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高校思政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崇高理想的主阵地。多年来,思政课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提升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高等教育不断改革,思政课也应随着时代变化而改革创新。"小时代"一词的风靡,源于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小说和电影。"小时代"系列发行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赢得了大量粉丝,同时也存在巨大争议,尤  相似文献   

2.
师俊华  陈美 《大学教育》2024,(1):117-121
进入融媒体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而大学生群体具有新特征,因此应拓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路径。主旋律电影具有突出的艺术性、思想性、娱乐性和导向性等特点,成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的重要方式。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将主旋律电影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现实境遇,让主旋律电影释放强大的感染力,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有效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到来,让大学生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抓住创业机遇,具备创业能力,成为高校教育急需攻破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一直都是中国高等院校教学实践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国家和政府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领域。"双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构建中,由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学生组成的"五位一体"结构需要各个因素之间的有机结合,而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和自信最为关键。通过两课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有利于加强社会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战略与任务,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白手起家"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徐进 《华章》2010,(34)
本文借助对"酷儿电影"发展的研究,探析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酷儿文化"."酷儿电影"一直以来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成为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补充,以边缘文化的形式而存在.这种文化现象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大学生是社会中一支特殊的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与其他群体相比更易接触最新、最广泛的文化.所以研究酷儿文化在大学生中的表现,对揭示大学生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有着深刻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在学习中涉及到的知识面更为广阔,英语也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科目。在英语教学中,最主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想学想说英语的主观意愿。利用英语原声电影资源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者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更好的掌握英语口语的基础知识。英语原声电影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工具,促使教师将无趣的课堂变得生动,同时让一个民族的文化在课堂中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7.
《河南教育》2014,(7):52-52
<正>策划人语:随着近年《老男孩》《一触即发》《一部佳作的诞生》等微电影作品的爆红网络,微电影这种新的电影形式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进入大学校园,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和追捧。随之,各大学都开始举办微电影比赛之类的活动,一大批由学生制作的校园微电影作品涌现出来,其中不乏佳作风靡校园,成为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微电影,顾名思义,是比常规电影微小的电影,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其"微"在故事短小精悍上,"微"在观众的碎片化时间利用上,当然,也"微"在投资和制作周期上。大学校园里始终有着一批热爱电影的年轻人,以往大电影时代的高制作成本、长制作周期等高门槛让他们望而却步,而微电影的出现让  相似文献   

8.
卢毅 《教育与职业》2008,(2):182-183
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泛娱乐化时代,采用电影作品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应把握好四个方面的价值尺度:激发和平时代的爱国情感;唤醒日益淡漠的社会责任意识;呼唤关爱父母的亲情意识;关注青春成长、探索心理困惑。只有把握好电影引介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使大学生欣赏到真正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优秀影片,才有助于大学素质教育目的的最终达成。  相似文献   

9.
今年春夏,有两部国产"青春派"电影赢得了黄金票房,也引发了热议。一部是《致青春》,它让"70后""80后"深深地感叹了一把;另一部则是《小时代》,从票房来看,它确实在更年轻一代的观众中产生了广泛共鸣。相比之下,观众对于《小时代》的好恶更加趋向两级化,网络上一度出现了各执一端的口水战。"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小时代"——《小时代》的宣传语这样写道,这句在狄更斯名言后面加条"尾巴"的"宣言",让年轻如大家的许许多多"90后"感觉亲切,并由此打心底认为《小时代》说的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新潮流新时代。然而,也有质疑者在发问,这部搬出N多名牌、设置N多奢华排场、让角色追求N多富贵之梦的电影中,所反映的"我们"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能代表"90后"等新生代中的多数吗?电影呈现的"小时代",又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  相似文献   

10.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其主要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内容。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的接班人与建设人,通过大学生公寓建设来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能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端正大学生政治立场,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为此,本文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象与大学生公寓建设的有效融合进行分析,为大学生公寓建设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1.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当前社会也带入到微时代,社会民众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行为意识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微时代的社会环境下,对高校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针对网络舆情下大学生"微思政"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网络舆情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微思政"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适用性以及网络舆情下大学生"微思政"的有效措施,以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一部以大学生情感故事为主题的电影.该电影试图还原大学时代的友谊和爱情,凸显出不同的人在爱与欲望、爱与责任、爱与人生选择之间的矛盾冲突,表达在残酷的社会当中守护纯真爱情之寸步难行. 这是一部由喜转悲的电影作品,前半部分主要描述大学校园文化的清新、大学生友谊的真挚、大学生爱情生活的梦幻奇异;而后半部分则是将感情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展露无遗,并以爱情之花在社会现实中无奈凋零作为结局.  相似文献   

13.
众创时代下高校和社会都认识到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同时高等院校也开始了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素养教育的研究。大学生公益创业主要有非盈利组织模式、社会企业模式、"产学研"混合模式三种类型。目前,我国在大学生公益创业及教育上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鉴于此,通过对这些来源于政府、社会、高校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探求众创时代下促进大学生公益创业素养教育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和教育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乎国家的未来。当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倾向凸显。高校应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加强"两课"教育、社会实践、传统文化教育、师德教育和国防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当代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更好地担负起时代、社会、国家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高校中的社会实践模式已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满足不了大学生的需要."社团模式"和"项目化模式"成为社会实践模式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微时代"是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最好的时代,也是培育政治信仰最为艰难的时代。厘清"微时代"应用类专业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双重境遇,肃清网络社会思潮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是当前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微时代"的出场,为应用型高校政治信仰培育者拓宽了新视野,也为实现政治信仰个性化教育和科学化培育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如何驾驭"微媒体"对培育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微时代"蕴含的多元社会思潮扰乱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同时可能带来伦理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梁大伟 《考试周刊》2015,(24):157-158
大量社会现实让我们认识到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加强情商教育,探索情商教育改革,为时代所需,为大学生成长所需。以往情商教育多为"隐性"方式,我们应该在高教课程中引入情商教育的专业课程,凸显"显性课程"的专业性,发挥"显性课程"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微时代的到来,让"95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深入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具体困难与问题,进一步明确了"95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遵循的根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增强微时代主流价值观培养能力、建设微媒体信息传递和服务平台、完善微传播法律管理机制与体系、运用微文化来创新推广教育平台等方面,提出了"95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路径,以期在把握微时代的基本要求下,更好地培育增强微时代主流价值观培养能力,增强"95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意识。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性行为观念受各种社会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社会传播媒介的影响尤其显著。在全媒体时代,日渐个性化的需求与性行为社会化规范形成长期的紧张和矛盾,带来大学生性行为观念的社会化评价的真空。本文着眼于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性行为观念存在的现状,通过调研得出第一手资料,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认为大学生性行为的社会化评价在全媒体时代不是加强了,而是弱化了。有效应对新时期大学生性行为观念问题,需要从构建社会化评价体系,恢复全媒体传播方式对大学生性行为观念的社会属性赋予的功能做起,增强社会化评价的"把关"和"筛选"作用。为此,提出构建大学生性行为社会化评价体系,从突出社会伦理教育、注重学习生活衔接、完善沟通反馈机制和做好新媒体分析研判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有效引导,促进其健康成长和成才。  相似文献   

20.
"拿到手"是傅正泰先生"少而精,拿到手"教育理论的缩略语,其内涵是指在社会要求多样化与知识爆炸时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对大学生实施精品教育,从而真正地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门或数门技能,并能切实而有效地应用于社会之中.为了实现让学生"拿到手"的教学目的,教师必须认真思考、认真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哪怕是细小的环节.只有这样,"拿到手"的目标,才不会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