢?……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学校是一面旗帜,那么校长就是旗杆,他决定了旗帜飘扬的高度. 如果说,学校是一个大家庭,那么校长就是一家之主.他的形象与能力直接关系到"全家声誉",直接关系到家庭成员是否和睦相处,是否奋斗目标统一,关系到家庭的发展状况,关系到"全家人"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3.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14.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油盐酱醋柴、吃喝拉撒睡、生老病死苦,校长事事牵挂.有的校长事必躬亲,疲于应付,劳神费力,苦不堪言,到头来却是师生怨声不断,班子闹不团结,学校没有起色.也有些校长管理有方,轻松洒脱,学校工作有条不紊,卓有成效.那么,作为一校之长究竟应怎样管理学校?笔者从多年工作实践中深刻领悟到,念好法、权、情"三字经",是校长有效管理学校的诀窍.  相似文献   

15.
据报载(见2006年2月22日《成才导报》):江苏省某市教育局规定,校长不上课就要"下课",即所有中小学校长都要上课,而且45岁以下的校长要上主课,如果校长、副校长不上课就要主动辞职。该市教育局还规定:如果校长不能上课、上公开课,那么在评选"名校长"和"先进学校"时即"一票否决"。  相似文献   

16.
校长的思想和智慧不仅决定着学校的"命运",还代表着一方水土和文化,所搭的桥不同,引领学校行走的路就不同.那么,校长到底该需要怎样的管理文化,才能让学校沿着健康、蓬勃的路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管理中,有些校长一味追求有权有威、独尊己见的状态,青睐力排众议、魄力超群的伴价.他们很可能误将自己当成了"老板",误将"魄力"理解为"按我说的做"、"全知全能"、"我的决定才是对的".这种作风颇似工业管理的模式,学校被当成"工厂",而校长则是监督"流水线"的老板.然而,学校实践毕竟不能等同于工业生产,教与学的过程和流水线也大相径庭,学校管理与工业管理更是不尽一致,因此这一对"魄力"的误解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8.
误区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我为本" 现在许多学校,教师乃至中层干部都把校长称作"老板",而教代会只是流于形式,学校内部的矛盾、问题一大堆.这些"老板式""校长负责制",口号上喊"以人(教师)为本",实质上就是以管理者自身为本,严重扭曲了教师管理的"促进、改善、提高"的本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校长的我们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本",要关心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要粗暴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以鼓励教育为主,那么我们给过每个教师足够的关心了吗?对于工作态度不是很好的教师,我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了解他们的需求了吗?作为校长,如果能够适时而动,经常与教师在一起聊聊生活,谈谈心,让他们把内心深处的东西吐露出来,能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和学校是一个共同体,那么,老师凡事就会与校长同喜同忧,一些所谓的干群之间的鸿沟也会随之填平.  相似文献   

20.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当前基础教育发展诸种问题的表现,那就是"压力",从学生到校长、从学校到政府、从教师到家长、从教育领域到全社会,无不觉得教育的压力.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校,解决问题也必然要依托学校.因此,校长就成为关键性的角色.那么,为校长减压,让他们"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开展创造性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