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调四钓二     
张炎冰 《钓鱼》2009,(7):23-23
“台钓”基本功之一,空钩离底调4目,装上饵后钓2目。可是一是拉饵之后钓饵轻了,原来只要不是特别大的浮标,搓饵压标尖2~3目是可以保证的,钓2目是下钩躺底,上钩触底,钓饵化了浮标恢复调4目,容易掌握。二是出现了巴尔杉,出现了短身、长碳脚和实心长标尖等等适应拉饵需要的新造型,浮标的运动不再慢吞吞了,而是按拉饵需要有了快翻身、慢下行、到位及时等不同个性,所以调4钓2不适用了。如果继续按调4钓2操作,不是信号出不来就是动作大不中鱼,因此调4钓2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2.
吴芜 《垂钓》2005,5(2):38-40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台钓”,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浮标,以“达摩”孔雀翎浮标,调4钓2,造就了李维新、黄适之、王永贵为代表的一代垂钓大师。然而,拉饵术很快就出现了,擅长击底而在拉饵钓浮上总是跟不上钓技发展节拍的钓手慢慢发现:浮标的破水能力和稳定性其实是可以用标脚来凋整的。  相似文献   

3.
吴芜 《钓鱼》2014,(11):16-18
"台钓"很简简单,记住"调4钓2,搓饵钓底"就行了。拉饵出现后饵轻了,原原来搓一颗饵压标标尖1~3目,两颗饵压2~6目,调4钓2保证两钩触底。拉饵的不同是拉大饵下钩轻触底,上钩离底,拉小饵两钩均离底。钓快鱼用拉饵是因为鱼离底了,但拉饵有个缺点—鱼口乱,标相多变,在搓饵下挫1/2目、1目就能中鱼的信号在拉饵就显得夸张了。拉饵口多,但中鱼率低,不足30%。对此钓手想了许多办法却收效甚微,于是有了打频率。  相似文献   

4.
三征漕湖     
华健 《钓鱼》2006,(10):12-12
学会悬坠钓法5年了,都是在池塘钓鱼,浮标怎么调怎么钓,拉饵、搓饵不说精通,在我们社区的十几个钓鱼人中是不会落在他人后边的。可是鱼塘里的鱼傻,吃口标准,空心标尖浮标调4钓2,下挫1目、上浮2目;实心标尖浮标调6钓3,有动作就中鱼;拉饵钓底、拉饵钓浮、上钩离底、下钩触底以及一  相似文献   

5.
钓一线     
张炎冰 《钓鱼》2009,(18):9-9
“台钓”从调4钓2、搓饵钓底入门,两钩状态是下钩卧底,长子线松弛;上钩触底,短子线伸直。竞技钓快鱼会遭遇鱼口越钓越小,视力差、视觉反应迟钝一点的人不是看不到动作,就是抓不住口,特别是为节省装饵时间而用拉饵的时候,饵轻了、小了,调4钓2几乎不反应鱼口。冬天,在大棚里钓鱼是一种享受,让人乐此不疲。但冬天的鲫鱼咬钩极轻,即使用1号浮标拉饵,钓底最多也就是半个黑格的动作。  相似文献   

6.
张炎冰 《钓鱼》2004,(6):28-28
有一个疑问困扰了记者多年,就是钓快鱼的浮标能不能钓慢鱼?用钓快鱼和钓小鱼的浮标钓大鱼,在浮标调整上有没有区别?对爱好钓鱼,但没有机会参加钓鱼比赛的钓鱼大众来说,形状各异、规格多样的浮标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调标公式?  相似文献   

7.
张炎冰 《钓鱼》2004,(14):32-32
“调4钓2与调5钓2,都是钓2目,是浮标确定了调目,还是根据鱼情设计调目和钓目7”有此疑惑的钓手不在少数。我注意到您在第七届“钓王杯”和第四、第五两届“海狮杯”比赛中钓底用的都是13目长标尖浮标,调4钓2。虽然您的成绩很有说服力,可总是避免不了空竿。请问,空竿率与浮标的调目和钓目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8.
严实 《钓鱼》2014,(3):20-21
浮标也称浮漂、鱼漂,是钓鱼时用来反应鱼讯,标志钩位、水深、钩况和有饵与无饵的装置。浮标的工作原理与传统钓使用的立漂是不同的。传统钓坠钩沉底,遇走水时立漂是歪的、斜的,判断鱼咬钩的主要依据是抬漂和黑漂,缺点是不能反映钩上有饵与无饵。浮标以二力平衡为出发点,中间鼓起的称标身、其上绘有色格的称标尾或标尖,下为标脚。操作时先要调标,即以合适的调目反应饵重变化;之后挂饵找底确定钓目。  相似文献   

