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有“中国骑楼博物城”之称的梧州骑楼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国内罕见。而且骑楼的建筑风格融汇中西元素,体现了梧州独特的城市商业文化。该文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研究骑楼群的建筑功能与历史价值、更新改造项目的成果与现存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对骑楼进行改造更新的相应措施,使之适合现代人的居住生活和开展经商活动。  相似文献   

2.
梧州骑楼     
梁文志 《河池学院学报》2010,30(1):F0002-F0002
梧州素有百年商埠之称,曾是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称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1897年开埠后,梧州成为广西的商业中心。上世纪二十年代梧州商埠局拆古城墙、拓宽街道,原来的坊式房逐渐被骑楼取代。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阐述广西梧州骑楼发展沿革及其文化内涵,并在剖析其开发现状的此基础上,将骑楼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探讨了梧州骑楼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提出了详尽的有关推动梧州骑楼保护性旅游开发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梧州骑楼是一种以沿街商、住功能为主的建筑形式,其建筑风格融合地中海地区的桥廊建筑与岭南建筑而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形态;以骑楼建筑为载体,梧州骑楼城的建筑装饰亦呈现出典型的多元化特征。该文从文化形态学角度出发,以骑楼的建筑装饰这一视觉化物质为载体去探究建筑装饰的深层次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梧州地处桂东,为桂江、浔江和西江的汇合处,“地总百越,山连五岭,唇齿湖湘,噤喉桂广。汉以交州治广信,控南服之要会”①。唐武德四年(621年)正式设置梧州,此为梧州得名之始,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到了近代,梧州不仅发展为“士商萃集之所,百货出入之枢”②,而且如同中国之上海,控制着全省的经济命脉,是广西的经济大门。今天,我们研究梧州的经济发展历史,对我们正确认识梧州的经济地位及研究其发展,是有现实意义的。 梧州城早在秦汉时期已开始形成,后经历代发展,到明清时期已发展成为广西东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梧州已形成全省商业区之重心,其在广西之地位有如上海之于中国,考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  相似文献   

6.
骑楼商住合一的空间秩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城市日常生活经验产生了丰富的空间隐喻和城市记忆。梧州骑楼城保护与综合整治是骑楼空间活化与城市记忆重塑的实践。活化后的梧州骑楼空间由原来的商业空间逐步转变为体验空间,由单一空间转换为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新的骑楼空间为重塑城市记忆提供了可能。梧州骑楼空间活化与城市记忆重塑所体现出的骑楼文化保护理念、骑楼日常生活的空间生产方式、骑楼空间记忆的情感想象性,对活化岭南地区骑楼空间、重塑城市记忆具有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梧州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对现有的特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拉长、优化广西梧州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以“鸳江秀水,云山古寺,骑楼风情,水库休闲”为主题的梧州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8.
《柳州师专学报》2019,(6):81-86
明清时期广西梧州地区水旱灾害频发,有统计的水旱灾害共发生268次,水灾次数多于旱灾,清代灾害多于明代。水灾高发期为道光、光绪时期,旱灾高发期为嘉庆、道光时期,水灾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旱灾主要集中在秋季。明清时期梧州地区应对灾害的措施主要有蠲免赈济、兴修水利、广建仓储、加固城墙等。水旱灾害的频发也对梧州地区的社会文化产生了影响,其中以对河神龙母的信仰和近代骑楼城的修建为代表。  相似文献   

9.
2014年11月18日上午,“纪念牟子诞辰千年暨梧州作为岭南古代佛城地位学术研讨会”在梧州学院召开。会议由梧州学院主办,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和广西社会科学杂志社协办。此次研讨会以“梧州:岭南古代佛城地位”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充分发掘了梧州作为古代岭南佛城的人物、史迹与证据,论证并确立梧州作为“古代岭南佛城”的地位。这是首次公开在牟子故乡(梧州)纪念梧州先贤--牟子,并探讨和论证梧州作为古代佛城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纽约联合国城 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附近的东河之滨,有一块72670m~2的“国际领土”,是世界的政治中心——联合国总部所在地,被称为第一联合国城。这里矗立着39层的联合国秘书处大楼,大楼的北侧是联合国大会和3个理事会(安全、经济、社会和托管)的会议楼,南侧是联大图书馆。这里珍藏有100000册图书。  相似文献   

