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工程问题有其独特特点 ,故在解题思路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下面特介绍几种特殊解题思路。一、分合的解题思路分与合的解题思路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它是灵活地将题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合、分变化 ,以寻求解题思路的一种方法 ,在解题中能起到巧解的作用。例 1 加工一批零件 ,4个师傅和 3个徒弟正好一天完成 ,如果 3个师傅和 4个徒弟合作一天则完成1 71 8。问一个师傅或一个徒弟单独加工 ,各要几天完成 ?解题思路 :将“4个师傅和 3个徒弟正好一天完成”与“3个师傅和 4个徒弟一天完成1 71 8”合并起来 ,便得 7个师傅和 7个徒弟一天完…  相似文献   

2.
应用题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依据。这种联系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明显、有的隐蔽。如果解题时将间接的、隐蔽的条件挖掘出来,则可使解题思路拓宽,使难题易解。例加工一批零件,4个师傅和3个徒弟正好一天完成。如果3个师傅和4个徒弟合作一天则完成全部任务的1718。问一个师傅或一个徒弟单独加工,各要几天完成?解法一假如把“4个师傅和3个徒弟一天完成”与“3个师傅和4个徒弟一天完成全部任务的1718”这两个条件合并在一起的话,则是7个师傅与7个徒弟一天完成总任务的1+1718=11…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兴趣活动课上,老师让大家讨论一道工程问题,比一比谁的解法多、解法巧?生产1200个零件,甲师傅单独做要12天完成,乙师傅单独做要8天完成。如果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要根据解题的需要,将原题的内容或形式加以变换,从而更有效地利用题目的不变实质,使问题获得顺畅而简捷的解答,这就是变换思想的应用。本文略举数例,仅供同行参考。 一、重构题目情节,变含混为清晰 例1 加工一批零件,单独做,师傅要10天,徒弟要15天。师徒2人合做,可以按计划完成任务。因为中途徒弟生病请假休息,结果工期推迟了2天。问徒弟请假多少天? 为了便于理解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妨将原题情节作这样的变换:因为最后几天徒弟生病请假,徒弟假间积压下来的工作,由师傅用2天时间代替完成。显然,师傅2天可以完成这批零件的(1/10)×2=1/5;这1/5的工作量,即是徒弟生病请假期间留下的工作量,易见徒弟生病请假的天数是((1/5)÷(1/15))天。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兴趣活动课上,数学老师让大家讨论一道工程问题,比一比谁的解法多、解法巧。生产1200个零件,甲师傅单独要12天完成,乙师傅单独要8天完成。如果两人合作,他们能在一周完成这批零件吗?(通过计算后说明。)  相似文献   

6.
一、代换法例1 师徒两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加工了5天,徒弟加工了6天,一共加工了320个。师傅1天加工的零件数等于徒弟2天加工的零件数。师徒两人每天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分析与解答:我们可以用徒弟代换师傅(也可以用师傅代换徒弟),师傅5天加工的零  相似文献   

7.
不妨重新组合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题目]加工一批零件,师徒二人合做,12天可以完成。现在先由师傅独做5天,然后由师徒二人合做3天,剩下的工作由徒弟独做15天完成。问这批零件由徒弟独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相似文献   

8.
最少几天     
有甲、乙两项工程,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要9天,单独完成乙工程需要12天;李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要3天,单独完成乙工程需要15天。如果两人合作完成这两项工程,  相似文献   

9.
周洁 《数学教学》2006,(12):11-12
一、背景教研组安排我与一位新手教师同上一节课,进行教学效率的比较研究.因为事关教研组工作的开展情况,教研组长一再叮嘱我要好好准备.我们所选的内容是教材中的一个问题:课外活动时李老师来教室布置作业,有一道题只写了“学校校办厂需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就因校长叫他而离开教室.  相似文献   

10.
[题目]师徒两人一起加工一批零件,15天完成加工任务。师傅每天加工60个零件,完成任务时一共比徒弟多加工360个零件。徒弟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相似文献   

