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学生作为主体直接参与的教育活动。高职学院创新教育体系研究主要围绕培养者的定位、创新教育要素、创新教育体系及运行机制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2.
我们目前所进行的素质教育,其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的素质,其灵魂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张和彪 《教师》2010,(1):84-85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性人才是整个教育体系所追求的目标,而不是某一教育阶段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教育阶段某一学科的教学中就能实现的目标。在小学数学学科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宗旨的教育。中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地理教学很适于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5.
论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础价值取向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当今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实施创新教育要树立适合创新教育的新观念;构建创新型教师群体;构建新的教材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建立“激励创新”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要树立适合新教育的新观念;构建创新型老师群体和“引导创新”的课程教材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由注入式教学向创造性教学转变;建立“激励创新”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 ,必须以教育创新实现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顺应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教育理念。现阶段提倡培养创新人才强调“创新本位”,把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创新实践 )、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的培养置于教育活动的核心地位。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 ,以发展为目的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趋向的新型教育。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三个方面的统…  相似文献   

8.
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国民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切实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个性完善、综合素质强、能适应激烈竞争的创新型人才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李文芳 《考试周刊》2012,(44):123-12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较差,基于此现状和就业创业需求,作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尝试从几个方面渗透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对此进行了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主体性创新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根本上来说,创新教育具有主体性教育的特征,是一种重视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注重发展人的创造性的教育.高校主体性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突出主体性教育理念,明确培养学生的主体创新精神、主体创新能力和主体创新人格的目标,以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管理机制为构建维度.  相似文献   

11.
一、创新教育的涵义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教育。简言之,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   创新性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 3个方面的素质,因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创新教育也应包括相应的 3个方面的内容。   创新精神,主要包括有好奇心、探究兴趣、创新意识、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与动力。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培养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呈现普遍缺乏的状况,这一状况不仅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对学生的就业和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障碍。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分析了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并探讨了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从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及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是带有全局性的、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价值追求 ,《学会生存》早就把“培养创造性”作为当代最重要的教育目的之一。然而 ,高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缺乏创新教育。因此 ,文章提出了高师教育类课程教学的创新教育内涵、目标、实践与体系构建 ,以期推动高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活动,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格特质的有用人才。创新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理论上加以界定并对教育体系进行构架,必须从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校园文化环境、监控保障机制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从而构建适应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结构合理的有利于创新教育实施的教育大平台。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可以说,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要培养和造就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突破旧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的教育体系。本文结合《地基有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探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实施创新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成人创新素质是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要义.本文把创新教育作为培养成人创新素质教育的最佳突破口,确立了创新素质培养的组织策略,建构了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机制、创新活动等为系统的创新教育体系,重视个性发展为学员树立创新理念、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为了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各级各类创新大赛应运而生.文章通过调查某职业院校师生参加创新大赛的情况,分析开展创新教育需要普及创新理念、推广创新精神、深入创新实践和培养拔尖人才,使创新教育引领教育全方位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正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已从对教育的功利追求深人到对生命质量的真切关怀。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主要目标提出:"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高耗低效现象普遍存在,这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想从下面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