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故事是一种运用叙事的形式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进行评价的方式,它有助于提高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针对目前教师撰写学习故事中存在的对幼儿学习行为的描述过于笼统和不够客观、对幼儿学习行为的分析和评价不细致和不准确、支持策略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等问题。我们提出可通过研讨范例,帮助教师理解学习故事内涵;集体剖析案例,诊断问题,提高教师的判断力和反思能力;游戏体验,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2.
师幼互动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促进因素。本研究通过对41名教师在学习与非学习活动中教育行为的观察与分析发现: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缺少对单个幼儿的关注,与单个幼儿的互动比非学习活动少;教师是学习与非学习活动中互动开启的主体,学习活动中生成性的互动比非学习活动少;从教师开启的互动内容看,教师主要扮演指导、管理与照顾者的角色,缺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关注;教师在学习与非学习活动中的施动方式与反馈方式比较单一,互动回合少。教师应通过创设良好的互动环境、改善自身隐性教育行为、激发幼儿主动交往等途径积极改善师幼互动,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现状。  相似文献   

3.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幼儿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学习方式.为促进幼儿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要有创新实践的意识;需通过对游戏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支持与引导游戏过程;需通过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进程做出具体调控,为幼儿赢得游戏活动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行为的重要表现,实际上体现了教师如何教的方面。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主要有直接传授、对话与讨论以及让幼儿自主探索,本文尝试对幼儿教师指导学习的这三种方式进行分析,并探讨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的教学方法上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科学地观察和评价幼儿是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教师应怎样观察幼儿,怎样解读和评价幼儿的行为,如何提供科学的指导策略,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对"学习故事"为期一年的实践研究,对"学习故事"的理解、运用,以及"学习故事"的本土化有了一定的初涉概念,但更透彻地研究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刘鲁伟  马祥萍 《教师》2024,(4):102-104
文章以游戏活动中教师观察与指导幼儿学习行为的策略为研究主题,首先分析了游戏活动中教师观察和指导幼儿学习行为的意义,然后探索出了观察前加强理论学习、明确观察内容和方式、邀请幼儿承担观察任务、及时记录观察结果、深入分析观察数据的观察策略和利用游戏道具实现隐性指导、利用游戏评价实现显性指导、选择合适的指导时机、采取启发式指导方式、多表扬奖励学生的指导策略,以期为幼儿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活处处有数学。以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数学问题为视角,通过发现适宜引发幼儿数学学习的生活问题,观察幼儿操作并解读其行为,从中判断幼儿目前的学习水平、前期经验和最近发展区,以此为基点开展相关数学学习活动。以大班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数筷子"为例,尝试以学习故事评价法开展案例研究,采用"观察(发生了什么)——评价(学习什么)——下一步(回应策略)"的步骤来记录教师在儿童故事背景下的判断分析和教育行为,以探索基于生活情境下的幼儿数学学习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开展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通过幼儿行为的观察与分析,能够提前预判幼儿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障碍,同时也便于教师积累经验,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广大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观察的内容,也应该运用科学的观察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来源于新西兰的学习故事是早期教育机构用来记录幼儿成长轨迹的一种方式。正是由于学习故事中的教育理念与我国幼儿园家园合作中的一些理念相近,因此学习故事被广泛运用于幼儿园教育中,经常以观察记录、学习展板或者是个人作品集等方式出现在我们眼前,视频、文字或者是照片等都是学习故事的记录手段。学习故事具备重视幼儿主体地位以及关注幼儿游戏行为的特点,教师通过学习故事的运用开展观察幼儿行为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10.
