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主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单元正是要求同学们通过仔细地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写家乡的景物。  相似文献   

2.
童话是心田那一颗幸福的种子,童话是心底那一抹温柔的感动,童话是心路那一道深刻的哲学,童话是心扉那一片诗意的浪漫……走进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我们就一起走进了童话的世界,《巨人的花园》就是本单元带给学生的第一份凉喜。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个专题,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两篇精读课文《巨人花园》《、去年的树》,两篇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在这个专题中安排了一次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这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那么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个专题,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两篇精读课文《巨人花园》、《去年的树》,两篇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在这个专题中安排了一次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这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那么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呢?  相似文献   

5.
《孔乙己》和《范进中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说之林中所选的课文。两篇课文在同一单元出现,编排者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让我们在教学时注意对两篇课文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一、对教材的理解 《山中访友》和《索溪峪的野》都来有第一单元的课文。《山中访友》是一篇精读课文,《索溪峪的野》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这两篇课文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单元描述】亲爱的同学们,新的一单元学习又开始啦!这一个单元主题是"用心感受生活的乐趣",共有五篇课文,三篇精读课文:《养花》《古诗二首》《山中杂记》,两篇略读课文:《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这五篇课文涵盖劳动之趣、田园之趣、动物之趣、山间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个专题,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两篇精读课文《巨人花园》、《去年的树》,两篇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在这个专题中安排了一次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这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那么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呢?……  相似文献   

9.
辛瑞琴  许颜琴 《宁夏教育》2000,(6):31-31,39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九单元的两篇课文《葡萄沟》和《看月食》,是两篇讲读课文,体裁相同,都是说明性课文。  相似文献   

10.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它以拟人、夸张、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以幻想为艺术形态,主要读者是儿童。童话深受儿童喜爱,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学段教材中童话故事类课文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经典童话就有6篇,分别是《陶罐和铁罐》、《七颗钻石》、《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幸福是什么》。它们是不同国家的优秀童话作品。  相似文献   

11.
一、说教材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课文,是精读课文《短新闻两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新闻和报告文学,还有两篇作品分别是中国报告文学三大里程碑之一的《包身工》和记录中国航天事业辉煌发展的《飞向太空的航程》。  相似文献   

12.
《散文诗二首》文本解读可从三个角度入手,首先通过与同单元其他课文进行对照,初探课文的主题;其次通过探究《金色花》《荷叶·母亲》两篇课文的文眼与朗读方式,体会两篇课文的诗意;最后探究课文的写法,以体会作者的写作初衷,完成课文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是六年级下学期的两篇课文,选自第四单元外国文学名著选读,该单元以“阅读外国经典,了解多样文化”为主题展开。两篇课文都是传统经典篇目,教材提示学习本组课文,重点是“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丑小鸭》是一篇什么课文?是一篇童话,是安徒生创作的一篇经典童话,是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美丽童话,是一篇用了多种手法写“人物”之丑的童话,是一篇反复写“人物”经受痛苦的童话,是一篇写命运转折的童话,是一篇有生动的叙述与描写的童话,是一篇表现“人物”对美的向往与追求的童话,是一篇意蕴丰厚的童话……  相似文献   

15.
《(宽容)、序言》是人教版高中第一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药》是第四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一篇是散文诗式的序言,一篇是揭示现实的小说,看起来是毫无关联的两篇文章,我却从中读出了许多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16.
“终于”一词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语第二单元《爬天都峰》、《一定要争气》、《茅以升立志造桥》这三篇课文的重点词,该词在课文中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17.
《赤壁之战》是根据名著《三国演义》的有关情节改写而成的一篇课文。小语十册第五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简要复述课文",此文被用作该单元的首篇,可见编者的用意所在。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 就课文阅读来说,两篇精读课文《鲸》、《新型玻璃》和两篇略读课文《松鼠》、《假如没有灰尘》交叉编排。这样,先精读一篇,然后按照前面所学的阅读方法再略读一篇。外在地看,这是阅读学习方式的变化,使阅读教学课堂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五组课文是“初识鲁迅”的单元,第一篇是鲁迅的作品《少年闰土》,后三篇是他人写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编者的意图在单元导读中有充分的体现:为孩子自主走进鲁迅世界打开一扇窗——“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吧”……  相似文献   

20.
<正>《巨人的花园》是统编教材四下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以“奇妙的童话点亮缤纷的梦想”为主题,单元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并学会“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统观整个单元的学习材料和学习任务安排,《巨人的花园》在单元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