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淑艳 《职业技术》2006,(16):89-89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对审计意见依赖性的增强,审计风险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给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带来巨大的损失,从而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审计风险,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成为了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我国审计风险的形成进行分析,探索控制风险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审计失败尤其是上市公司审计失败会引发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会对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并在总体上制约市场运行效率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甚至还会殃及会计行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因此,对引起审计失败的风险进行积极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防范审计失败事件的发生.阐述了审计失败导致的风险类型,最后探讨了审计失败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审计的范围逐渐拓宽,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相应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为此,人们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审计风险就是审计项目风险,它具有客观性、潜在性、严重性和可控性等特征。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要素构成。对审计风险三要素的分析,是为了加强对审计风险的控制。其具体控制途径有宏观控制、微观控制以及审计自身风险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建设项目决算委托社会审计是解决地方高校内部审计力量不足,规避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办法之一,但是,由于受利益驱动以及审计人员行为和职业道德的影响,建设项目委托社会审计依然存在着潜在的审计风险.笔者从主体行为的角度分析地方高校建设项目委托审计的潜在风险成因及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论审计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分析,论述了审计风险的不可完全避免性,既然存在审计风险,就应进行控制,控制风险必须认知、评估风险,阐述了审计重要审计风险之间,以及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审计风险对审计方法的影响上提出了更为有效的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  相似文献   

7.
由于人口老龄化、提前退休、养老金替代率过高等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性因素和信息不对称、管理效率不高等管理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给付风险日益凸现,主要表现为制度风险和管理风险.建议通过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内部控制、征收环节、支付环节、财务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审计监督,控制和规避基金管理使用过程中的制度风险和管理风险,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有效的控制预防性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8.
县级审计机关是最基层的审计机关.加强县级审计机关投资审计质量控制,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监督水平是县级审计机关当前必须面临解决的问题.审计署6号令《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对审计质量控制做了详细的规定,县级审计机关投资审计需要根据业务的特点制定质量控制办法防范审计风险.县级审计机关投资审计人员相对较少、专业素质低、审计经费保障不足、投资项目多、投资额度较小等因素影响,审计项目的质量比较难以提高,由此可能带来一定的审计风险,给审计机关权威形象受到影响.本文对县级审计机关投资审计风险的控制做探讨.  相似文献   

9.
审计环境的发展,使得内部审计风险有了新的特征.相应地,内部审计风险的评估与控制的方法也应有所变化.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要建立以电子数据测试为中心的、以评估重大错误风险为重点的现代风险导向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审计风险的构成和有效控制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因外部制度因素、审计成本过高及内部固有缺陷不再适应企业环境,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本文着重探讨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的相互关系:一方面,内部控制不健全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出现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又给注册会计师带来巨大的审计风险,进一步提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如何"保护"自己,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对审计风险的涵义及成因进行辨析的基础上,论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立足于对审计人员面临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战略,制定与企业状况及自身审计职业素养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来降低检查风险从而控制审计风险的一种审计模式,进而阐明了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金宗友 《培训与研究》2004,21(5):102-104
本通过对独立审计风险的认真分析,认为独立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审计对象和社会环境因素、审计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等。但是形成审计风险的直接原因是注册会计师本身经验、能力不足和风险意识不强,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笔认为规避审计项目风险的关键是从微观过程入手规范审计程序;规避审计职业风险的关键是着眼于提高注册会计师个人风险意识.提高审计技术水平,加强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建设.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审计风险基金和审计风险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审计理论与实践中 ,人们常常将社会审计风险、社会审计终极风险混为一谈 ,误认为审计风险就是审计终极风险 ,对审计终极风险的产生因素认识模糊 ,对其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 ,这一方面会加大社会公众的期望差距 ,另一方面也会使审计主体麻痹大意 ,降低审计质量。本文认为社会审计终极风险不是社会审计风险 ,有独特的影响因素和严重危害 ,必须引起社会公众及社会审计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复杂化,使审计风险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本文结合审计工作实践,探讨了如何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控制审计风险的对策,旨在引起审计人员的关注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用审计风险控制公式分析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针对每一构成要素提出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对于强化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优化审计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素质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风险也日益增大。文章根据高校自身特点,从分析高校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入手,提出高校审计人员应树立审计风险意识,采用先进的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合理评价审计风险等一系列措施来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7.
张丽 《华章》2011,(24)
审计风险已成为审计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就内部审计而言,同样蕴藏着审计风险,只是审计风险概念的引入,最初源于民间审计机构和人员被诉讼案件的不断增多.为保护民间审计职业界,使其尽可能远离法律诉讼,审计理论界开始重视研究民间审计风险问题.本文拟从内部审计风险涵义、内部审计风险的特征、形成原因和有效控制等方面内容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从审计风险的概念入手,初步分析了审计风险的特征、成因,并从审计主体、审计制度、审计技术、审计质量管理方面提出控制审计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内部审计组织不仅通过风险分析、风险评估来确定审计计划和具体项目审计重点,还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正是这种以风险评价为基础的审计模式使内部审计组织能够及时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风险信息,并在风险与机遇中寻求均衡点,也正是这种审计模式使整个企业在风险环境中由被动受损到主动控制和排解风险,从而能够谨慎快速地在风险环境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财务处理、管理控制环节的深层次应用,企业越来越依赖于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这就亟需审计来评估信息系统风险,进一步健全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从而有效管理并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如何降低、防范信息系统审计风险,正在成为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依据传统审计风险理论,分析评价了信息系统审计的风险,并针对信息系统审计风险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