学习故事是在真实的情景中对幼儿的学习行为进行真实的观察和记录,是一种较真实、完整的评价方式,可使人清晰、系统地看到幼儿独特的学习与发展过程。以学习故事为载体进行家园共育,家长和教师同时成为幼儿行为的观察者和支持者,提高了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成为当前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是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乐园,教育活动则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作为教师,让幼儿在园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习,在快乐中充分发展,为他们一生的乐学、会学打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幼儿教育的追求。但在共同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共同学习”的内涵穴一雪从教师的角度理解1郾共同学习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承认幼儿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方式是多样的,教师要善于理解、观察并承认其方式的多样性,顺应其学习行为与需要,扩大幼儿对事物和问题的多面理解。如冬天的霜冻,幼儿从感…  相似文献   

12.
优化幼儿的学习行为,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关心的话题。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随着幼儿学习行为有效性的提升而提升,幼儿高层级学习行为依赖于教师对教学的引导,教师的教学反思、协同对话和教学调整能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因此,建议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着力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许卓娅 《学前教育》2011,(12):15-17
本刊从2011年第4期开始,陆续刊登了许卓娅教授研究团队的成果——围绕音乐领域的集体教育教学情境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一系列文章。作为今年专栏的最后一篇文章,许老师及其研究团队希望通过“问题解决学习”这一学习品质下位的概念,唤起广大教师的注意——如果教师自己没有按照问题解决学习的方式被教育过,也就不可能用这样的方式去教育幼儿。我们不仅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也要培养教师的学习品质,要用符合学习品质培养思路的方式来开展教师培训。在明年的专栏中,我们将详细论述观察模仿、探究创造、问题解决这三种学习形式,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4.
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它以问题为导向,提升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区域游戏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在区域游戏中,教师要提供材料库,引导幼儿通过谈话、讨论等发现兴趣点,形成任务主题及合作小组,并根据需要从材料库中自选材料进行区域游戏。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的区域游戏行为,做好分析与解读,采取有效的支持策略,以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现结合三则案例来谈一谈区域游戏中如何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5.
研究对沈阳市三所普通幼儿园355名3-6岁幼儿问题行为与其学习品质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采用已有的学习品质教师评定问卷和Conners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TRS)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4-5岁是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幼儿问题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且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即男孩问题行为多于女孩。(3)幼儿问题行为中不注意-被动和多动指数因子与学习品质呈显著负相关,其不注意-被动对幼儿的学习品质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幼儿阶段是智力启蒙和潜能挖掘的重要阶段,很多良好习惯的培养都需要在这一阶段开始.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和培养则是对这一要求的良好呼应.文章以幼儿区域活动为主要研究范围,通过对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行为的观察和评价,了解影响幼儿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并给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幼儿教育的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心理学和思维学的角度来分析,幼儿学习兴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学习活动具有定向作用。兴趣能把幼儿的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增强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主动将精力用于学习活动,自觉地记忆、想像和思考所观察的事物和所学习的内容。注意是幼儿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重要条件,它直接关系到幼儿入学后学业的好坏,而兴趣又是幼儿注意是否集中的关键,如果幼儿对学习不感兴趣,就不可能在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社会互动学习理论为依据,对幼儿园英语活动中教师的语言使用对幼儿学习的影响作了初步分析。本研究采用现场录像的方法收集幼儿园英语活动中的师幼交往片段,并以其中的32个师幼交往片段为样本,分析了教师的语言使用对幼儿的平均话轮长度、平均语言复杂程度、参与交往的平均认知水平和交往策略使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用英语提出的真实性问题能有效促进幼儿在英语活动中的学习,教师的部分非提问语言也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学习,而教师使用的测试性问题则对幼儿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在有利于幼儿学习的教师语言行为中,提问行为比非提问行为对幼儿学习过程的影响更大,后续行为比诱发行为对幼儿学习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9.
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提出新的要求的同时,也带来了幼儿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让幼儿在探究、体验、合作、实践等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唐淑女 《亚太教育》2022,(2):163-165
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与学习的一部分,是幼儿自主、自发、自由的活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教师在组织区域游戏活动时,应在充分尊重幼儿游戏主体性的前提下,对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学习行为进行密切的观察与有效的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有效介入指导,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有更好的体验与收获。在教师观察中应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