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漂流”为何漂去漂不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萍 《出版参考》2006,(4X):11-11
“图书漂流”听上去很有吸引力,也很时尚、浪漫,然而这种时尚的漂流方式在中国还太稚嫩,能真正普及这种漂流方式恐怕就更难了。本刊早在2004年3月上旬刊曾报道过题为“春风文艺社:不担心书‘漂不回来一’”可据记者了解到,春风文艺社的“图书漂流”活动只漂了半年就黄了。今年年初,广西师大社再次推出“图书漂流”活动,不知此次“图书漂流”活动是否真的能让书漂起来?是否真的能黄了又青?记者带着疑惑采访了两家出版社“图书漂流”活动的策划人。  相似文献   

2.
“图书漂流”活动自登陆中国后,遭遇“放漂量”小、“回漂率”低、“漂流”质量差等“难漂”尴尬,引人深思.本文从“漂流”机制缺陷、读者阅读素养等方面分析“图书漂流”的尴尬原因,并从完善漂流机制、进行漂流理念教育等途径提出解除“图书漂流”尴尬境遇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孟今媛 《出版参考》2006,(6S):16-16
一个漂流签,一张便签纸,就能让一本好书在孩子当中“漂”起来。2006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重磅推出全新儿童小说《女生小小》系列。为此,中少社与北京市西城青少年儿童图书馆合作,共同推出“童书漂流北京城小小与你手牵手”活动,女生小小作为“漂流”活动的代言人,将通过“漂流”的方式,走到孩子中间。  相似文献   

4.
一忌漂:“蜻蜓点水”水上漂,“走马观花”抓皮毛。来龙去脉搞不清,云里雾里找门道。  相似文献   

5.
驻站记者也需要践行“三贴近”:深入实际,能开阔视野;深入生活,可置身于新闻“富矿”;深入群众,有利于抢占新闻的“制高点”。与群众交朋友,能“交”出新闻热点;听群众“倒苦水”,能“倒”出新闻焦点;请群众“出题目”,能“出”出新闻亮点。驻站记者只要坚持不懈地践行“三贴近”,准确地抓住新情况、新问题,手头就会握有写不尽的新闻热点、焦点和亮点,报道也就有了深度,有了厚度,有了分量。  相似文献   

6.
浅说“名词+名词”式偏正结构语词规范●胡海金【南昌】在汉语言中,偏正结构词组有两种形式,一是“形容词+名词”式,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漂·亮(的)·服·装,形容词与名词之间用“的”字相连,或隐去“的”字;二是“名词+名词”式,这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随笔     
我跟我女朋友在西安南郊的青龙小区曾经非法同居了一年又三个月,那是我离开浙西南老家去西安《文友》当一名聘用编辑时发生的事。说起来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瞧瞧,我一不留神漂了两个世纪。多年的女友漂成了老婆,我差不多有资格套用马尔克斯的经典句式:“很多年以后……怀念……那个上午。”还是回到“非法同居”,那是我的人生从“常住”转向“暂住”的一个标志。我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科举制和教育公平;“以费养人”何时能刹车;免费上学与富人消费加税;中产阶层的“官本位”取向。  相似文献   

9.
广电     
《新闻实践》2006,(3):59-60
浙江卫视启动“四大精品工程”;全省电视新闻协作会议在杭召开;六位女性做客《精神家园》;“火烛郎当”的事也能找“范大姐”帮忙了;《海楠说农村》为听众解决招工难题;……  相似文献   

10.
王龙 《大观周刊》2012,(15):11-11,3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归纳演绎法,从“独竹漂”项目的起源发展及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第九届全国民运会中“独竹漂”项目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变革的认识。认为应从传承与变革两个方面,辩证的看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措施,旨在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1.
我们采访长江漂流的生活虽然只有五十六天,但这五十多个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却给我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回忆。匆匆启程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是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八日从长江源头下水的。但真正引起轰动,是洛漂队征服了上虎跳之后。当时,全国各报都转发了新华社的消息——“洛阳健儿征服上虎跳”。洛漂队、虎跳峡一夜之间成了世人瞩目的中心。《河南日报》在洛漂  相似文献   

12.
纸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对图书和出版事业,产生过划时代的影响。初期的纸,是丝质的。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中收有“纸”字。对这个“纸”字,他是作了这样的解释:“纸,絮一(竹沾)也”;“(竹沾),(氵敝)絮箦也”;“(氵敝),水中去絮也”;“絮”是“敝绵也”;“箦”是竹席子。北京大学郑如斯先生在其订补的《中国书史简编》中说:“汉代所说的绵,就是丝绵,絮是不好的丝绵。把许书以上一些字的意义连起来看,纸就是在水中漂丝绵时,将丝绵在竹席上加以捶打,而留在席上的坏丝绵。这种粘在席上的坏丝绵往往干了之后成为一张薄片。把这种粘在席上的薄丝绵片加以利用,可能是当时漂丝的劳动妇女的创见。最初是无意中发现这种物品而加以利用的,后来就有意识地加工成为一种漂丝的副产品,而称之为纸。”郑先生对初期纸的这一些看法,我认为是十分妥当的。  相似文献   

