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训刚 《收藏》2012,(10):121-121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河南豫泉官银钱局设于省城开封,资本总额11万两。开办之初该钱局以民间兑换银钱为主要业务,以后又发行制钱票。光绪三十年八月局内增设官银号,又发行了银两票和银元票流通市面。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将局官银号合并为河南豫泉官银钱局,辛亥革命后,该局继续发行纸币,照常流通于市。  相似文献   

2.
李训刚 《收藏》2012,(19):121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河南豫泉官银钱局设于省城开封,资本总额11万两。开办之初该钱局以民间兑换银钱为主要业务,以后又发行制钱票。光绪三十年八月局内增设官银号,又发行了银两票和银元票流通市面。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将局官银号合并为河南豫泉官银钱局,辛亥革命后,该局继续发行纸币,照常流通于市。从民国5年(1916  相似文献   

3.
寇尚民 《收藏》2012,(17):94-97
安徽安庆造币厂建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最初定名安徽银元局。光绪三十二年易名度支部安庆造币分厂,次年改为安徽制造局。民国2年(1913年)利用制造局老厂房和机器重建安庆造币厂,直至民国15年关闭。笔者现依据文献资料,对安庆造币厂所铸银币和相关史实作一探究。铸币历程在安徽省未铸造银元之前,市面流通的货币,除清朝各帝铸造的制钱外,还有银元宝、银锭、银锞子、散碎银、外洋和其他省铸造的银元。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安徽巡抚邓华熙向清政府具奏:"请仿广东、湖北筹铸大小银元,以济钱荒,而挽外溢之利。"获准后,成立安徽银元局,委派营务处潘作  相似文献   

4.
朱清华李东 《收藏》2016,(11):60-61
辛亥革命后,陕西省官银钱号歇业停办,市面萧条、交易停滞,经济十分困难。秦军政府为了维持军政费用和地方金融,于1912年元月成立秦丰银行并发行银两票,直至1917年因陕西政局不稳而关门停业。北洋军阀陈树藩任陕西督军后,改组秦丰银行为富秦银行,发行银元及银两票;  相似文献   

5.
姚欣荣 《收藏界》2012,(9):66-69
北洋造"光绪元宝"是清光绪年间,由北洋机器局铸造的机制银元,是清代晚期出现的贵金属货币。据史料记载:光绪十六年(1890年),广东省率先引进外国铸币技术,开始机制以"光绪元宝"为名的银元。以后,清中央政府和各地也开始了机制银元的活动,中国近代银元制度得以建立。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机器局试铸出一套五种币值的银元,主币为"壹圆"。光绪二十三年,又继续铸造一套,并更换了中英文纪年和增加了英文"大清",其他和二十二年造银元基本一致。光绪二十四年又继续铸行。光绪二十五年,清  相似文献   

6.
张建功 《收藏》2007,(4):130-131
咸丰三年(1853年),清政府发行了“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流通内地各省,而新疆却没有使用,光绪十一年(1885年)新疆在迪化成立了官钱局,由第一任巡抚刘锦棠奏准清廷筹办,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式发行纸币。比湖北官钱局发行的官钱票早7年,比安徽官钱局的官钱票早16年。并先后在迪镇、喀什、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6,(21)
正辛亥革命后,陕西省官银钱号歇业停办,市面萧条、交易停滞,经济十分困难。秦军政府为了维持军政费用和地方金融,于1912年元月成立秦丰银行并发行银两票,直至1917年因陕西政局不稳而关门停业。北洋军阀陈树藩任陕西督军后,改组秦丰银行为富秦银行,发行银元及银两票;1926年西安城被围后该行歇业。1930年10月,杨虎城任陕  相似文献   

8.
周传芳  周国卿 《收藏》2006,(7):77-78
清末民初,各银行纷纷发行银元券。有趣的是,有几家银行所发行的银元券,采用了币中币的图案,即在银元券上印有银元图。  相似文献   

9.
孙一民 《收藏》2006,(10):109-109
银元收藏与其他钱币收藏一样,讲究“真、精、稀”。“真”即真品;“精”指制作精美,图案,文字等蕴涵历史信息丰富,“稀”就是存世量稀少。不过银元中的珍品如“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三反版”“寿字双龙一两”,以及那些存世有数并未流通的“样币”等,一般收藏者难有机缘,应抱以平和心态,力所能及地在“专一”或专题收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50年前的"情人节"那天,作为澳大利亚政府送给广大民众的情人节礼物,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发行了现行流通货币澳大利亚元(简称"澳元"、"澳币",其标志国际货币符号为AUD),以取代先前流通的澳大利亚镑。2016年是澳大利亚元问世50周年。今年"情人节"前夕的2月9日,澳大利亚邮政发行以1澳元纸币、1澳元铸币及1澳大利亚镑为主图案的《十进制货币1966-2016》邮票(图1)和新邮首日封(图2)予以纪念。邮票图案中的1澳大利亚镑纸币(背景)和1  相似文献   

