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收藏》2016,(13)
正品读魏云飞的山水画,仿佛置身于清新秀雅、宁静澄明的山林,远离都市喧嚣和社会的嘈杂,体会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闲走与自得,使观画者的心灵获得寄情山水的林泉之乐。魏云飞的山水画,传统气息浓厚,注重对宋元明清传统经典作品的研究与汲取。他的作品笔墨纯正、格调高雅,不同的山水题材在他笔下或虚淡空灵或明艳古厚。在可居可游的云山丘壑中,深得传统山水  相似文献   

2.
魏云飞     
《收藏》2016,(5):1-1
1978年生,河北怀来人。2001年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佼任敦。现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山水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131”创新型人才,作品曾在北京、天津、山东、江苏、台湾等地展出并发表。出版有《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及技法——魏云飞》《工笔山水画50问》《清风徐来——魏云飞作品集》《艺苑讲坛·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范本——魏云飞》《在路上——魏云飞写生作品集》等多本专辑。  相似文献   

3.
魏云飞 《收藏》2012,(3):168
魏云飞 1978年生于河北怀来。2004年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出版有《魏云飞作品集》《中国书画百杰——魏云飞国画作品选》等。2001年获首届全国优秀美术书法作品邀请展铜奖,并入编《2002年中国青年美术家百杰名录》,  相似文献   

4.
魏云飞 《收藏》2012,(1):166
魏云飞 1978年生于河北怀来。2004年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出版有《魏云飞作品集》《中国书画百杰——魏云飞国画作品选》等。2001年获首届全国九大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优秀作品奖;2002年获庆祝香港回归五周年全国优秀美术书法作品邀请展铜奖,并入编《2002年中国青年美术家百...  相似文献   

5.
魏云飞1978年生于河北怀来。2004年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出版有《魏云飞作品集》《中国书画百杰——魏云飞国画作品选》等。2001年获首届全国九大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优秀作品奖;2002年获庆祝香港回归五周年全国优秀美术书法作品邀请展铜奖,并入编《2002年中国青年美术家百杰...  相似文献   

6.
展讯     
《收藏》2013,(1):200-200
由天津美术学院和山东省青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青州书画艺术城和青州铭义书画艺术馆承办的“林泉高致一一魏云飞山水画展”,将于2013-~F-1月12日在青州书画艺术城开幕,并相继在临朐、潍坊展出,持续至1月23日结束。  相似文献   

7.
何海霞先生是当代山水画大师,是"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是"长安画派"的主将,又是何派山水画的创始人。他在当今山水画坛的影响很大,自成一家,后学者很多。在艺术市场上和收藏拍卖行列中,他的作品稳  相似文献   

8.
彭德 《收藏》2015,(7):167-169
樊洲隐居终南山,看山读山画山,寻找独特的表现方式。樊洲的山水画分为三型,都具有人文意味:一是寓意山水,二是书写山水,三是乐律山水。其中,寓意山水和以行书笔法入画的山水画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同传统山水画保持着文脉上的联系,又以较大跨度的表现方式,拉开同传统文人画的距离;以乐律入画的山水画,既体现出文脉又超越了文脉,使得不懂中国文化的欧美画家面对他的这批作品一看就懂,没有障碍。樊洲的乐律山水,用波浪状的行云  相似文献   

9.
李禹默 《收藏界》2011,(12):102
山水画的一种,亦称"吴装"山水。浅绛山水即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的淡彩山水画。浅绛山水画法特点是素雅青淡,明快透澈。在总体上形成暖色调,不打乱淡彩设色基调的统一。以树、石、云、水为主要表现内容,以笔墨  相似文献   

10.
正1979年夏天,李可染从箱底拾出几张早期山水,在其中一张上他题了这么几句话:"是时钻研传统,游心疏简澹雅,尚能得见前人规范,与今日所作迥异,判若两人。"在另一幅题为《松下观瀑图》的作品上,他又有一段长跋记述一生山水画创作的经历,其中有这么几句:"当时潜心传统,虽用笔恣肆,但处处未落前人窠臼。"翻检李可染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无论山  相似文献   

11.
正五年前,在赵文火正式步人习画山水近十年之时,我曾写过一篇小文《源于传统融于时代》,谈了我始读他写意山水画的一些感想。如今,又五年过去了,品读这些年来他的山水画创作,可以感受到,他在传承文脉的同时,一直在刻意追求对于传统的创新,努力踏准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透过他的一些近作,不难发现其创作的主体意识一直在导引着他的审美意向。在一些作品中,虽然还是面对实景做写意描绘,  相似文献   