11.
梧州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对现有的特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拉长、优化广西梧州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以"鸳江秀水,云山古寺,骑楼风情,水库休闲"为主题的梧州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2.
街道承载着一个城市的记忆、文化和民俗风情,其活力来源于对其场所精神的传承和场所记忆的留存。在梧州骑楼百年发展史中,骑楼街道具有鲜明的建筑特征、空间特征和场所特征。骑楼街道依托一脉相承的岭南文化底蕴,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商埠文化、日常生活文化等独特的文化记忆及其场所精神。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深入,骑楼街道存在场所精神流失与城市文化记忆危机问题。骑楼街道在建设中需要注重对场所感的营造和骑楼记忆的活化。营造逼真的骑楼街道空间体验情境、创新骑楼街道空间文化体验主题、开展骑楼街道空间参与性活动、设计并创新骑楼街道空间体验产品,是激发骑楼街道场所活力、延续骑楼街道文脉、留存骑楼街道记忆、重塑骑楼街道场所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巍巍蝶峰 ,乔木葱茏 ;堂堂梧高 ,浩气所钟”。正如这几句诗所说的 ,梧州高中作为广西的老牌重点中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广西首批“文明学校” ,确实有着光荣的历史和辉煌的现在。学校的前身可追溯到 190 5年 ,初名冰井学堂 ,193 7年正式定名为广西省立梧州高级中学。梧州高中在九十七年漫长的风风雨雨中 ,始终抱着“乐育英才”的宗旨 ,保持“文明、健心、拼搏、创新”的校风 ,在“登科学之堂奥 ,造道德之高峰”的校训激励下 ,为社会及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批优秀毕业生。近年来 ,梧州高中坚持“面向全体 ,面向全面 ,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4.
广西梧州高级中学创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广西百年名校之一。目前是广西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广西首批"文明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秉承"登科学之堂奥造道德之高峰"的校训精神,不仅继承传统办学模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学校     
我在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学习。我们的学校非常漂亮。里面有许多树和花。我们学校有四幢大楼。第一幢是“溯源楼”。它是一幢办公楼。第二幢是“汇源楼”。有12间教室。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在这学习。第三幢是“润源楼”。里面也有12间教室。是给四、五、六年级的学生用的。我的教室就在这幢大楼里。最后一幢是“沁源楼”。它比其他楼都要高,有5层。里面有两个电脑房、三个音乐教室、两个美术教室和一个很大的体育馆。我们喜欢到那打乒乓球。大楼旁边有一个很大的操场。我们喜欢坐在草地上享受阳光。欢迎到我们学校来!I study in Tongyua…  相似文献   

16.
梧州是广西最早的通商口岸,是广西工商业的发源地,最早接受粤港澳的文化经济辐射,接受西方文明与民主思想的影响。同时,梧州也是广西最早响应辛亥革命、通电宣布独立的城市。该文主要论述清末民初梧州工商业形成的历史,"桂商"在梧州形成、发源的历史,梧州的工商业文化氛围对民主革命活动在梧州活跃开展的影响与联系;"百年商埠"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对于辛亥革命活动在梧州开展的促进作用;论述梧州辛亥革命活动的经济文化条件,分析梧州成为两广"首义之城"的历史文化原因。以期挖掘梧州的商业文化积淀,为振兴百年商埠提供启迪与信心。  相似文献   

17.
梧州是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唐宋时曾是两广政治、军事重镇。民国时期曾是广西省政府所在地,是广西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梧州的发展及影响达到鼎盛时期。但到现代,由于种种原因,梧州的发展相对落后。本人着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梧州鼎盛时期的原因,以寻求梧州振兴的道路;同时也从现代的角度,分析梧州相对落后的原因,探求梧州经济发展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为梧州市的振兴及广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一条供参考的思路。一梧州是广西最早的城市之一,据《梧州府志》记载:“梧州,粤西一大都会也,居五岭之中,开八桂之户,三江襟带众水湾…  相似文献   

18.
临川中学座落在抚河之滨的临川市区西北隅,是江西省首批优秀重点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赣东名校。素有“才子摇篮”、“赣东教育明珠”之称而饮誉海内外。 学校占地面积10万多平方米,主要教学设施有:教学大楼4幢,办公大楼、实验大楼、艺术楼、生活楼  相似文献   

19.
走过缀满金黄秋叶的百年长廊.瞻仰装满百年校史的欧式灰楼,承传百年的文明.海纳百川的包容.充满睿智的风景.穿越百年厚重的历史.感受现代和谐的韵律——大楼、大师、大气.从固体的美到流动的美到优异的高考成绩.保定一中无愧于2005年、2008年两次荣获的“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20.
<正>梧州高级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创建于1905年。梧州高级中学是广西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校园环境幽雅;师资力量雄厚,在职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72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自治区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和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各级骨干教师81人,其中有相当一批教师在梧州市乃至自治区教育界享有声望;办学条件一流,建成了广西最先进的万兆主干校园网络;德育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