13.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27):13-13
“飞机很快就要降落了,请系好安全带。”;“新官要理旧事,还债也是政绩。”;“一人结婚,全村随礼;一家死人,全村举丧。”;“这简直像是出身论蔓延到研究生招考当中了。”;“明明是中国话,我怎么就听不懂他们说啥呢?!”;“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公众享受着科学冢带来的科技成果,却不知道科学家是谁。”;“我们希望撤军决定是伊拉克人根据伊拉克的时间表做出的。而不是恐怖分子的时闻表。”;“如果卢森堡在全民公决中对欧宪说不,那就意味着朝宪法脑部开了最后一枪。”;“银行股份制改革已初步实现‘形似’,但从‘形似’到‘神似’还将有一个漫长过程,而最近连续发生的银行大案,更说明了‘神似’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如果犯罪嫌疑人有保持沉默的权利,一些冤假错案可能也不会发生。”;“能管、不能罚;能礼、不能兵。”;“离开了中国,国会山不知道要冷清多少”。  相似文献   

14.
《新闻导刊》2005,(4):15-15
具有独立价值的时评,不是游离于新闻表层的“肤浅时评”;不是缺乏辨别事实眼光的“失实时评”;不是缺乏自我声音的“随流时评”;不是偏离问题症结的“揣测时评”。它不仅能说出新闻背后的真相,对其作出准确的事实判断或价值判断;它更应追求能观察整个时代,以精辟的见解和独特的洞察力对事物进行深刻分析,从而开阔人们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5.
在食堂吃饭,到图书馆学习,上操场踢球,在学校网吧上网……他们早已不是学生,但仍过着和学生一样的生活。这是生活在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已是有名无分,因为他们已经毕业,只是各种原因促使他们继续留驻在高校周围。他们的生活重心在学校,利用学校资源而生存,所以被称为“校漂族”。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校漂族”也日渐壮大,漂泊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这个边缘群体引起了高校以及有关专家的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他们为何要“校漂”?到底,他们该不该选择“校漂”?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漂泊今年26岁的陈安3年前毕业于暨南…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语丝     
《新闻世界》2005,(2):56-57
别把“希望工程”也拍卖了;贫困县的万人比赛给谁看?四级考试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假记”有生存的“真土壤”;法律真就那么回事?“皇阿玛”能当好院长吗?对废止死刑说“不”!  相似文献   

17.
李忠运 《青年记者》2005,(12):68-68
新闻贵“新”,新在能抢先一步,迅速出手捉“活鱼”;新在能有独特发现,善于从老题材中挖好新闻;新在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透过表象看本质。从而言人所未言,喊出自己的声音,形成自己的独家报道。  相似文献   

18.
当记者,都希望自己能写出好新闻,但又往往苦于好素材难得。到哪里去找呢?有人热衷于跑会议、跑政府“要”素材;有人寄希望于惊天动地的事情“等”素材;甚至有人不择手段地“造”素材;当然,还有人沉下心来在生活周边“挖”素材。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通讯员孟令媛)一个漂流签,一张便签纸,就能让一本好书在孩子当中“漂”起来。2006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重磅推出全新儿童小说《女生小小》系列。为此,中少社与北京市西城青少年儿童图书馆合作,共同推出“童书漂流北京城小小与你手牵手”活动,女生小小作为“漂流”活动的代言人,将通过“漂流”的方式,走到孩子中间。此次的“童书漂流”活动是由出版社和图书馆共同合作,使用“图书流动车”将图书直接送到在校孩子手中,每本图书后面贴有“漂流图书”的标签,书中会加一个便签纸,方便孩子留下自己想说的话,不仅能够让孩子有好书读,而且还…  相似文献   

20.
2010年4月23日清晨,由县文体局向全县县级领导及全县干部职工发起爱心捐书倡议活动后,共收到捐书近干册,县图书馆将采购的近干册书和捐书一同放漂社会。富平县文化活动中心广场装扮一新,彩虹桥高耸,两条写有“走进阅读世界,共享阅读快乐”、“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标语的氢气球随风摆动,悠扬的歌曲在广场四周回荡,富平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将放漂图书摆放到广场中央,吸引了成批的群众前来咨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