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红军主力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征程.此时,以黄道同志为首的中共闽北分区党委和军分区,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2.
中共优秀党员冯白驹同志曾被总理赞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这是因为白驹同志功勋卓著。他前半生一直领导着海南人民在孤岛上进行着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创造了“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辉煌业绩,深受海南人民的爱戴。1903年5月冯白驹同志出生在广东省琼山县一个石匠之家,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29年12月起担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直至海南解放。全国解放后,曾任中共海南区委书记、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广东省副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可…  相似文献   

3.
1943年11月12日,中共苏中区党委通过<关于出版〈苏中报〉的决定>,规定<苏中报>为区党委和第二地委共同指导的报纸,成立以粟裕为书记、俞铭璜为副书记的党报委员会.报社由粟裕任社长,林淡秋任总编辑,设编辑委员会.创刊号以整版篇幅刊登了粟裕同志的<发刊词>."苏中报"三字为新四军一师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同志题写,<苏中报>忏刊时在东台三仓河地区.  相似文献   

4.
马仁杰 《档案管理》2020,(3):105-108,110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9年4月3日,安徽省以长江为界,分别成立了中共皖北区委员会、中共皖南区委员会。此后,皖北区人民行政公署和皖南区人民行政公署相继成立。安徽的党政系统,被分割成两个部分。1952年1月2日,中共皖北区委员会、中共皖南区委员会合并,成立了中共安徽省委,原皖北区党委书记曾希圣同志任省委书记,省会设在合肥市。1952年8月25日,皖北区人民行政公署和皖南区人民行政公署合并为安徽省人民政府。同年秋,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将安徽大学从芜湖迁至省会合肥。  相似文献   

5.
1945年初春,粟裕和叶飞司令员率新四军-师部队重返江南,开辟皖南和浙西新解放区抗击日寇,此时的中共苏南区党委也改为苏浙区党委,  相似文献   

6.
孙纪威 《档案天地》2013,(11):24-25
1939年夏秋之交,中共冀中区党委和军区司令部进驻武强,开始在马头、小营、林东一带活动,到秋天移至以康贺北代为中心的二、六区的村庄。当时的冀中区党委书记黄敬和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冀中区党委副书记鲁贲、宣传部长周小舟、王春兰、周续辉、范瑾(黄敬的爱人)等,住在了北代地主贺家大院。  相似文献   

7.
钱毅同志是一个优秀的大众新闻工作者。他曾编辑过大众化、通俗化的报纸,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1943年春天,中共盐阜区党委决定创办《盐阜大众》,它以乡村干部和工农群众为主要读者对象。文章要做到口语化,用盐阜地区工农大众的语言来办报。 1944年夏天,钱毅从《新知识》杂志调到《盐阜大众》。他不仅要编新闻来稿,还要写“一周时  相似文献   

8.
川北区党委成立之初,第一书记兼宣传部长胡耀邦同志即强调指出:“宣传工作是一切革命工作的前提”。区党委一直对报纸抓得很紧,十分注意运用报纸指导工作。据原《川北日报》的同志回忆,川北区党委领导报纸的主要作法是:(一)掌握报纸方向,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25日,是盐阜大众报创刊50周年纪念日。50年前的这一天,这张中共苏北盐阜区党委机关报,迎着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在黄海滩头一间茅屋里诞生。从办报的第一天起,她就受到当年战斗在盐阜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等同志的亲切关怀和扶植,受到盐阜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支持和爱护,受到各阶层人民特别是工农大众的欢迎和爱戴。50年来,无论是在艰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25日,是盐阜大众报创刊50周年纪念日。 50年前的这一天,这张中共苏北盐阜区党委机关报,迎着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在黄海滩头一间茅屋里诞生。从办报的第一天起,她就受到当年战斗在盐阜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等同志的亲切关怀和扶植,受到盐阜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  相似文献   

