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灵州在中西交通中的地位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清楚地看到,五代时期。灵州为中西交通的必由之地,在中西交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原地区大动荡、大分裂、朝代更替频繁时,灵州地处西北,民族杂居,人缘复杂,但能始终不变地发挥着畅通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这是难能的,为说明这一点,拟对五代时期的灵州作如下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宋真美宗咸平五年(1002年),党项贵族李继迁攻占了战略要地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南)。灵州据诸路上游,是控制着由贺兰山渡过黄河,进入葫芦河川(即今固原县境的清水河川)和马莲河谷两条通路的枢纽。李继迁以灵州为进一步进取的基地,西向攻击吐蓄、回鹘,以取河西;南向侵宋,逼宋承认其独立地位。从此,揭开了宋夏关系的新一页。天都地区(即今海原县大部分地方)在宋夏斗争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根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比较全面地反映这一时期天都地区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西汉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一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中国大量的丝帛锦绣就循着这条道路源源不断地输往中亚、西亚及非洲、欧洲的国家,后人称这条中西交通陆上要道为“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4.
今年暑假,我和老爸老妈去了河西走廊。原以为这向西的路上,尽是戈壁荒滩和飞沙走石,甚至还一次次幻想如果自己是一名出使西域的汉唐使者,该如何去面对这个被文明腹地抛向荒蛮的地方。然而,这不过是我无数次想象中的河西走廊。一路向西,黄土并不贫瘠,戈壁也不荒凉,沙漠不再冷漠。在这条撒满了西域记忆  相似文献   

5.
两汉盛世,由于汉王朝和其他国家及地区发生了联系和对外贸易,大力发展全国交通,并开拓了中西道路交通,即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与西方之间的政治交往、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陆路通道。这条通道在《汉书·西域传》中称“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就是汉通西域道。甘肃便成了通往中亚南北两条商路的必经之地。丝绸之路穿过今甘肃东西全境,长约两干多公里,尤其是河西走廊成为了丝绸之路的重要孔道,河西走廊的敦煌是中西交通的总枢纽,汉武帝为巩固西北边防,确保丝路东段河西道路畅通,从而设置河西四郡。  相似文献   

6.
自北魏至唐初,灵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西北重要军政中心。唐前期,灵州作为西北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并成为屏卫京师和经营北疆的军事重镇,又是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汇地。唐中期以后,灵州又因其重要的交通位置成为中原与漠北、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和国际交通的枢纽。  相似文献   

7.
某天晚上,我一家三口一同观看电视里的古装剧。剧情说的是,明朝王子倾慕西域公主,但须智力考试通关方能迎娶佳人。有道考题是谜语:“八条腿,六只眼.三张嘴,一条尾巴,谜底是什么?”明朝的大学士们想破了脑袋,也猜不出来。西域方面催着要答案,王子清了清嗓子,正要说出答案时,电视广告适时插入。这不是吊人胃口嘛!  相似文献   

8.
雪是历代文人吟咏的对象之一,也是清代西域诗歌中出现频次较高、熔铸了西域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要完全理解西域诗,就要结合雪这一特殊的意象来解读清代西域诗歌。  相似文献   

9.
段霞 《大学生》2015,(7):57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两条丝绸之路古而有之,一条沿路向西,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有了一条以古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一条向海,秦汉时期开通,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两条丝绸之路一直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陆上、海上交通贸易要道,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法藏敦煌文献P.3016V中一件抄写的《某乙致令公状》进行了考辨,认为它是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写给灵州节度使韩洙的书状草稿的抄写件。书状中的灵武路上少数民族部族劫杀甘州回鹘使者的事件发生在同光二年(924),这件书牍文献反映了因劫掠事件引起了甘州回鹘、灵州节度使与沙州归义军之间一度紧张的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今年暑假,我和老爸老妈去了河西走廊。原以为这向西的路上,尽是戈壁荒滩和飞沙走石,甚至还一次次幻想自己如果是一名出使西域的汉唐使者,该如何去面对这个被从文明愎地抛向荒蛮中心的河西走廊。然而,这只不过是我无数次想象中的河西走廊。一路向西,黄土并不贫瘠,戈壁电不荒凉,沙漠不再冷漠。在这条充满了西域记忆与汉唐遗风的古道上,我看到了丝路的兴盛与衰落,看到了袅袅紫色的妖娆、如诗如  相似文献   

