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爱生命”教育课程旨在唤醒、激发学生的生命自觉,培养学生科学的生命观和尊重、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及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营造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基。此课程具有基础性、系统性、自主性、活动性和生成性等特点,施教方法有故事法、唤醒法等。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各国教育越来越重视公民核心素养的培育问题,在各国的大政方针中,提升公民核心素养也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课已经作为一种人的生命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课堂上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品格和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基于青少年自身成长的特点,进行关爱生命的道德教育显得重要与紧迫,可帮助学生掌握生命的本质,引导学生在初中的教育阶段形成重视生命、珍爱生命的核心素养,激发他们去执著地追求幸福的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计】 珍爱生命是生命教育“人与自我”范畴里的重要话题。本课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生命的意义、价值与美感,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活动体验,唤起学生对自己生命状态的感受经验.激发学生珍爱生命、享受生命的情怀。  相似文献   

4.
【教学设计】 珍爱生命是生命教育“人与自我”范畴里的重要话题。本课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生命的意义、价值与美感,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活动体验,唤起学生对自己生命状态的感受经验.激发学生珍爱生命、享受生命的情怀。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小学阶段是孩子品德、人格、知识、能力、心理、体能等形成的重要阶段。我校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一、珍爱生命警钟长鸣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校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把安全教育融进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将法制、安全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渗透法律知  相似文献   

6.
刘劲松 《考试周刊》2010,(54):220-221
目前社会压力增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因此生命教育迫在眉睫。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生物学教育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中刻不容缓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一、活动的提出当前农村小学“独生子女”和“留守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他们对家人给予的爱认为理所当然,且没有机会学习付出自己的爱。为使孩子们理解被爱,学会感恩与关爱,有必要通过实施“感恩教育”,让“感恩”润泽学生心灵,奠基学生生命。感恩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伦理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现代公民的关键环节。二、活动的实施第一阶…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一、通过献爱心活动,让学生更加懂得关爱他人、珍爱自己的生命。二、将活动内容记录下来并写成一篇文章。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并指导学生当堂习作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首要的任务是让师生在共同为生命奠基的过程中,在珍爱生命、崇尚生命、敬畏生命的道路上,感受到生命的丰富多彩,体味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武霞 《现代教育》2014,(4):93-93
正"立德树人"是教育最本质的问题和根本任务。基础教育承担着为学生人生奠基的重要使命,使学生具备完整、健全的人格。德、智、体、美的培养,将促进人格的完善,也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虽然各自占用课时数大不相同,但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体育教育也同其他教育一样,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一、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体育课要把德育放在首位,使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体育教师首先应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首要的任务是让师生在共同为生命奠基的过程中,在珍爱生命、崇尚生命、敬畏生命的道路上,感受到生命的丰富多彩,体味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我校重新调整办学理念,提出了“创建和谐校园,为学生生命奠基”的教育理念.在办学的各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语文教学要关爱语文生命,重塑新课堂,大胆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基。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生命之绿色!现在,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语境下的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文新课程呼唤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 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倡导关注学生整体生命发展,它是指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培养对自然、社会及他人的关爱,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语文生命教育的主体是个体的人,其终极目的是促进人全面、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河北教育》2009,(5):11-11
为培养学生珍爱自我、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近日,邯郸市丛台区文教体局开展了“珍爱生命,快乐生活”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举行班队会、演讲、征文以及演出小品、相声、诗朗诵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树立快乐自信的生活态度。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提高了自护意识,增强了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试论生命教育的层次目标及实现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价值性的活动。本文在阐述生命教育的涵义基础上,针对生命教育的三阶层目标: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完善学生发展生涯和促进学生自我实现,提出了学校应从人性化、个性化、创造性等方面着力推动生命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教育既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从小培养幼儿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使他们形成正向的生命观和生命态度,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学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缩影,以一项项探究活动为主线。在活动中,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同时关爱自然、珍爱生命、关心集体、积极合作等,这些跟人文精神的培养密切相关的素养,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落到实处,更要渗入学生的骨子里,成为他们的习惯和无意识行为。小学阶段是人文教育最基础的阶段,是人生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我们秉承“为人生的聪明和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以“小学生生命活力教育”为主线,“用心沟通,让情交融,培养健全健康人格”的德育工作理念,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来铸造放飞生命的德育翅膀。在工作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本义和天职。我们研究小学生自主心理教育,一切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9.
<正>"三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意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强化生存意识,提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一目的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师生间的情感交融至关重要,教师对学生关爱、尊重、信任、宽容与期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反之,单向的强迫型的教育活动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在学习者与教育内容之间  相似文献   

20.
在生物教学中要注重生命教育的开展,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参加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带领学生探索生命起源、发展、进化的历程,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懂得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