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它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培养学生反思习惯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反思能促使学生克服思维惰性,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反思能提升数学思维的深度,促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反思能训练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促使学生打破思维瓶颈,以多角度,多层次的方式去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学改革着重强调了"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依托教学实践促使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有效解决数学问题。分析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围绕创设生活化问题场景、引入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贯彻实施任务教学法等层面,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化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深度化数学学习是学生高阶思维的过程与体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为学生创设启思情境对推进他们进行深度化数学学习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背景,对创设生活化启思情境,推进思维"深度";创设问情型启思情境,拓展思维"广度";创设操作类启思情境,堆积思维"高度"的策略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的情境化数学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丽萍 《教师》2023,(12):45-47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贯彻“问题解决”教育理念,强化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文章作者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有序思维的提升,以促使学生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通过前期调研、教学实践和理论论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情等,围绕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总结出四个方面的有效措施,即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有序表达、有序探索、有序解题,以期促使学生更加精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黄凤森 《教师》2020,(12):71-72
正所谓"不愤不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巧妙地运用问题来进行教学,用问题来聚焦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促使学生快速地深入探究,真正理解数学本质。问题驱动是建构主义提出的一种有效的教学范式,当学习任务与问题相结合,则可以引导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度。驱动学生深度学习真正发生的关键便是数学问题的设置。文章从思维生长点、思维困惑处、知识关键处、知识难点处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设置数学问题来驱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普通高中高三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存在主要问题,根据有效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阐述了培养激发高三学生数学思维的途径和方法,即教师为思维而教——变"组织教学"为"问题激发";变"讲授方法"为"主动探究";变"巩固知识"为"自我总结";变"方法运用"为"实践创新".学生为思维而学——巧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思维;善导问题发展,启发学生思维.通过探究不同的解题策略和对学生思维激发、启迪,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过程性原则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原则。著名数学教师马明说过: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以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问题设计、提出的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合情合理地提出问题。数  相似文献   

8.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复习,不仅能促使全体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所有学生的数学素养。而合理利用解决问题的法宝———解题策略,除了能提高"解决问题"复习的有效性,还能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对提高小学数学总复习的整体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在初中阶段,教师需要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深度以及活跃性上得到提升,这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为数学知识的运用奠定了基础,促使其利用理论性的数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基于此,文章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的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引领学生思维不断数学化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中之重。引领学生思维数学化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在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来达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生活原型———简化问题表述———建立数学模型"三个步骤,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模式化",主动建构起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彰显数学思维的理性美。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核心活动是思维。为了有效实现课堂教学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学上来,从关注知识、关注结果转变到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来,基于通过数学学习发展的一般思维经验,特别是"从头到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以及通过数学学习发展数学思维的经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思维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并初步构建了四种较为典型的思维链教学,即顺应学生提出的研究问题,展开对学习对象研究的思维链;观察联想、展开类比的思维链;退到原点解决问题的思维链和大情境下问题解决中的思维链。针对具体的案例,提炼总结了典型思维链教学的基本流程、实施价值和应注意的问题,为教师改进教学,尤其是帮助学生积累和丰富必要的数学思维经验,促进学生可持续学习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岁丽 《教师》2015,(12)
发散性思维不依据常规做事情,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求多变,并通过多方面寻求答案.这种思维方式要求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从一个目标和思维起点出发,能够自己寻找不同的思维方向,并且可以根据提出的各种问题寻求各个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散性的思维在数学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更加流畅,更具有变通性和独特性,并且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多方面、多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数学的思维品质.就是在数学思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数学思维虽是人所共有的心理过程.但是每个人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品质的表现.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注重发挥解决问题的思维功能.有目的、有计划地给予学生启发引导,就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逆向思维是与顺向思维相反的独特思维方式,能够让学生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朝着反方向对学习问题展开深入探究,有利于帮助学生从逆向角度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拥有更大的思考空间,降低问题的解决难度.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逆向思维能力.文章以小学数学教学为阵地,以逆向思维训练为载体,针对性地讨论了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促使学生逐渐养成逆向思考的好习惯,并在这一思维模式下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技巧.  相似文献   

15.
李淑端 《学苑教育》2023,(32):70-72
数学思维能提高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能帮助学生探究和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从而对数学的本质和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是一种高效的思维模式。数学思维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今后在数学及相关领域的深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化整为零不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且还是一种优化教学策略的思想。将问题整体分散成很多部分,实现了问题难度的降低,也有助于学生逐步解决问题。小学数学中的代数思维抽象了计算中的许多问题,字母、符号、方程的表示方法也让代数思维的应用切实地发生在教学之中。教师需要基于化整为零,积极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循序渐进地强化学生的代数思维、创设情境促使代数思维可视化、重视整体概念在代数思维中的抽象影响、依托数形结合内化学生的代数思维。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外显学生的思维过程,挖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求异思维等能力,要鼓励学生在探究算法、操作体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方面,大胆说,说观点,说过程,说方法,说算理。通过"说数学"来外显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想、说、算、做中思维更加灵活,思路更加开阔,领悟到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轻松愉快地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实行思维导图教学时,需要把数学问题和学生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以此来达到强化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让学生能够更为全面化地发展,发挥出解决问题的纽带作用,让学生把其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更为灵活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时,有时会发现"规律"失灵了,无法解决问题。究其原因,并非是学生的学习思维出现了障碍,而是教师教学时出现了"误导",让学生找不到思维出口。促使学生明白规律的运用原则和运用技巧,是数学教学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高中数学问题启发式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问题"作为启发学生思维的工具,通过课堂合作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源泉,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与合作互动的能力,以此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问题启发式数学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启发思维、探究思考和合作实践等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深入探索,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