12.
新疆古称西域,自公元前138年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了一条东西方贸易的"丝绸之路"后。伴随着商旅往来的驼铃声,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道教等宗教的诵经声也响彻这片汇聚着东西方文明的神奇大地。形成了以佛教为首的多元宗教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教人文奇景,逾达千年之久。但这一宗教文化盛景却因公元10世纪来自阿拉伯半岛的一弯"新月"——伊斯兰教文明而悄然消褪在历史的尘烟之中,形成了以佛教文化为首的多元宗教文化信仰突变为伊斯兰教文明独霸"天下"的演变。对此本文以伊斯兰教在西域的勃兴为出发点,试讨论西域这一宗教文化信仰突变的实质,以期对我国的边疆文化建设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古即以盛产丝织物而闻名于世。据传公元前三世纪以前,当时希腊人、罗马人就知道东方有个古老的“丝国”,可见中国的丝绸已通过曲折的途径,辗转运到了欧洲。西汉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横贯亚洲的中西陆路交通,我国大宗的丝织物也由此源源不断地传到西方。中外历史学家把古代这条交通线称之为“丝绸之路”。实际上,当时所开辟的也是一条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中国和西域的音乐从此沿着“丝绸之路”互通有无,不绝于途。  相似文献   

14.
今年暑假,我和老爸、老妈一起去了河西走廊。我原以为这向西的路上,尽是戈壁荒滩和飞沙走石,我甚至还幻想过,如果自己是一名出使西域的使者,该如何面对这个被文明抛向荒蛮的地方。然而,那不过是我想象中的河西走廊。一路向西,我发现原来真实的河西走廊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黄土并不贫瘠,戈壁也并不荒凉,沙漠也并不冷漠。在这条撒满了西域记忆、带着汉唐遗风的古道上,我仿佛看到了古代丝路的兴盛与衰落,也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     
《中学生英语》2014,(12):19-19
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当时一名中国使者——张骞,他沿着这条连接亚欧两大洲的贸易通道出使西域(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提出。古代“丝绸之路”由古都长安始发,经陇中高原、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横贯中亚、南亚与西亚,进而联结非洲和欧洲。两千多年来,这条东西相联、南北交错的交通网承担着我国内地与西域之间以及中国与亚、非、欧一些国家或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的重要任务。所谓“丝绸之路”的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这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都”,意为“全部”;“护”为“保护”,设立西域都护就是为了保护西域各政权免受匈奴之害,同时防止西域各政权之间互相兼并和攻击。西域都护直属西汉中央政府,其办事机关称都护府,设在西域中心乌垒城(今轮台县古尔庄)。西域都护是西域最高地方长官,大致相当于内地的郡太守,秩比二千石。  相似文献   

18.
课本第 3 9页《安史之乱》图 ,标示“灵武”在黄河左岸 ,图下注 :“灵武 ,今宁夏灵武西北。”笔者认为 ,图中的标示和图下的注解均是错误的。《辞海·地理·历史地理》分册 :“灵武 ,郡名。隋大业三年改为灵州置。治所在今迥乐(今灵武西南 )。”“唐武德元年改为灵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灵州为灵武郡。”可见 ,课本注解是错误的。同时 ,插图中“灵武”的标示也是错误的。与课本配套的教学挂图和辽宁大学历史系出版的《中国古代史地图》均将灵武郡治所标在黄河右岸“灵武”定位$辽宁省锦西化工总厂一中@叶枫  相似文献   

19.
天山是清代西域诗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熔铸了西域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天山的高峻、险要既带给诗人强烈的震撼,也是诗人命运坎坷的象征;诗人描写天山时蕴含了浓郁的思乡之情、深重的历史沧桑感,诗中既表达了其对天山的喜爱之情,有时也流露出至西域的愁苦之情。因此,要完全理解这些西域诗歌的深刻内涵,就必然要结合天山这一特殊的意象来解读清代西域诗歌。  相似文献   

20.
(-)问题的提出目前国际学术界或我国的一些学者,在研究丝绸之路时,往往把由汉代的京部长安或东都洛阳出发,经过河西走廊进入今新疆(古称西域)地区,再越帕米尔高原而达地中海沿岸请他的陆路通道称为“丝绸之路”。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这条通路是西汉武帝命张骞出使西域后,最早被西汉政府承认并加以保护而载入史籍的通路。但是,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除了这条通路之外,学术界还提出了经过北方草原游牧地带的草原丝绸之路;由长安向川滇行进至印度的西南丝绸之路;还有由东南沿海往水路发展,进入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的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