11.
郝毅生 《档案天地》2015,(10):19-21
本"保定概况"报告,是1948年10月2日,时任保定保委会(也称城工部)书记曹洪涛同志向冀中区党委的报告。  相似文献   

12.
罗海山  秧林深 《海南档案》2005,(3):F0002-F0002
本刊讯 7月19日,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海南解放55周年,配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海南省档案局、海南省档案馆举办了“琼崖烽火中的共产党员”大型图片展。中共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啸风同志为展览书写展名。中共海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方晓宇,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直机关工委书记肖若海出席开幕式。海南省档案局(馆)长孙晓西主持开幕式。海南省人民政府秘书长许俊致开幕辞。  相似文献   

13.
石门城委会的成立 1944年1月,中共太行区党委和秦基伟、冷楚领导的太行一地委,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北方局关于开展城市工作的指示.在过去打人石门市内开展隐蔽工作的基础上.在太行一地委驻地赞皇县王家坪.成立了“中共太行区石门城市工作委员会”。设书记、副书记和秘书.书记由太行一地委常委、行政专员公署专员杨维兼任,副书记是张占一.秘书是姜纪五。石门城委会作为一个专门从事开辟石门城市地下工作的领导机关,直接受当时的太行区党委领导,下设秘书室和一个武装工作队,还有正太线和平汉线两个工作小组。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日报     
《采.写.编》2008,(1):F0004-F0004
延安日报是中共延安市委机关报,也是全市唯一正式公开发行的报纸。延安日报前身是原中共陕北区党委的机关报—《群众日报》。1950年,在些基础上创办了延安地委机关报—《延安报》。文革期间曾停刊,1979年4月10日复刊,为四开四版周三刊,1992年改名为延安日报,四开四版周六刊,1998年改为对开四版,并实现了激光照排,编采网络化。  相似文献   

15.
戴邦小传     
戴邦,1917年生,安徽天长县人,中共党员。1940年参加新四军,先后在中共淮北区党委机关报《人民报》、《拂晓报》任编辑、记者,新华社淮北分社副社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华社华东野战军  相似文献   

16.
原中共海南行政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林桃森“投机倒把”案,历经18年始得平反,其间的曲折隐情,并非单以法律所能度量  相似文献   

17.
《川东报》是中共川东区党委的机关报,是川东地区800万人民的喉舌。《川东报》创刊于1951年5月1日,为周三刊的四开小报。社址开始在重庆南岸的黄山,1952年5月20日迁到北碚市天生桥。1952年9月30日,根据上级指示,刊登终刊启事。  相似文献   

18.
新建的56米高的河北日报社胶印综合技术大楼西北两侧墙上,各嵌有4个2.6米高的铜铸大字:《河北日报》这是毛泽东同志为河北日报题写的报头。毛泽东同志分别在1942年1948年和1964年曾三次为《冀中导报》、《冀中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和《河北农民报》题写过报头,前两家报纸是现在的《河北日报》的前身。《冀中导报》是冀中区党委的机关报,1938年9月10日在任邱县唐玉庄创刊。当时叫《导报》。报头是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同志写的。1939年秋《导报》改名为《冀中导报》。冀中区党委宣传部长周小舟对《冀中导  相似文献   

19.
《川西日报》是中共川西区党委的机关报。1950年元旦创刊,1952年8月31日终刊。《川西日报》创刊之初,所面临的现实环境是严峻复杂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崩溃了,但是残余的反动势力仍在作垂死挣扎;城市管理工作刚刚开始,工商业有待于恢复调整,物资奇缺,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口寇宣战。8月9日以后,毛主席、朱总司令接连发布命令,命令各路解放军向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城市和交通要道猛烈进攻,迫使日寇投降。冀察军区和冀察区党委一部分领导同志奉命向张家口前进,解放张家口。根据区党委和军区领导同志的指示,成立冀察前线记者团,随冀察前线部队行动。记者团成员有林明、王仁德、王炜同志和我,领导确定由我负责记者团的工作。我们一面随部队行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