11.
澳门钱币     
澳门从1535年开埠至18世纪末,主要使用我国的银元和铜元。19世纪起,流通货币变得多样化,随着葡萄牙人的活动渐频,墨西哥银元大量流入,成为当地主要的汇兑货币。同时,民间广泛使用各银号发行的凭单,为变相的流通纸钞。1865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在香港成立,港元迅速取代了墨银。1887年,澳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6,(3)
正清代中期,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自铸银元、改革币制已成为一种思潮,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改革币制的主张。道光十三年(1833年),陶澍、林则徐会奏:"欲抑洋钱,莫如官局先铸银钱,每一枚以纹银五钱为准。"魏源亦指出:"今洋钱销蚀,洋银仅及六钱六分,而值纹银八钱有奇,民趋若鹜,独不少官铸银钱以利民用而抑番饼乎?"咸丰五年(1855年),周腾虎在《铸银钱说》中提出:"今计宜准洋银分两,铸造银钱,以钢铁制为板式,面文咸丰宝货,环以年月,并银文字;幕文  相似文献   

13.
李进兴 《收藏》2001,(4):55-55
三枚银元,外表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也很常见。一枚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湖北银元局铸成的龙纹“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元;一枚是我国清代流通的墨西哥鹰洋银元,正面是仙人掌上立一口衔蛇颈的展翅雄鹰,背中央一顶自由软帽,周饰光芒,还有纪年1888等:另一枚是极普通的袁像银币,正面是袁世凯免冠戎装半身像,上有“中华民国三年”,背面中央直书“壹圆”交叉嘉禾、下萦结带,俗称“袁大头”。但是这三枚普通银元却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因为是毛泽东主席在1935年10月留给西海固人民的三枚银元,故非常珍贵。  相似文献   

14.
边力 《收藏》2013,(7):72-74
19世纪末,英帝国势力不断侵入中国西藏地区,英属殖民地的货币印度卢比也随之流通到西藏并逐渐渗入川、滇等省,这种局面令清朝地方当局极度不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1月29日,四川总督锡良上奏朝廷,提出铸造仿照印度卢比的汉文银元,用以抵制印度卢比并充发藏饷。清廷对其建议很是重视,12月24日财政处、户部奉谕议奏。主管财政处大臣奕励等  相似文献   

15.
边力 《收藏》2013,(13):72-74
19世纪末,英帝国势力不断侵入中国西藏地区,英属殖民地的货币印度卢比也随之流通到西藏并逐渐渗入川、滇等省,这种局面令清朝地方当局极度不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1月29日,四川总督锡良上奏朝廷,提出铸造仿照印度卢比的汉文银元,用以抵制印度卢比并充发藏饷。清廷对其建议很是重视,12月24日财政处、户部奉谕议奏。主管财政处大臣奕励等  相似文献   

16.
袁水清 《收藏》2008,(5):120-122
种类最多的银元——清吉林省造光绪元宝清朝的机器局本系兵工厂,但初铸银元时系由机器局承办,后才更名为银元局。吉林省机器局自光绪十年(1884年)铸造厂平后,十几年间没有铸造其他银币,直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才开始铸光绪元宝无纪年银币,俗称龙洋,计有库平七钱二分、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二十年来喜爱收集各类钱币,无论工作、出差或休闲时间,总爱到各地钱币市场闲逛。2006年7月的一天,在钱币市场闲逛时,偶尔购得一枚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银元。该银元俗称“小头”,重27克,直径39毫米,成色八九,作为中华民国币发行流通很广。奇怪的是该银元有两种版面的痕迹,特别是面板凸显“光  相似文献   

18.
周新国 《收藏》2007,(5):144-145
常德官钱局所发钱票由湖南官钱局在天津官办石印局定印,有银两票壹两、银元票壹元、制钱票壹串文、铜元票壹百枚。所发之票在票面上钤印“常德官钱局”章(图1)。各票为竖版,正面图案除中间名称不同外,其设计模式完全相同。票两边印有传统的“二龙戏珠”图案。  相似文献   

19.
沈飞 《收藏》2015,(7):70-71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二月,湖广总督张之洞鉴于广东铸造铜元颇有成效,而且获利丰厚,认为湖北亦"亟应仿照试办,以维圜法而便民用",指令湖北银元局试铸当十铜元,"先行铸造一百万枚,饬发宫钱局暂为试销"。这些铜元投入市场后,颇受民众欢迎,流通顺畅。翌年八月,张之洞又决定将原来的湖北铸钱局改建为铜币局,专门铸造铜元,银元局不再兼理铜元铸造事务;"此后铜币  相似文献   

20.
张建功 《收藏》2009,(1):134-137
新疆光绪银元是典型的新疆地方历史货币,在中国近代银币中独树一帜。新疆银币藏品较为丰富,现将本人藏品及所见实物整理成文,供广大钱币爱好者鉴赏、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