12.
正在2017年北京保利秋拍上,深藏不露多年的郭秀仪旧藏巨制齐白石《山水十二屏》(图1)以9.315亿元的惊人天价刷新了全球中国书画成交纪录,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大事件。相较齐白石最擅长、最著名的花鸟草虫画和水族画,他的山水画曾遭受到怎样的非议?他的山水画特色是什么?艺术价值到底几何?他的山水画价位与市场行情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3.
芳铭 《收藏界》2013,(6):140-141
赏刘广的山水作品,很有些“春山如笑,秋山如妆”的美好而悦目的感觉。曾问刘广为什么在你的山水画中采用很多黑、白、灰等构成的形式因素呢?刘广脱口答“在我眼里,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都是有机共融,和谐相处自然而然地含露着美的构成因素,这是其一;其二,我很希望我的山水画,不同于他人的语言形式面貌”。刘广坦诚、朴实、简约、哲理的话语间映出他在探索山水画的路径中个人的明确追求。  相似文献   

14.
正记得当年有人批评徐悲鸿是用西方素描画中国画时,可染先生却对他的学生说:"对于中国山水画,素描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李可染革新中国山水画,其入门途径,就是用西方素描来收拾传统山水画的散、乱、松、碎,把块面和调子引入山水画,借以加强山水画的整体感,以最终达到水墨山水画上墙之后能与油画抗衡的视觉效果。因此,可染先生外出写生时,以西方素描方法,用铅笔画了许多山、石、树木、舟船、瀑布、水口等等自然景物的速  相似文献   

15.
安效忠 《收藏》2010,(8):78-80
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并不独立作为一个画种,而是附属于人物画,作为背景的居多。到隋唐开始逐渐独立成幅,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等。五代、北宋间山水画大兴,荆浩、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的青绿山水,南北竞辉,达到高峰,从此山水画成为中国画领域的一大画科。  相似文献   

16.
李禹默整理 《收藏界》2011,(12):102-102
山水画的一种,亦称“吴装”山水。浅绛山水即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的淡彩山水画。  相似文献   

17.
水天中 《收藏界》2012,(4):140-142
山水要不要写生,本来不成问题,是因为自古至今,一代代山水画家通过写生获取了自然的形与神,养成了人与山水合一的情怀,触动了绘画创作的灵感,但它竟然成为问题,是因为现在确实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的山水画是不需要写生的一种艺术,似乎写生败坏了传统的纯洁。  相似文献   

18.
张省教授我不熟悉,但我熟悉他的画。这大概是因为我喜欢刘海粟先生重彩山水画的缘故。世人颇多称誉张大千先生的泼彩山水画,而我却偏爱海老的重彩。那是一种冲击人们心灵的色彩斑斓且又迷幻的境界,张大千的泼彩虽也迷朦幽深,然其格局却没有海老那么壮阔雄强。张省是海老的门生,自然是深得海老重彩的发乳。故其山水格局大,对色彩的认知和运用也是颇得要领的。山水画的出新可以各尽其能,但在色彩上的突破也应该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疆域。我们读张省的画,常有一种身处旷野,在峻岭前有一阵敬畏,于白云间带一股醉意,居松林中添一份沧桑的感觉。而海老的那种或艳丽夺目,或干涩苍老的重彩山水特色,又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7,(4)
正中国幅原辽阔,众山雄踞。这些山脉不但影响了气候、物产,更影响了国人的人文精神乃至绘画诗歌等。我们是极具艺术才能的民族,因为需要记述地形的致用功能而开始了最早的山水绘画。而后,从对自然山水的崇拜,到比德、畅神,山水画遂成中国绘画史上最浓重的一笔。"美从何处寻"是宗白华先生在美学里的第一讲。宗先生谈到,从"眼耳鼻舌"对自然的探索,到"身意"从自然到心灵的移情,无论"移人之情"或"移我情",都是人心对美的探寻。山  相似文献   

20.
李禹默 《收藏界》2012,(1):88-88
带你走进书画知识的殿堂青绿山水是山水画的一种,是用矿物质的石青、石绿为颜料主色的山水画。青绿山水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大青绿多用勾廓,皴笔少,着色浓重;小青绿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施青绿,以表现山石树木的苍翠而得名。也有在青绿山石的轮廓上勾以金石,这样的山水画又称金碧山水。青绿山水要画好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