11.
痛苦和盐     
徒弟总爱怨天尤人。一天早上师傅派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 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问他味道如何。  相似文献   

12.
缪爱明 《教书育人》2013,(35):33-34
青蓝工程是学校有效促进年轻教师快速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我们往往从学校组织层面落实得多,从师傅和徒弟的心理层面思考得少。本文想对师傅和徒弟分别说几句心里话。一、师傅的关键词是榜样和奉献做师傅的一定要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等方面为徒弟做好榜样。我们认了徒弟,一定要把徒弟当作自己的兄弟、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情境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第六章“实践与探索”单元教学中的问题3是这样的:课外活动时李老师来教室布置作业,有一道题只写了“学校校办厂需制作一个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就因校长叫他听一个电话而离开教室.调皮的小刘说:“让我试一试”上去添了“两人合作需几天完成?”有同学反对:“这太简单了!”但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各自试了  相似文献   

14.
痛苦和盐     
盐铺里的一个学徒总是对现状不满,觉得日子过得不如意,常常向师傅抱怨。这一天,师傅又听到徒弟在抱怨,于是让他去取两小包盐过来。徒弟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其中一包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徒弟只喝了一口,就吐了出来,说:“很苦。”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另一包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师傅让徒弟把盐全部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试试看。”徒弟不知道师傅是什么意思,只好去喝了口湖水。师傅问:“什么味道?”徒弟回答:“很清凉。”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徒弟回答:“没有。”师傅点了点头,坐在这个总爱怨…  相似文献   

15.
留着吧     
山里有座庙,住着师徒俩。徒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下山去买吃的和用的东西。山道崎岖不平。一天,徒弟背着包裹,在一个拐弯处,被路上一块凸起的石头绊倒,磕伤了胳膊。徒弟爬起来,对着石头,踢了两脚,狠狠地骂道:"这该死的绊脚石。"徒弟想把它挖掉,告诉了师傅,师傅却说:"留着吧。"徒弟问为什么,师傅不语。夏天的时候,山洪暴发,把山道冲毁了。师傅和徒弟挖土  相似文献   

16.
空转的石磨     
《课外阅读》2010,(15):1-1
徒弟跟师傅学艺有几年了。一天,徒弟问师傅,我整天忙忙碌碌,跑上蹿下,忙得两眼昏花。可数年下来,我感觉自己学到的技艺空如白云,随风一飘,了无痕迹。师傅默然不语。  相似文献   

17.
一日走一里     
《小学教学研究》2015,(3):54-55
<正>以前有位老木匠,做得一手好木匠活。他带了个徒弟,可这个徒弟不好好学手艺,学了一半就自以为是地丢下师傅,独自出去揽活挣钱。由于这徒弟手艺太差,什么活都干不精,所以他没干两天就被雇主赶了出来。当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师傅身边时,师傅笑呵呵地问:"知道木匠活什么最重要吗?"徒弟摇摇头。师傅接着说道:"最重要的就是量尺  相似文献   

18.
某工程先由甲单独做63天,再由乙单独做28天即可完成;如果由甲乙合作,需48天完成.现在甲先单独做42天,然后再由乙来单独完成,那么乙还需要做多少天?  相似文献   

19.
孩子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出现错误。家长在帮助孩子纠错时,要就题论理,以理寻法,提高孩子的解题能力。一、查找错因,对症下药孩子在解题时往往推理不合乎逻辑,数量关系混乱,甚至串题。这时家长要帮助孩子认真分析错因,采取对症下药的办法纠正错误,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例1师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做用20小时,徒弟单独做用30小时,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做96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这是一道分数工程题,孩子常会列出这样的错  相似文献   

20.
百变素材     
《同学少年》2009,(2):50-51
怪怪:我从这则材料中得到的启示是做人应该心胸开阔,不要睚眦必报。木工的徒弟心胸狭窄,受到师傅重责,不思己过,还进行报复。试想,如果不能顺利完工,皇帝会只处死木工师傅而放过徒弟吗?徒弟这样做害人又害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