9.
拉红虫     
张炎冰 《钓鱼》2013,(11):14-14
拉饵钓快鱼是因为鱼小,密度高。拉饵出现之前,在调4钓2指导下的搓饵钓底(包括逮接口、钓离底)最高时速135尾。拉饵出现后,时速提高到200尾、300尾,现在已超过400尾,当然鱼也越钓越小。  相似文献   

10.
严实 《钓鱼》2014,(1):24-25
浮标是“台钓”后才被钓鱼人接受的,之前用芦苇竿,鹅毛杆制作的没有标尾的立漂都是二力失衡——坠、钩、饵重量大于或小于浮漂的上浮力。坠、钩、饵沉底,“沉”大于“浮”,立漂躺着或斜立着主钓下层鱼;坠、钩、饵悬于半水,“沉”小于“浮”,立漂直立主钓上中层生活的草鱼、鳊鱼、鲐鱼。浮标出现后南于浮力集中在标身,不管一浮(标身)两沉(实芯标脚和实芯标尾)还是两浮(指标身和空芯标尾)一沉(标脚),都是无饵调4目,加饵钓2目。  相似文献   

11.
钓零目差     
张炎冰 《钓鱼》2009,(19):15-15
浮标表达鱼讯的方式主要有上升、下挫、起伏、摇晃、颠簸等,这是正常情况,其中能确认为鱼咬钩,并从视觉接受到迅速作出扬竿反应的是下挫和上浮。所以钓常规鱼都是调高钓低,即调目高于钓目,如调4钓2、调3钓1,调和钓相差2目,钓组状态是下钩卧底上钩触底,反应鱼讯既不夸张也不隐蔽。另一点是它可以及时反应饵重变化,即标尖浮至2目就说明钩上没有饵了。  相似文献   

12.
吴延明 《钓鱼》2008,(23):24-25
八、先找底后调标法(简称先测深后调目钓2):为双钩安上橡皮泥或较大饵团。荡入窝中找底,若浮标自动下沉,就要剪去太多的附铅,使浮标的浮力大于钓组的沉力,能把钓组“提”起“站立”,此时把测深后的标目定在2目上(不再移动);接下来摘掉橡皮泥或大饵团,再把空钩钓组荡入窝点,观察那未知的浮标能上升几目;假若上升的目数太多,其浮力超过两颗常规饵重,那就应稍加铅皮,把调目定在4~5目上;反之,若浮标上升得太少,  相似文献   

13.
吴芜 《钓鱼》2009,(24):12-13
竞技钓鱼的技术流派很多,但总体分为两派:浮标派和钓饵派。前者以精选浮标、精确调标为特点,信奉“钓不上鱼换支标”,故而有“打浮标”、“击底标”、’“三等分”、“软身软尾”、“硬身硬尾”等名目;后者强调以饵谋鱼,视钓饵的状态、味型、比重、雾化和持钩性为第一要务。创造了“拉饵打浮”、“搓饵钓底”以及“拉饵钓底、钓过程”等不同钓法。然而钓鱼不是玩浮标,也不是拼钓饵,必须综合浮标、钓饵、线组和针对不同鱼情在似口非口,以及真假难辨的信号把握中钓机遇,不然总是与冠军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14.
吴芜 《钓鱼》2009,(8):8-9
钓鱼要与时俱进,从“台钓”到悬坠钓法,技术进步了,可是囿于搓饵、调4钓2的第一代垂钓大师大多落伍了。面对拉饵、打水皮、钓过程、果冻钓法等新钓法的出现,他们不适应了,钓快鱼更加力不从心。另一种人机缘凑巧,4场鱼抓3个大边,或见钓位前有个增氧机,灵机一动钓半水,是机遇成就了冠军。钓鱼技术说白了就是基本操作规则加变招,例如上饵抛钩、调标扬竿、控鱼遛鱼,是必须掌握的,无此不成其为钓鱼;但要钓得好就不能不强调雾化诱鱼、搓拉结合、调灵钓钝等等,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建华  郭红明 《钓鱼》2008,(1):26-27
(五)浮标的调整 根据野钓鲫鱼使用的鱼钩和鱼饵情况,正常外界条件下,最初开始垂钓时的基本调钓目数在软尾孔雀羽浮标一般可以设定为调4钓2、硬尾巴尔杉浮标可以设定为调5钓2。因为使用搓饵野钓鲫鱼时,1粒饵重一般可以压沉2到3目的软尾或者3到4目的硬尾,因此采用上面的调钓方法,基本可以保证下钩饵落底,上钩饵轻触底,钓组处于接近不灵不钝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郅辽 《钓鱼》2008,(8):12-13
中庸是国粹。讲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庸是不能不讲的。钓鱼也是如此,比如钓饵轻了,雾化了容易招小鱼:重了,硬了,稍微小一点的鱼啃不动、吸不进,用中等比重的饵或将大比重的饵和轻饵按1:2、1:3的比例结合起来,这样大小鱼都能接受。又如浮标调4钓2,钓组不灵不钝,从这里起步钓生口鱼,钓老实鱼,鱼口变了,钓高1目或钓低1目就有了新感觉,这是浮标的中庸之道。子线22~25厘米适合钓混养鱼,从这个基本式出发,钓好了混合鱼再钓对象鱼,子线长短就变化有度了,能说这里面没有中庸?  相似文献   

17.
拉饵之累     
管察 《钓鱼》2013,(19):8-10
拉饵是竞技钓鱼的产物,也可以说是钓快鱼促成的。1995年举行的首届“钓王杯·钓鲫高手赛”开启了钓快鱼之门,从此以鲫鱼为对象鱼的“钓快鱼”成了竞技钓鱼的主要内容。然而前4届“钓王杯”比赛,时速都没有超过140尾。1999年5月1日,首届‘老鬼杯’全国钓鱼大奖赛”在武汉举行,时任老鬼钓鱼学校教练的翟少明以拉饵钓离底创造了1小时钓鲫鱼265尾的中国吉尼斯纪录。20天之后第5届“钓王杯”在西安举行,尽管最高时速仍在140尾以下,但136名参赛选手中约有10人在鱼离底时弃搓改拉了。  相似文献   

18.
吴芜 《钓鱼》2009,(24)
竞技钓鱼的技术流派很多,但总体分为两派:浮标派和钓饵派。前者以精选浮标、精确调标为特点,信奉钓不上鱼换支标,故而有打浮标、击底标、三等分、软身软尾、硬身硬尾等名目;后者强调以饵谋鱼,视钓饵的状态、味型、比重、雾化和持钩性为第一要务,创造了拉饵打浮、搓饵钓底以及拉饵钓底、钓过程等不同钓法。然而钓鱼不是玩浮标,也不是拼钓饵,必须综合浮标、钓饵、线组和针对不同鱼情在似口非口,以及真假难辨的信号把握中钓机遇,不然总是与冠军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19.
程宁 《钓鱼》2004,(1):41-41
有钓友说:在《浮标篇》中做的有关浮标灵与钝的试验没有带饵,要是加上不同重量的饵可能就不是那回事了。“如果调七钓三,饵的重量被浮标平衡,另一种调五钓二,饵比较重落在水底,这时肯定是调七钓三灵”。他的这种说法我认为也对也不对,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郅辽 《钓鱼》2007,(2X):18-19
芦苇浮标材料简单,做工也不复杂,因为脚和标身首尾是多片合拢后用胶水粘起来的,难免有渗水之虑,所以巴尔杉木浮标一出来,它就淡出市场了。然而,小规格巴尔杉木浮标不能调得太低,如1号溜肩瘦身调3目,拉大饵两钩就触底了。芦苇中空,牵引力大,即使标身做得很小,调4钓2也能使两钩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